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國
加強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的途徑
●張志國
目前我國企業創新型人才缺乏,嚴重影響了企業競爭力的提高。充分認識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意義,堅持戰略規劃、高端引領、使用為本、自主培養等原則,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在實施路徑上,以能力建設為核心,大力加強高級經營管理人才培養工作;以項目建設為核心,加快創新型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以技藝和技能為重點,推動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創新型人才培養使用力度,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要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專項資金,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創新型人才成長的氛圍。
創新 管理人才 專業技術人才 高技能人才
創新是企業的靈魂,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和源泉。當今世界科技競爭日趨激烈,其競爭的焦點是人才的競爭。我國企業人才總量相對不足、高端人才缺乏、結構不合理和人才工作滯后嚴重影響了企業競爭力的提高。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大創新型人才培養使用力度,實現企業產業升級和技術創新,已迫在眉睫。
加快企業科學發展、轉型發展,是關系全局的戰略抉擇。創新是提高企業生產力和綜合競爭力的戰略支撐。隨著國際化競爭日趨激烈,創新型人才為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收益,20%的人創造了80%的效益。企業要發展,必須著力增強創新驅動力,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驅動。必須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加快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研發及應用,完善創新評價標準、激勵機制、轉化機制,促進創新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集成,把企業員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創新發展上來。建設創新型企業,提高企業競爭力,人才是根本。推進企業技術進步,人才是關鍵。轉變企業經濟增長方式,優化產業結構,人才是保障。
1.戰略規劃。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固樹立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和人才優先發展的理念,以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為中心,大力實施“人才強企”“科技興企”發展戰略,不斷優化創新型人才吸引、培養、使用、激勵、服務的政策體系,培養一批領軍人才,營造高層次人才安心生活、稱心工作、專心發展、潛心提升的適宜環境。
2.高端引領。緊緊圍繞企業重大項目、重點工程、重點產業和重點實驗室建設急需緊缺人才,重點引進和培養一批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高層次創新人才及團隊。
3.使用為本。堅持引才和引智并舉,通過兼職、咨詢、講學、技術合作、學術交流、中介服務等多種形式,引進國內外高層次人才,更好地服務企業。
4.自主培養。充分利用企業內部培訓資源,加大政策傾斜力度,落實資金保障,多種途徑培養本土人才。以創新型人才建設為目標,整體推動經營管理、專業技術、技能操作三支人才隊伍持續成長,協調發展。
以提高戰略開拓能力和現代化經營管理水平為核心,加快培養一批熟悉國際國內市場、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級經營管理人才。完善以能力和業績為導向,科學的人才評價機制。注重通過實踐檢驗人才,克服人才評價中重學歷、資歷,輕能力,輕業績的傾向。根據德才兼備的要求,從規范職位分類與職業標準入手,建立以業績為依據,由品德、知識、能力等要素構成的各類人才評價指標體系。堅持市場化配置經營管理人才,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進一步完善聘任引進、培養考核、薪酬激勵和資質評價和認證制度,不斷使經營管理人才走向職業化、市場化。
實施高端創新型人才培養工程。以適應轉型跨越發展需要為目標,以提高專業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實施不同層次、不同類別、不同專業技術人才培養選拔計劃,積極培養、推薦參加國家“兩院”院士增選,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等國家級學術技術帶頭人以及省級學術技術帶頭人等選拔。建立健全結構合理、梯次遞進的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選拔制度體系,圍繞企業發展規劃,選拔培養不同專業不同產業創新創業人才,通過項目扶持、科研資助等方式,培養一批掌握關鍵技術、引領和帶動產業發展的領軍人才。
實施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工程,探索推動“人才+項目引才育才模式,引進能夠突破關鍵技術、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引領新興學科的海外高層次人才來企業創新創業。加強博士后工作站的建設,規范博士后研究人員的在站管理,提高博士后培養質量,培養和造就一支跨學科、復合型、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高層次人才隊伍。
發揮集團內部培訓機構主陣地作用,以培養技師、高級技工為主要目標,以提高職業技能和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為重點,多層次、多功能、多形式辦學,做到專業設置與企業崗位需求相適應,重點圍繞煤炭安全生產、裝備制造、煤化工、新型材料、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重點領域,建設一支技術技能型、復合技能型和知識技能型人才隊伍。
堅持“先培訓、后上崗”制度,完善“師帶徒”、“干部上講臺,培訓到現場”工作機制,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崗位練兵、技術比武,全面提升青工業務技能。在全員培訓的基礎上,實施職業技能鑒定工作計劃,開通一條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的技能提升通道。建立專業技術職務評定與職業技能等級鑒定雙向通道,全面發揮技術技能人才的積極性。
建設大師工作室和職工創新工作室。選擇科技和技能含量較高的產業,建設一批技能大師和職工創新工作室,為高技能人才開展技術研修、技術攻關、技術技能創新和帶徒弟傳技術等創造條件,推動技能大師實踐經驗及技術技能創新成果的轉化,并加速傳承和推廣。推廣先進技術操作法,圍繞技術創新、技術改造、降低成本、節能降耗等主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技術攻關、自主創新、成果轉化等活動。鼓勵職工小改革、科技發明創造和工藝創新,對小改革、發明創造可隨時上報、評定、獎勵與推廣。根據技術難度、應用范圍、創新水平和創造的經濟效益等,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并以發明創造者的名字命名,激發廣大職工提升技能、鉆研業務,參與技術創新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各級黨委組織部門切實擔負起創新人才工作牽頭抓總的責任,研究部署,謀劃大局,把握方向,解決問題,整合力量。積極支持配合各業務部門在職責范圍內開展工作,并重點抓好總體規劃制定、重要政策統籌、創新工程策劃、重點人才培養,重大典型宣傳等工作。人力資源部門要積極制定人才管理政策、構建人才體系,在引進、培育、激勵人才等方面發揮作用。各職能部門要通力合作,共同推動人才工作各項任務的落實。切實發揮企業用人主體作用,引導和督促貫徹執行各項人才工作方針政策,自覺做好人才培養、引進和使用工作。
堅持人才投資優先保證,建立人才發展基金,加大人才發展資金投入力度,保障重大人才項目實施。加大對優秀創新型人才的激勵力度,逐步建立人才資本產權制度,積極探索知識、技術、資本、管理等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實現形式。落實職工教育培訓經費,按工資總額的2.5%提取,保證60%以上用于一線從業人員,重點用于職工崗前培訓、在崗技能提升培訓、高技能人才培養、職業技能鑒定等。
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的真正意義,就在于讓更多的人投入到創新的實踐中,讓更多的創新熱情和創新潛力源源不斷地涌現出來。要加強政策引導和輿論宣傳,大力營造尊重人才、見賢思齊的環境氛圍,要有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制度環境。加大創新人才工作宣傳力度,大力宣傳創新型人才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貢獻,樹立一批創新型人才先進典型,唱響“技術增添力量、勞動創造未來”的主旋律,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輿論氛圍,為企業凝聚起創新發展的正能量,助推企業轉型跨越發展。
[1]張德主編.《人力資源管理》,企業管理出版社,2001(11)
[2]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3]山西焦煤集團公司“十二五”發展規劃,2011(7)
(作者單位:山西焦煤集團公司 山西太原 030024)
(責編:呂尚)
F240
A
1004-4914(2014)07-2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