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我國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模式創新研究
●高峰
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科研管理體制不健全、科研經費預算不合理、科研經費使用缺乏監管等現象。為落實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增強高校科研能力,應盡一步規范高校科研行為。文章就科研經費的管理的具體措施進行探討以提升高校的綜合實力。
高校 科研經費 管理制度
我國先后頒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若干意見》、《教育部關于進一步貫徹執行國家科研經費管理政策加強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通知》、《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加強中央部門所屬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意見》和《2012年教育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要點》,提出應加強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明確高校一把手責任制,建立健全經費管理制度,建立落實各部門協同管理監督機制,強化項目負責人責任制。
1.科研經費管理制度不健全。高校由于缺乏規范的科研經費管理制度,使得項目管理與財務管理脫節。科研項目從申請、立項到結題驗收等都是由科研部門進行管理,科研部門只對項目的級別、經費的到賬情況以及基本的使用情況進行管理,并不考慮經費的使用是否合理。科研經費的管理制度執行起來難度比較大。比如,財務部門和科研部門是同級管理部門,無法嚴格執行監督考核制度并落到實處。另外,由于科研部門的主要職能是對項目成果等進行考核,科研經費的監管結果未對外公開,所以無法進行社會監督。
2.科研經費重立項輕監管。由于科研項目的負責人只負責科研經費的編制,大多并不懂得科研經費預算的編制,也不熟悉科研經費管理制度以及財務報賬制度等,這就使得科研經費預算編制存在較大隨意性,導致預算編制不科學。項目一旦立項后,項目負責人注重的是經費的使用,實際研究過程中超出預算的情況經常發生。科研管理部門和財務部門雖然能起到一定的監管作用,但大多高校并未有效執行科研經費監管制度,項目負責人與監管職能部門缺乏溝通,使項目管理與經費管理脫節。
3.績效評價機制不夠健全。目前,大多高校的績效評價機制未形成,科研經費績效評價結果對項目的約束力不明顯,未能充分發揮其作用。由于科研活動的不確定性,績效評價雖然有一定的難度,但在科研經費有限的情況下進行定量的績效評價分析顯得尤為重要,必須通過系統的績效評價指標來評價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益。
1.強化科研經費管理意識,健全管理責任制。高校領導必須充分認識科研項目經費管理的重要性,高度重視對科研經費的管理。切實加強領導,應建立健全“統一領導、分級管理、責任到人”的科研經費管理體制,科研經費管理的重大問題應由學校黨委常委會進行專題研究決定。學校是承擔項目經費使用和管理的責任主體,科研項目申請單位對科研項目全過程的債權債務承擔連帶責任;院系是科研活動的基層管理單位,對本單位科研經費使用承擔監管責任,應根據學科專業特點和項目需要合理配置資源,為科研項目執行提供條件保障。高校內部應建立有效的責任追究制對科研經費管理和使用過程中出現的違規違紀行為進行責任追究。院系應對科研項目的執行及進度進行監督,學校要將科研經費管理績效納入院系負責人的業績考核并與項目申請、經費撥付、考評晉升等掛鉤。
高校應成立科研經費管理委員會,成員由主管科研的副校長以及科研、財務、資產管理、審計等部門的領導構成,其職能在于對科研項目及經費進行全方位的監控,使科研項目進度與經費使用進度相匹配。科研部門負責科研項目的立項、審批、中期檢查及合同的管理,并配合財務部門做好經費管理的工作;資產管理部門負責科研項目購置的儀器設備進行建賬、登記及管理;財務部門負責科研經費的會計核算、審查、監督,指導項目負責人編制項目經費預算,并依照預算以及相關法規合理使用科研經費;審計部門負責對科研經費進行績效評價以及經費使用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進行監督。項目負責人是科研經費使用的直接責任人,應據實編制科研項目經費預算與決算,按科研經費管理制度使用科研經費,及時辦理科研項目結項與結賬手續,接受上級和學校的監督檢查并對科研經費使用的真實性、合規性、合理性承擔法律責任。各高校應建立并落實各部門協同管理監督機制,切實保障科研、財務、資產管理、審計等部門對項目實施的全面監督。
2.健全科研經費管理制度,提高管理科學性。構建科學、合理、全面、可操作性強的科研經費管理制度是高校經費使用與管理的前提與保證。高校科研經費使用與管理的規章制度不僅包括財務制度,還應包括各部門在科研經費的使用與管理中應承擔的職責等。如制定《科研經費管理辦法》對科研項目進行管理;制定《科研經費管理實施細則》對《科研經費管理辦法》進行補充,詳細規定各部門的職能;制定《儀器設備管理辦法》對科研項目購置的儀器設備進行管理;制定《知識產權保護管理辦法》對科研項目涉及的知識產權進行管理;制定《科研成果轉化管理辦法》為科研成果轉化提供依據;制定《預算管理辦法》以切實從源頭保障經費的合理使用;制定《技術合同管理辦法》以督促項目負責人嚴格按合同使用經費;制定《科研經費審批管理辦法》以約束各職能部門對科研經費的審批權限;制定《科研項目結余經費管理辦法》對科研項目結余經費進行管理;制定《科研經費報銷細則》以規范科研經費報銷行為。
3.重視科研經費預算管理,提高預算全面性。預算管理是科研項目經費管理的基礎,是以預算編制為起點,對各部門的資源進行的考核、評價與控制等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科研經費預算管理主要由項目負責人使用預算編制方法,根據項目實施的需要,對資源進行合理的計劃及編制。具體程序包括:(1)在項目立項后,由項目負責人與所屬高校科研處及財務處共同編制項目經費預算,要求明細到各項目的具體比例,經審計部門審核、蓋章后上報科研項目出資方;(2)由科研項目出資方委托評估機構對項目經費預算進行評估并形成預算評估報告;(3)預算管理委員會組織項目預算答辯,請專家和科研項目的財務負責人對質疑問題進行答辯;(4)預算管理委員會對項目預算評估報告進行審核并公示在媒體上以接受公眾監督;(5)項目負責人根據預算管理委員會提出的意見及公眾反饋結果對預算評估報告進行修改;(6)科研項目出資方將科研項目預算結果通知項目負責人所在單位并按進度撥款。
