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學蘭 馬睿宏
關于貪官巨貪案屢禁不止的經濟思考
●崔學蘭 馬睿宏
從近年來已查處的腐敗貪官看,一些身擔要職的省部級干部、處級以上干部的犯罪率是普通干部職務犯罪率的三倍以上。這足以說明,我國人事制度和經濟制度改革中存在嚴重的問題。一是過分強調了領導者的權力和利益;二是國企改革中,貪官從中漁利,使國資大量流失。為此,要改革分配制度,使領導干部所得建立在對改革事業的貢獻上,要把好干部準入關,健全對領導職位的監督、評價、考核機制,把干部的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嚴懲貪官 改革干部制度 維護公有制主體地位
從已查處的腐敗涉案官員看,都是經國家正式任命的高層次、擔任重要職務的高官,不僅有任省級高職位的省長、書記,還有銀行行長、法院院長,還有國家部長級高官,有發改委、鐵道部、公安部、石油等部長級干部,還有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且職務越高,所貪數額越大,據<<山西晚報>>的報道,僅2013年,就有3萬多貪官被判刑,處級以上干部重刑率是普通職位犯罪率的三倍以上,僅2014年第一季度就有上萬人涉貪腐被查。據中紀委監察部網站通報,十八大以來,已有285名領導干部涉嫌違法違紀,平均每周“打虎拍蠅”4次。而十八大以來,又有30名國企廳官落馬,就有23人為第一把手,職務最高者為中石油原董事長、原國資委主任蔣潔敏。從央企到地方,被查高官多在關系國計民生的壟斷行業“掌舵”。一年來,石油、鋼鐵、煤鐵、電力、通信、航空等行業均有高官落馬,而且呈窩案,尤以中石油最為典型。2013落馬的除蔣潔敏、時任中石油副總王永春、李華林外,還有原副總裁冉新權、原總地質師王道富、四川石化原總經理栗東生等。而國家能源局3天內就有4名高官被立案偵查,而煤炭司副司長魏鵬遠被帶走時,在其家中發現上億元現金。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不可能一一列舉。從查辦的貪官案件看,盡管數字驚人,所貪金額罕見,但也僅是實際腐敗案件的冰山一角。除公檢法和黨政機關直接查處的案件外,還有一部分貪官為逃避法律的懲處攜款外逃的腐敗案。種種腐敗案件的發生,造成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嚴重擾亂了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造成的社會危害十分嚴重。這足以說明,我國干部人事制度和經濟制度改革中存在著嚴重的問題。
(一)在干部和人事制度改革中過分強調了領導干部的權力和利益
在計劃經濟時期,對擔任什么級別的干部并沒有規定相應的利益,擔任一定職務的干部大部分都是經過多年工作實踐考驗的、有突出貢獻的、德高望眾的無私奉獻者。當時的工作制度可謂是天衣無縫,群眾監督機制健全,能充分行使民主權力,對干部的任命注重德才兼備,群眾認可。但改革以來,在干部選用制度上過分強調了干部的學歷、文憑,而忽視了對干部本人人格魅力和道德品行的考核;在利益分配上,過分強調了領導者的作用,什么工資、獎金、住房等方面都向領導者傾斜,使群眾和領導者永遠處于不平等的競爭地位,出現了個人勞動收入不完全取決于勞動投入的不合理現象,破壞了群眾通過勤奮勞動獲取報酬的價值觀。隨著干部職務含金量的提高,對干部職務的競爭日趨白熱化,想官、跑官、捐官和賣官者增多,謀取干部職務的手段亦日趨多樣化。而當官者更看重的是與職務掛鉤的權力和利益,淡化了為人民服務的公仆意識,給投機鉆營者可乘之機。在干部選舉中,時有賄選案的發生,就使那些靠錢權交易,而“才疏學淺”、“德低眾厭”、圖謀不軌的人混進各級領導班子。而混進各級領導班子的投機者靠手中的特權,使國家權力部門化,部門權力個人化,個人權力商品化。這些年,盡管貪官腐敗案的貪腐形式不同,所采取的手段各異,但腐敗的根源是一樣的,概出于一個“權”、“錢”和“私”字。
