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 翁燕珍
關于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建設的探討
●安平 翁燕珍
事業單位內部審計是建立于事業單位組織內部、服務于單位管理部門的一種客觀的、獨立的檢查、監督和評價活動。內部審計職能的有效發揮不但對于促進事業單位經營管理狀況的改善、經濟效益的提高具有顯著作用,更是預防以權謀私、貪污腐敗等問題,嚴肅財經法紀的有效方法。文章明確了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意義和現狀,剖析了現階段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事業單位 內部審計 內部控制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入,經濟領域的貪污腐敗、經濟犯罪屢見不鮮,這些事實無不在說明一個問題,內部審計職能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內部審計職能的有效發揮不但對于促進事業單位經營管理狀況的改善、經濟效益的提高具有顯著作用,更是預防以權謀私、貪污腐敗等問題,嚴肅財經法紀的有效方法。筆者重在探討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重要意義、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提高內部審計工作水平幾點對策建議。
事業單位內部審計是建立于事業單位組織內部、服務于單位管理部門的一種客觀的、獨立的檢查、監督和評價活動。它作為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有效的監督單位開展風險管理控制工作,為事業單位增加價值并提高單位的運作效率。
內部審計部門作為事業單位的內設機構,具有熟悉單位內部特點、了解單位財務狀況的優勢。單位領導在作出某個決策之前,內部審計部門可以為其提供完整、可靠的信息,為領導做好決策工作提供重要參考支撐。
此外,作為事業單位自身的“免疫系統”,內部審計可以及時有效的發現單位內部出現的各種問題和不足,以便讓管理者及時采取措施對其進行補救和完善,提高事業單位的自身功能和服務水平,是單位機制健康運行的一道重要防線。
事業單位內部審計作為一種經濟活動由來已久,隨著社會化再生產的開展和管理要求的不斷提高,內部審計也經歷了一個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由初級到高級的發展歷程。但總體上看,我國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目前仍局限于單位的財務和會計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大部分事業單位內部審計仍以財務收支審計為主。對內部控制評價的重視程度稍顯薄弱,更是鮮有通過內部審計工作加強單位風險管理的情形。在現行會計電算化的環境下,會計內部控制發生了較大變化,這就減少了審計線索,增加了內部控制審計的難度。
2.事業單位內部審計主要還是通過查賬的方式進行。對于有些違法違紀問題,由于在會計資料中并不能明顯反映,這就需要有關執法、紀檢部門運用特殊手段予以清查。
此外,近年來,內部審計準則的推進實施和國際上先進理念的逐步引進,內部審計狀況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由于當前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總體水平還不夠高,很大程度上影響內部審計作用的發揮。
1.事業單位內部審計人員自身素質不高。內部審計工作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配備業務素質較高的人員才能確保工作順利開展。但實際情況中,事業單位內部審計人員職業敏感性不強、職業判斷水平較低。特別是一些審計人員大多是兼職審計工作,平時對專門的審計業務知識相對較少學習,對審計知識不能全面及時更新和補充,知識結構不合理,極大程度影響了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伴隨事業單位的不斷發展,同時掌握管理、財政、稅務、法律、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更是相對較少,難以符合新形勢下的內部審計工作。
2.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獨立性和權威性不強。內部審計工作能夠真正的開展,發揮其內部監督職能,做出真實公正的判斷,首先要保證內部審計自身的獨立性和權威性。目前,事業單位普遍存在內部審計機構設置依附于財務部門或監察、紀委等其他相關部門,內審人員也大多是兼職工作,使得內部審計機構及人員受到各方利益牽制,內部審計職能弱化,無法保證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再者,事業單位內部審計普遍不受重視、地位不高,這與內部審計的權威性不高不無關系。權威性不高引致審計結果的公正性、震懾性不高,單位領導也就不加重視,導致單位財務及相關部門不予配合,內部審計工作開展較為困難。
3.事業單位財務審計風險意識淡薄。受制于現行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體制,單位的管理層、實際執行的審計人員和被審計人員及部門等各個層面均顯現出財務審計風險意識的淡薄。對內部審計工作未給予應有的重視,審計過程流于形式,事中監督形同虛設,有的甚至出現領導掩蓋問題,被審計人員扭曲事實,內部審計人員出現重大錯審、漏審等情況,嚴重制約著內部審計工作的有效開展。