4.健全科研經費核算管理,提高核算可控性。科研經費的核算管理的目的是降低科研項目的成本,提高科研項目經費使用效率和成本的投入產出率,增強科研機構的競爭優勢。科研經費項目包括辦公費、交通費、專項購置費、專利費、勞務費、資料費、數據采集費、研討會費、論文版面費、開題和結題鑒定論證費、管理費等內容。其中,辦公費、交通費、專項購置費、專利費屬于直接成本,勞務費、資料費、數據采集費、研討會費、論文版面費、開題和結題鑒定論證費、管理費屬于間接成本,間接成本和直接成本應按科學合理的比例予以分攤。高校應逐步建立和完善全面成本核算制度,以項目為核算對象,在經費到賬后,根據項目的特點將經費預算按一定的比例劃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在經費使用過程中明確各種費用支出標準,嚴格控制與項目不相關的支出。
2005年頒布的《關于嚴肅財經紀律規范國家科技計劃課題經費使用和加強監管的通知》中明確規定,應對結題后的節余資金加大清查力度,妥善處置結題經費,項目組不得以任何理由繼續占用項目結余經費。科研結余經費應依據2010年頒布的《中央部門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資金管理辦法》中的規定執行。各高校應做好科研項目結余經費的核算。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結題不結賬、決算不及時的現象。科研部門應盡早制定《科研項目結余經費管理辦法》并落實到位。項目負責人在項目結題后應到科研部門及財務部門登記相關信息,在規定時間內辦理結賬手續,逾期不辦理將按照《科研項目結余經費管理辦法》予以結賬,停止項目經費的使用。有特殊情況需要延期的則應進行書面申請,報經科研部門同意。
5.加強科研經費績效評價,提高管理系統性。科研績效評價工作在整個高校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有利于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要求對科技計劃績效目標的實現程度及其經費執行結果進行綜合性考核與評價。
科研經費績效評價,是指利用績效評價指標將科研成果與項目支出相比較以評價經費的使用效益。通過分析經費的收支明細來確定支出的比例;通過分析財務狀況以便科學的制定決策和合理使用資金;通過比較分析經費績效指標以科學評價項目,為項目管理提供依據。績效評價應采取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具體包括因素分析法、比較法、公眾評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和多指標綜合評價法等。目前對科研項目上要注重的是對研究結果的評價,忽略了投入產出比,對于必要的支出缺乏事后評價,難以判定支出的效果。在目前國家沒有統一的績效評價制度的情況下,各高校和科研院所應建立健全適合本單位特點的績效評價辦法,對科研經費使用情況進行績效考核,建立和完善問責制度,提升資金使用效益。
6.建立科研信息公開制度,提高管理透明度。政府應建立健全科研經費的信息公開法律制度。科研經費的信息公開有利于公眾對科研工作的社會監督,也有利于監管機構依法行使職權,以實現資源共享。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信息公開的主體不僅限于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公共團體,還應將其它公共機構納入到信息公開義務主體的范圍。因此,我國在2008年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應盡早修訂,需進一步細分政府信息公開的范圍。對于科研經費管理的信息公開制度應該明確規定無特殊理由拒不公開信息所承擔的法律責任。由此通過法律手段保障信息公開的實現,以有效提高經費管理的效率。
7.建立項目管理信息平臺,提高部門協調性。高校應開發出涵蓋科研經費申請、立項、預算、合同、到賬、支出額度、結題等各個方面的管理信息平臺,實現各職能部門的信息數據共享,以形成動態監督管理體系,以便及時掌握各環節的情況。具體流程如下:(1)科研項目立項簽訂合同后,科研部門將已立項或簽訂合同的數據通過信息平臺進行登記;(2)財務部門根據銀行進賬單到信息平臺進行查找或登記并由科研部門進行確認;(3)項目負責人根據學校科研經費管理辦法等文件進行報賬并由財務部門上報信息平臺以便實時監督;(4)結題時由科研部門將結題通知交到財務部門進行統一管理。這樣既能有效指導科研經費的預算執行,嚴格事前和事中控制,實現科研部門和財務部門的信息共享,項目負責人也能實時掌握項目進展和預算執行情況,將經費管理的事后核算轉變為事前預測、事中監督和事后分析。
總之,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是一項全方位的管理工作,各高校應認真分析當前科研經費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找出問題產生的原因并尋求解決辦法,提升對科研經費的管理效率,以此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本文系湖南省科技廳科學研究項目軟科學研究計劃資助項目2014ZK3033《湖南省高校科研經費管理模式創新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1]徐耀琪.建立高校科研經費多級管理模式的探索[J].會計之友,2013(1)
[2]蘭瑩.加強高校科研經費管理的探討[J].會計之友,2012(1)
[3]劉敬宣.高校科研經費使用與管理問題診治及規范策略[J].會計之友,2012(8)
(作者單位: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經管學院 湖南株洲 412000)
(責編:賈偉)
F230
A
1004-4914(2014)07-2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