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桐桐
論RFID技術在建材業倉儲管理中的應用
●郭桐桐
RFID技術作為現代物流中的先進技術,正在對現代物流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RFID技術正在被廣泛地應用在各種傳統行業之中。對于正在集群化的建材行業,倉儲環節運用RFID技術勢在必行。RFID技術使建材行業的倉儲更加標準化、規范化、精細化、現代化,將帶動建材行業的倉儲環節進入到一個全新的領域。
RFID技術 建材行業 倉儲應用
近年來,RFID(射頻識別技術)技術作為新興產業的里程碑,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在各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交通、物流、安全、防偽等領域。因此,國家各部委對RFID關鍵技術的研究和典型應用的推廣給予了很大的支持,這給RFID技術應用于產業傳統環節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契機。射頻識別是運用無線電技術遠距離識別動態或者靜態對象的技術,簡稱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頻識別是一種較新的自動識別技術,由于其具有非接觸閱讀和遠距離的跟蹤移動對象的性能,可以在制造業不宜使用條碼標簽的環境下使用,還可以廣泛的運用于其他領域,如店鋪防盜系統、局部防盜系統、聯運集裝箱,空運貨物跟蹤、航運以及鐵路車輛的跟蹤等。
1.傳統建材行業倉儲的一般流程。建材行業倉儲管理流程包括如下環節:入庫流程、出庫流程等。(1)入庫流程。以成品庫的入庫流程為例,外購的成品或自己企業生產的成品,首先由申請人填寫入庫申請單,入庫申請單主要由以下幾項:申請入庫單位、入庫時間、入庫貨位號、產品的品種、質量、數量(件數、重量)、金額、檢驗員簽字、申請人鑒字、成品庫庫房主管簽字等組成。
申請人持填寫好的入庫申請單,由檢驗員檢驗后簽字,并由庫房人員核實入庫數量登記,庫房主管簽字。入庫申請單一式四份,第一聯、存根,第二聯、成品庫留存,第三聯、財務核算,第四聯,申聯人留存。入庫時要嚴把質量關,做好各項記錄,以備查用。
火車到站入庫:接收單位專職監卸人員,須會同車站工作人員詳細做好卸車記錄,卸車前,認真核對單、表、證、檢查車體,發現問題與鐵路部門交涉,做好記錄。卸車時,檢驗人員按規定檢驗貨物質量作出質量檢驗通知單,檢斤人員做好件數、重量記錄、包括抽檢和全檢,并記錄包裝物破損情況,如有損壞物品挑出另存。保管人員首先做好入庫準備、卸車時,監督工人作業質量以及貨物分布情況,最后匯集卸車通知單、檢驗單、檢斤表,填寫貨物登記表,包括:貨物名稱、入庫時間、貨主名稱、貨位號、質量、重量、件數、卸車人員、備注等項,并由庫房主管、貨主、簽字、并把卸車通知單、檢斤單、檢驗單貼在貨物登記表后,一同作為貨物記錄憑證。(2)出庫流程。貨物出庫的方式主要有三種;客戶自提,委托發貨,公司送貨。第一種:客戶自提,是客戶自已派人或派車來公司的庫房來提貨。第二種:委托發貨,自己去提貨有困難的客戶會委托物流公司去找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送貨服務。第三種:是倉儲企業派自己的貨車,給客戶送貨的一種出庫方式。無論采用哪種出貨方式,都要填寫出庫單,出庫單主要有以下項目:發貨單位、發貨時間、出庫品種、出庫數量、金額、出庫方式選擇、運算結算方式、提貨人簽字、成品庫主管簽字。
2.倉儲管理的發展階段。(1)人工和機械化的倉儲階段。這一階段物資的輸送、倉儲、管理、控制主要是依靠人工及輔助機械來實現。物料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傳送帶、工業輸送車、機械手、吊車、堆垛機和升降機來移動和搬運,用貨架托盤和可移動貨架存儲物料,通過人工操作機械存取設備,用限位開關、螺旋機械制動和機械監視器等控制設備來運行。機械化滿足了人們對速度、精度、高度、重量、重復存取和搬運等方面的要求,其實時性和直觀性是明顯優點。(2)自動化倉儲階段。自動化技術對倉儲技術和發展起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相繼研制和采用了自動導引小車(AVG)、自動貨架、自動存取機器人、自動識別和自動分揀等系統。