楊剛要
摘要:職業院校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本文分析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途徑——資源共享,并提出促進職業院校資源共享的幾點策略。
關鍵詞:資源共享;職業院校;問題;途徑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4)09-0057-03
目前,我國政府對職業教育的發展在政策上給予支持,職業院校以一種膨脹式的規模發展,但職業院校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將會制約我國職業教育的良性發展。
職業院校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職業院校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職業院校同質化發展;學科建設滯后;建設資金不足;師資力量較弱和實訓基地較少。
同質化發展 職業院校建設基本上是千篇一律的。在現行的教育管理體制和政府激勵機制下,一些地區在教育發展上采取的是一種“小而全模式,即在謀求本地區教育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過分追求教育規模,造成原本就稀缺的教育資金嚴重浪費。職業院校的服務目的是為當地經濟建設服務,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培養合格的人才。但是,職業院校不考慮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不能體現當地的地域特色,培養出來的學生不能及時就業。
學科建設滯后 職業院校就是要為經濟發展提供需要的人才。這就要求職業院校在設立專業的時候,既要保留一些傳統的專業,更要具有專業前瞻性。但職業院校在學科建設過程中,往往不能根據市場需要及時調整專業設置,不能及時培養市場需要的新型人才。
建設資金不足 目前,我國雖然十分重視職業院校建設,但由于我國職業院校數量眾多,國家和地方政府沒有足夠的資金建設職業院校,造成職業院校發展過程中資金不足,很多職業院校要靠貸款發展。由于資金不足,部分職業院校不能及時更新設備,背負沉重的負擔,這樣就阻礙了我國職業院校健康、和諧地發展。
師資力量較弱,實訓基地較少 職業院校師資力量較弱。目前,我國職業院校發展的共性問題是學校實訓基地不能滿足學生實習的需要,職業院校培養學生“教室化”,由于學校設備不足或實訓基地不足,導致很多學生不能及時實習,如數控車床、汽車維修專業。很多學校不能提供滿足學生實習需要的車床,幾個人一臺車床的現象很多。
因此,要想使職業院校健康、和諧、可持續地發展,解決職業院校發展問題的出路就是資源共享,即要實現現有職業院校資源的整合、優化、共享和充分利用。可以說,資源共享是職業院校發展的必由之路。目前,無論是高職院校的數量還是專業數都到了必須控制的時候了。如果再重復建設,將給高職教育事業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目前一些院校處于經費緊張的困窘狀況,大力推行資源共享,無疑是有效的解決之道。
解決我國高職院校發展中
存在問題的途徑——資源共享
在當前形勢下,實現優質高職教育資源的區域共享,不僅十分必要,而且是切實可行的。其可行性主要表現在:首先,人們的思想觀念已經發生了較大變化,“資源共享”的理念已經在高職院校師生員工的頭腦中基本形成,特別是教育主管部門和大多數高職院校在進行規劃布局和決策時融入了共享的理念,如常州高職園區的建設、南京仙林高校園區的建設,就充分印證了這一點。其次,近年來,隨著高職教育事業的發展,高職院校規模的擴大所引發的新校區建設,使眾多的高職院校相對聚集在一起,給資源共享創造了較為有利的條件。再次,盡管各高職院校在專業設置方面各具特色,但仍存在著很多相近或相似的專業,如常州高職園區的五所高職院校,各校幾乎都設有電子類專業、計算機類專業、數控類專業,這為實現資源共享、避免重復投入、實現辦學效益最大化提供了可能。最后,部分高職園區實現資源共享的初步探索實踐已經顯現出明顯成效,如常州高職園區工業中心(實訓中心)一期工程的建成和運作,一方面正在積累實現資源共享的成功經驗,另一方面也正在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職業院校資源共享的內涵是指:精品課程資源共享;優質教師資源共享;實訓基地資源共享;學校體育館及公共環境共享;職業院校合并或優化。
精品課程資源共享 在建設過程中,每個職業院校都有自己的辦學特色、辦學理念,每個職業院校都會重點發展和建設一門課程,也就是學校的特色課程,可以說,一個學校的特色課程或重點建設課程都是該院校的品牌。對于職業院校來說,對這樣的精品課程如果能夠及時實現資源共享,將會有效促進職業院校的學科建設。如果職業院校處在職教城或大學城的話,就可實現精品課程資源的共享,一個職業院校有一門精品課程,那么其他院校的學生就可選修該學校的精品課程。也可把職業院校的精品課程放到精品課程網站上,供大家學習,真正做到資源共享。
優質教師資源共享 優質教師資源共享能夠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能夠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做到優質教師資源共享的途徑是:第一,職業院校可以聘請另一職業院校的教師為學生代課,或者做講座、做報告,真正樹立優質教師資源共享的理念。如果在一個大學城或職教城,更加有利于學生享受優質的教師資源,學生可以有選擇性地聽其他職業院校的優秀教師講課。當然,要想真正實現優質教師資源共享,需要職業院校之間建立強有力的合作機制。第二,可以依托當地的理工大學,聘請一些名師擔任職業院校的客座教師,真正做到充分利用一切有利資源。