(二)借國企改革之名,貪官從中漁利,導致國有資產大量流失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礎上的。這是多少代革命志士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前仆后繼艱苦卓絕的斗爭,為勞苦大眾尋找到翻身求解放的一條金光大道。解放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獨立自主,艱苦奮斗,建成了獨立的國民經濟體系。國有經濟在控制國民經濟命脈,主導和帶動我國整體經濟的運行和發展方面發揮了任何力量都不可替代的作用,比資本主義國家優越得多。但經濟體制改革中,沒有很好地研究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經濟發展規律及其內涵,而是一提市場就否定計劃,在公有制上做文章,尤其是一些所謂的經濟學家,借產權制度改革之機,宣揚什么要使國有資產“人格化”,將國有企業進行承包經營,人為塑造了許多“能人經濟”的典型。而對國有資產享有占有、使用和支配權的承包者,出于個人利益考慮,借產權改革的“制度創新”,將一些國有企業以拍賣、兼并、破產和合資的形式,搞假買、假賣(用國家的錢個人買),改造成個人企業,從中漁利;有的讓其親屬低價買高價賣,從中撈取好處費;還有的搞假兼并、假破產,利用重組的機會將國資據為己有。結果,使好端端的國企資產低價折股,私分賤賣,代價是大批職工下崗,國家實體經濟空心化。國有資產本是國家所有,是全國人民共同所有的法定資產,任何人都無權借改革之名將其變為部分人的私有財產。在改革中,本應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不動搖,確保國有經濟能夠有效控制國防科工、金融、醫藥、能源、航空、鐵路等事關國家安全和經濟命脈的重要領域,對國民經濟健康發展發揮主導作用。但實際中讓國有經濟退出市場。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既有國防工業、又有軍工;既有供銷系統,又有國家投巨資建成的國有大型商場,讓大批科技人才和產業職工為所謂的老板打工。結果是少數人占有國有資產暴富,形成的貧富懸殊是罕見的。十八大后,習總書記在兩會期間“深化國企改革是大文章,國有企業不僅不能削弱,而且還要加強”的講話令人鼓舞。不能再給貪官靠掠奪國企“致富”的機會,那就等于作繭自縛。尤其在當前國際、國內的大環境里,領導干部應在權勢、權威面前要有不屈服、不低頭、不認輸的精神,去處理好國際、國內的各種矛盾;要向毛主席那樣“胸懷天下,心系人民”,要讓一切權力歸人民所有,而不是歸所謂的老板、大款所有,要千方百計支持本國民族工業的發展。事實上,經濟與政治是不可分的,如果一個國家的經濟不獨立,政治上的獨立是不完整的。在經濟體制改革中,將國有企業私有化才是最大的腐敗,是產生貧富兩級分化的根本原因,也是導致社會不安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嚴懲貪官,就要徹底鏟除滋生貪官的土壤和溫床。
(一)要徹底進行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
“得人者興,失人者崩”,千秋大業在用人,吏治的腐敗是最大的腐敗,各種各樣的腐敗歸根到底出在用人上。為此,我們首先要從分配制度上杜絕干部利益特權化,要用馬克思的科學價值理論指導分配,使領導者所得建立在對改革事業的貢獻上,建立在為人民服務的基礎上。要把領導干部的收入、待遇和普通勞動者放在一個層面上,才能使受聘干部徹底放棄做官取利的思想。要將那些忠實代表人民利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有較高政治理論素養,經得起改革建設實踐考驗,有真才實學的高素質人才選進各級領導班子來,從根本上杜絕腐敗的發生。要進行干部隊伍整頓,將那些在物質生活上追求享樂化,工作上得過且過,對群眾疾苦漠不關心,沒有任何責任心的干部清除出隊伍。要建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干部用人制度,要造就一支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求的、能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的黨政領導干部隊伍。