到上世紀70年代,旋轉體式貨架、移動式貨架、巷道式堆垛機和其他搬運設備都加入了自動控制行列,但只是各個設備的局部自動化并各自獨立應用,被稱為“自動化孤島”。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工作重點轉向物資的控制和管理,要求實時、協調和一體化。計算機之間、數據采集點之間、機械設備的控制器之間以及它們與主計算機之間的通信可以及時地匯總信息,倉庫計算機及時地記錄訂貨和到貨時間,顯示庫存量,計劃人員可以方便地做出供貨決策,管理人員隨時掌握貨源及需求。
信息技術的應用已成為倉儲技術的重要支柱。到上世紀70年代末,自動化技術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生產和分配領域。
“自動化孤島”需要集成化,于是便形成了“集成系統”的概念。在集成化系統中,整個系統的有機協作,使總體效益和生產的應變能力大大超過各部分獨立效益的總和。集成化倉庫技術作為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中物資存儲的中心受到人們的重視,在集成化系統里包括了人、設備和控制系統。(3)智能化倉儲階段。在自動化倉儲的基礎上繼續研究,實現與其他信息決策系統的集成,朝著智能和模糊控制的方向發展,人工智能推動了倉儲技術的發展,即智能化倉儲?,F在智能化倉儲技術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21世紀倉儲技術的智能化將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上世紀70年代初期,我國開始研究采用巷道式堆垛機的立體倉庫。1980年,由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等單位研制建成的我國第一座自動化立體倉庫在北京汽車制造廠投產。從此以后,立體倉庫在我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已建成的立體倉庫有300座左右,其中全自動的立體倉庫有50多座,高度在12米以上的大型立體倉庫有8座,這些自動化的倉庫主要集中在煙草、醫藥保健品、食品、通信和信息、家具制造業、機械制造業等傳統優勢行業。在此基礎上我國對倉庫的研究也向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但是目前我國還處于自動化倉儲的推廣和應用階段。
1.建材行業傳統倉儲流程中存在的問題。(1)入庫、盤點、揀貨出庫流程多。在貨品入庫前都要對其進行驗收。倉庫在驗收貨品時,通常都會對貨品的編號、名稱數量、外包裝、條形碼、廠家、保質期、出廠日期等信息進行嚴格的確認。如果其中有一項內容與要求不相符,此貨品往往不能驗收入庫,所以入庫驗收時間特別長,這嚴重影響入庫的效率。
盤點是對每一種庫存貨品進行進行清點數量,檢查質量及登記盤點表。其目的主要是為了清查庫存的實物是否和賬面數相符以及庫存貨品的質量狀態。實物數與賬面數是否有出入。由于傳統庫存中貨物都是堆放在倉庫中,沒有立體倉庫等現代化庫存設施,盤點操作人員需要攜帶紙、筆,現場記錄信息。在庫房里操作人員不能準確快速地定位該類貨品,需要人工查找,很不方便。數據采集后,還需要人工將數據錄入計算機系統進行數據比較和匯總。由于這種方式通常由人工來完成不僅占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而且極大增加了人為錯誤發生的可能性。并且在盤點過程中,需要停止所盤點貨品的入庫、出庫業務,倉庫對某一貨品進行盤點時,效率極低。
傳統物流倉儲管理的揀貨效率很低。有資料統計,在一個倉庫中,人員分配有50%是揀貨員,每天工作時間約占到全部人員所有工作時間的40%。(2)貨品周轉時間長且無法做到先入先出。由于條碼只能記錄某一類貨品,不能記錄某一具體的貨品,無法區分各批次貨品。所以在某一類貨品配送出貨時,無法根據生產日期來保證最先入庫的貨品最先出庫。傳統倉儲管理系統無法準確高效把握存貨情況,無法保證倉庫管理系統和企業資源計劃系統的同步,貨品周轉時間較長。(3)貨品的存放安全問題。傳統的倉儲管理技術對于商品進出貨行為監控能力有限,貨品的安全性存在著很大問題。傳統技術無法自動完成商品的進出貨及盤點工作,統計精確度有限,進出貨、盤點過程中錯誤的發生頻率很大。倉儲物品被盜、在貨品沒有訂單被非法帶出的現象時有發生,給企業造成很大損失。
