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潁異
我大學時候學的是英語專業,和很多同學一樣,我對未來充滿了迷茫,不知道自己以后該如何在職場發展。因為英語只是一門語言,作用僅限于交流,很多非英語專業的人都能夠比較熟練地掌握這門語言,都能夠很好地用英語交流。
為了以后的路子寬闊些,于是,我就報考了第二學歷,學了經濟學,希望以后的雙學位有助于自己在職場上的發展。
后來,我還準備報考教師資格考試,希望自己畢業的時候能夠進入學校教書,這樣,以后的就業路子就會更寬。
那階段,我非常匆忙,業余時間又是去經濟系聽大課,又是準備報考教師資格證的復習。
我在電話里和父親說后,原本以為父親會對我大大表揚的,沒有想到,父親說道:“你的英語就好到不需要學習了?現在又是學經濟學又是準備考教師資格證的,你把時間和精力都分散了。你記住一句話,‘瓶子里裝酒就不能裝醬油,人生需要舍棄一些東西堅持一些東西。”
父親的話讓我清醒了過來,我很快中斷了經濟學的研修,也放棄了考教師資格證,一門心思學習英語口語,每天要聽十個小時的英語口語。大四的時候,我在外面租房子,每天晚上看電視,只看英語頻道的節目。
畢業后,我進入了一家翻譯公司上班。周末的時候,我去一家英語輔導學校給大家講授口語。掙錢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我也可以在“教學相長”中提高自己的口語能力。
畢業后,經過兩年的自我提高,我達到了英語的同聲傳譯的水平(就是大型場合下,演講者的話能夠同時翻譯過來給受眾人群,達到這種水平的人,全國也就幾百號人)。同聲傳譯按小時收費,每個小時高達一兩千元。
后來,我跳槽到一家大型翻譯公司上班,經常被公司派到一些大型商務會議或者國際性的行業會議上擔任同聲傳譯。因為業績好,客戶們很滿意,公司很快提高了我的工資,在此公司第二年,我的年薪已經拿到了七十萬元,很快以按揭的方式在上海買了住房。
又過了兩年,我提前還清了房貸,然后買車、結婚。生活的還算滿意。
如今,我每年實際只需要工作四個月,我的年薪就能拿到八十萬元。
近些年就業形勢不太樂觀,我在職場中算是發展最順利的一個,這主要得益于父親當初的教誨,使得我把時間和精力用在“專攻”英語口語上,在這方面領先于許多人,口語方面占得了優勢。
生活中有句俗語“藝多不壓身”,這句老話在時代巨變后,顯得很有局限性了。如今很多行業發生了細化,已經遠遠不只三百六十行了。如今職場對“精通”要求很高,以前的那種“樣樣通但是樣樣松”是要被職場排斥和淘汰的。只有集中時間和精力把某項技能學精通,才有可能在職場中打開一扇大門!
(余娟選自《風流一代 青春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