為此,就要把好干部準入關,要用好的作風選作風好的人。要制定各級領導干部的任職條件和履職任務,并健全選拔干部的科學考察體系和任職后的考察體系,努力探索干部思想素質和工作實績的評價標準。對干部任期目標責任制和領導崗位目標責任制的考核指標要盡量量化,具有可操作性。同時,要將領導干部權力置于人民群眾的監督下,因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是人民授于的公共權力,人民群眾有權全程監督干部職權的行使狀況。干部權力運行狀況如何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不受任何力量約束的權力必將異化為私權,產生腐敗。事實上,人民群眾對領導干部權力的監督是規范干部權力運作的必要條件,是對各級領導干部的愛護和保護。為此,應建立和完善人民群眾的監督機制,只有將干部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才能通過法律、輿論對領導干部權力運用的全過程實施有效的監督。
(二)明確改革目標,鞏固公有經濟的發展
要達到人民所希望的改革目標,各級政府應站在人民利益的角度,從帶動人民共同致富的目標出發,從憲法和法律的角度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真正動力”,而最聰明、最有才能的是具有實踐經驗的勞動群眾。而公有制是勞苦大眾擺脫剝削、壓迫的根本,是勞苦大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幾代人艱苦奮斗才建立起來的,是社會主義存在的經濟基礎。社會主義公有制較資本主義私有制具有無比的優越性。只有在社會主義,人民才能當家作主人,才能共同分享革命建設中的勝利果實。但把公有制作為改革的目標,在全國各地刮起了一股瘋狂賣國企的歪風,實踐證明,國企私有化才是最大的腐敗,才是公權私化,公利私有的腐敗,給貪官制造了貪腐的有利機會。在這種思潮的指導下,借改革化公為私牟取暴利成為“時尚”,實行承包經營的企業,在一定程度上變成承包者自己的,職工有了受雇感,參政、議政的意識淡化了,而承包者利用對國有資產的支配、使用權,任意轉移財產,化公為私,使“窮廟富方丈”成了社會不可治愈的頑癥,正如國企群眾所言,家搬了,地賣了,企業窮了,職工下崗了,誰來監督承包者呢?而工程項目的發包又給了貪官巨貪的機會。在當前,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一些非公和私人企業利用財務收支的自由支配權,用巨資賄賂工程發包有絕對主導權的領導者,取得承包權后,就設法提高工程造價,而采用低質材料承建,因此,偽劣工程的出現是建國以來罕見的。什么新建危樓坍塌了,橋梁垮塌、斷裂了,給國家造成的財產損失令人痛心疾首。回顧貪官巨貪案的發生均與國有資產私有化和公權私化有關。國有資產是我國全民所有的法定資產,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任何人絕不能借深化國企改革之名再掀起賣國企的狂風,損害人民利益。
[1]法制晚報.2013年,有3萬多官員被判刑[N].山西晚報,2014.3.8(12)
[2]陳菲.最高檢:第一季度上萬人涉貪腐被查[N].太原晚報,2014.5.15(13)
[3]深圳晚報.平均每周“打虎拍蠅”4次[N].太原晚報(文摘報),2014.4.18(33)
[4]廉政遼望.十八大后落馬的30名國企廳官素描[N].太原廣播電視報,2014.4.4(14)
[5]新京報.國家能源局3天內4官員被立案偵查[N].山西晚報,2014.5.25(6)
[6]中國腐敗現狀的測量與腐敗后果的估算[J].新華文摘,2004(3)
[7]環球時報.美方:中方已向美方開出逾1000名貪官外逃名單[N].太原廣播電視報,2014.5.16(12)
(作者單位:崔學蘭,山西財經大學 山西太原 030012;馬睿宏,民生銀行冶金金融事業部太原分部 山西太原 030001)
(責編:賈偉)
F069.9
A
1004-4914(2014)07-2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