2.建材行業傳統倉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1)人工掃描占用大量時間,時間利用率低。在建材行業里由于貨品種類眾多,數量大,傳統的人工驗貨或運用條形碼技術需要逐一對貨品進行記錄或掃描。由于條碼標簽可能與激光束成一個角度,一條激光束不能掃描到完整的條碼;同時由于貨物是不斷移動的,激光束的每次掃描都會有新增的數據,因此這個過程在倉儲流程中占用了大量時間,造成時間的浪費,時間利用率低。(2)貨品標識容易損壞,加大倉儲管理的難度。由于傳統倉儲中貨品信息的標識往往粘貼在貨品表面,以紙張的形式存在,如果在倉儲的環節中移動貨物,或者遇到沾水等意外因素很容易被損壞,尤其在建材行業倉儲環境很差,貨物很容易和貨物原料等各種化學原料接觸,造成貨物包裝的損壞。這樣給以后貨物的管理帶來諸多的不便。(3)多樣少出的生產方式給倉儲管理帶來了很大壓力。建材行業已具有了產業集群化趨勢,隨著制造環境的集中,各類貨品技術交流方便,企業可以生產更多的產品,以增加競爭優勢,產品周期越來越短,多樣少量的生產方式,對庫存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倉儲管理技術已經無法滿足這樣的要求。
傳統倉儲管理模式普遍存在人力成本偏高、業務流程多、貨品跟蹤困難等缺點,已不能保證快速正確的進貨和庫存控制及發貨,因此會導致管理費用的增加,服務質量難以得到保證,從而影響企業的競爭力。傳統的物流管理倉儲系統只能實現貨品信息“靜態化”管理,而無法實現對物流全過程的實時跟蹤和監控。RFID技術具有無接觸式,大容量、快速、高容錯、抗干擾和耐腐蝕、安全可靠的信息識別等特點,其在物流倉儲管理當中得到較好的應用。
1.簡化入庫、盤點、揀貨出庫等業務流程。應用RFID技術后,可以通過讀寫器直接在同一標簽上寫入數據,與各處理過程有關的數據統一保存在標簽上。當后續處理過程需要以往貨品處理的相關數據時無需訪問相關數據庫,可以通過讀寫器直接從電子標簽中讀出所需信息,信息處理過程得到簡化。
在入庫時,通過RFID閱讀器就能對入庫的貨品進行無線識別,并把采集到的數據立即傳到計算機系統當中。系統將采集到的貨品數據與計算機網絡系統的預入庫貨品數據進行對比,得出驗收詳細的差異狀態表;若沒有差異,驗收工作即告完成,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盤點時,可以通過手持式RFID讀寫器采集到相應貨品的信息,此信息會通過RFID讀寫器傳送到計算機網絡系統,與系統內現有的數據作對比,可立即得出現有貨品庫存數量與系統內所保存的數量比照,由此達到盤點的目的。
RFID讀寫器識讀貨品包裝材料上RFID射頻標簽的時候就能讀出此包裝材料的類別、數量、生產日期、配送位置等信息,采用RFID并結合輸送機可以非常迅速的將貨品揀取出來。原來需要重新確認出庫物品是否與客戶要求相一致的工作,現在非常容易就能做到這一點,解決了傳統倉儲揀貨時間長的問題。
2.減少貨品周轉時間,做到先入先出。RFID標簽本身就是終端機具,能夠存儲貨品的電子數據,這樣在標簽中能夠記錄某一類貨品,同樣也能記錄某一具體的貨品,這樣可以方便區分各批次貨品,準確高效把握存貨情況,保證倉庫管理系統和企業資源計劃系統的同步,減少貨品周轉時間。貨品信息明確,保證貨品先入先出。
3.保證了倉庫內物品存放的安全。將RFID技術引用物流倉儲管理后,有效地監控商品進出貨行為,讀寫器自動識別貨品完成,由后臺信息處理系統自動完成商品的進出貨及盤點工作,統計精確度大幅度提高,杜絕進出貨、盤點過程中錯誤的發生。RFID還能解決倉儲物品被盜的問題,在貨品沒有訂單被非法帶出時會及時報警,從而減少損失。
[1]凌守興.電子商務物流管理(第二版),2000年版
[2]郎為民.射頻識別(RFID)技術原理與應用,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年版
[3]王曉華,周曉光,孫百生.基于RFID技術的倉儲管理系統設計,物流科技,2008(11)
(作者單位:太原科技大學華科學院 山西太原 030024)
(責編:李雪)
F270.7
A
1004-4914(2014)07-2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