4.事業單位內部審計法律法規不完善。為切實保障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規則性和真實性,內部審計工作有法可依,審計工作需要一個健全的法制環境,從而保證內部審計工作順利開展。然而,從現行國家頒布的法律法規來看,尚未專門針對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建立相關法律體系。法制的空白使內部審計缺乏可靠的法律支撐,缺乏強制性,從而導致審計工作無法真正落到實處,審計效果大打折扣。法律體系的不完善、法規的滯后性,導致事業單位內部審計人員在實施內部審計時無章可循,不能嚴格按照規則制度辦事,審計意見及審計建設無法切實開展。
5.內部審計信息技術化水平欠普及。事業單位的蓬勃發展和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各單位已經普遍應用會計電算化來處理賬務。會計電算化的應用給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環境帶來了深刻的變化及影響,更為內部審計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目前,事業單位在內部審計技術、審計方法、方式和措施等手段方面還存在很多的不平衡,甚至于有些審計手段還非常原始,使用審計軟件等信息化輔助工具的單位更是為數不多。內部審計如果不能及時適應日益高技術化、高信息化的審計環境的變化,不加快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的步伐,就會失去內部審計應有的作用。
1.增強事業單位內部審計人員綜合素質。內部審計面臨著多元化的經濟活動和復雜的人際關系,這就要求內審人員具備較高的技術素養、抗壓能力、審查舞弊能力以及良好的交際和出色的表達能力。因此,提高內審人員的素質是提高審計質量的關鍵所在。事業單位應將提高內審人員的綜合素質作為首要任務,采取集中培訓、以審代培、鼓勵自學等方式或者通過專題研討、橫向交流、交叉審計等活動,使內審人員掌握職業發展所必需的會計、管理、稅收、工程、經濟、法律法規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素養和廉潔的從業品質,從而更好地履行審計監督職能,提高內部審計工作。
2.提升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獨立性和權威性。內部審計機構的特殊職能特點,決定了在設置機構時,要對其職責、權限等作出明確規定。事業單位內部審計機構不能隸屬于任何其他職能部門或與其他職能部門合并設置,要確保其獨立于其他部門,直接對相關領導負責,最大限度地減少外部干預,使單位能夠對審計報告作出迅速反應,并根據內部審計的建議及時采取改進措施,促進內部審計職能的有效發揮,進一步提高內部審計工作。
3.提高事業單位對內部審計工作的認識。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不僅關系到單位財務信息的質量,更是對整個單位的發展起著關鍵作用。事業單位領導應帶頭轉變觀念,充分重視內部審計工作,加大拓展審計工作領域,使內部審計從局限的財務工作轉變為全面的管理活動,發揮內部審計工作的實質效用。同時,強化內部審計人員的意識,自主地做好審計工作,把審計工作落到實處。由此,只有對內部審計工作的認識提高了,事業單位才能更好地發揮其作用,更好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4.加強事業單位內部審計法制建設。法制社會強調依法行事,有了法才能規范和約束相應的行為。內部審計作為審計的重要方面,同樣需要法律的支持。應建立與《審計法》、《注冊會計師法》相同級別的內部審計法規,形成與國家審計、社會審計并行的局勢,實現優勢互補。同時,目前僅有《審計署關于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中國內部審計準則》在內的相關準則,而這些準則也尚未上升到法律層級。因此,亟待建立專門針對事業單位制定的事業單位內部審計準則和實施細則。
5.創新事業單位科學的內部審計方法。審計工作開展的好,審計工作有質量,就要不斷創新技術,積極改進方法,突破傳統模式和習慣做法的影響,探索和應用適應新形勢發展要求的審計方法和技術,汲取先進的審計理論和審計技術方法,推行計算機審計,提高審計工作的科技含量。會計工作的電算化、網絡化的漸漸發展,原先傳統的手工審計也應慢慢向計算機輔助審計轉變。要大力開發和應用計算機輔助審計方法,提高內審人員計算機專業知識和技能,不斷開發設計計算機輔助審計軟件,建立審計作業平臺,以審計方法的創新,來提高審計質量,降低內部審計風險。
內部審計作為事業單位一個非常重要的監督環節,其有助于更好地服務各單位經營目標實現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內部審計的被重視程度得到了顯著提高。但是我們不能忽視的是,現階段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在實踐中,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應借鑒先進的管理理論和方法,增強法律觀念,總結提高審計工作的實際經驗,切實增強審計水平,全面履行審計職能,不斷推進事業單位的蓬勃發展。
[1]付道美.對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2(24)
[2]王利娜.加強事業單位內部審計工作的幾點建議[J].經營管理者,2013(25)
[3]姚君皎.淺談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J].時代金融,2013(23)
[4]嚴素芬.淺談科研單位內部審計的發展與業務創新[J].中國總會計師,2013(10)
[5]楊柳.淺析事業單位的內部經濟責任審計[J].商業會計,2013(17)
(作者單位: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 北京 100029)
(責編:呂尚)
F239.4
A
1004-4914(2014)07-1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