實訓基地資源共享 實訓基地是職業院校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建設中最為困難的事情。建設一個實訓基地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和土地,并且不是每個職業院校都能建設與學校專業發展相匹配的實訓基地。為了更好地促進職業院校實訓基地建設,職業院校可以共同建設實訓基地并實現實訓基地資源共享,這樣可以提高設備的利用率。建設共享型實訓基地的途徑:一是在大學城或職教城共同建設實訓基地,如常州職教城6所職業院校在政府的指導下共同出資、共同規劃、共同建設實訓基地。二是依托當地的理工大學,與理工大學共同建設實訓基地,或者租用理工大學的培訓中心。這樣,不但能夠有效利用理工大學的實訓基地,而且可以共享理工大學的優秀教師資源。三是與企業共建實訓基地,學生可以真正體驗企業生產一線的真實場景,企業可以招收較為滿意的員工,學校可以節省資金。如江蘇武進職業中心學校在這方面做得就比較好,該學校廣告設計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的經驗就是企業提供設備,學校提供場地和人員。
學校體育館及公共環境建設與共享 為了節省資金,實現資源共享,職業院校可與當地政府合作在職業院校周圍共同建設體育館等公共設施,可由政府提供土地,職業院校提供建設資金。這樣,一方面政府可為市民建設公共設施,職業院校可以節省建設資金。在大學城或職教城內,在政府指導下,統籌規劃建設體育館、圖書館等公共設施。教育主管部門及地方政府規劃部門應將高校相對集中地區的公用設施統籌規劃。如公共圖書館、體育館、運動場、公共計算機中心等,沒有必要每校都建,實行統一規劃、分校實施、統籌使用,可避免辦學資源緊缺情況下的資源浪費。對于高校后勤社會化問題,更應由政府統一規劃,協調使用,減少浪費。
職業院校合并或優化 為了避免職業學校重復建設,優化職業院校資源,可在政府指導下統籌規劃,將一些職業學校合并成一個職業中心學校。這樣,成立后的職業中心學校能夠集中幾個職業學校的力量統一辦學,統籌規劃,發展優勢學科,優化原有學科,集中發展實訓基地,合理利用一切資源,真正做到職業院校資源共享。
促進我國職業院校資源共享的策略
樹立職業院校資源共享的理念 各高職院校應深刻認識到資源共享理念的合理性與重要性,樹立資源共享的理念。資源共享是現代高職院校發展的一種趨勢,也符合我國的國情。職業院校要制定適合自己學校資源共建的項目,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手段,向企業、兄弟院校或大學尋求合作共建,探索資源共建共享的有效機制,做到引領我國職業院校的發展。
政府主導,統籌規劃,合理調配資源 在實施教育資源共享過程中會出現一系列問題,而這些問題主要來源于地區對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而忽視區域整體的利益。只有政府這個“強有力的手”才能夠束縛地區的趨利行為,才能夠對規范化、制度化合作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因此,政府主導、統籌規劃、合理調配資源是解決這些問題的良方。通過協調地方政府的行為,加強地方政府的協調溝通對話,提供教育資源共享所需要的環境,可保障教育資源共享和諧、健康、可持續發展。實現高職園區教育資源共享,需要政府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特別是在資源共享起步階段和實踐教學條件共享方面,沒有政府足夠的經費支持,要做到資源共享是非常困難的。
建立資源共享管理體制,恰當處理各共建單位的合法利益 要想實現職業院校教育資源共享,需要有堅強有力的組織體系、切實可行的運行機制以及便于操作的規章制度。以“共建”為基礎,以“共管”為保障,以“共享”為目的。參與資源共享的各成員單位要舍得拿出自己的資源積極參與共建,實行共管可增加大家的責任心和事業心。在建設資源共享項目之前,需要明確共建單位應該承擔的責任與義務和享有的權利,實行權、責、利的有效統一。實現職教園區教育資源共享要十分注重資源共享所產生的效益,沒有效益,共建單位就沒有利益的驅動,就不能充分調動共建單位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總之,職業院校在發展過程中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本文只是從資源共享的角度分析,為解決職業院校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供思路。當然,職業院校資源共享會涉及很多方面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解決。
參考文獻:
[1]歐陽河.職業教育的基本問題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
[2]劉平,倪明.高等教育共享的關鍵技術及其解決方案[J].江西社會科學,2008(12):220-224.
[3]王銳.高校教育資源共享的探討[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8(12):69-70.
[4]管德明.試論高職院校資源共享[J].職教探索與研究,2008(4):11-14.
[5]田名義.常州高職園區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職教探索與研究,2007(4):7.
(責任編輯:楊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