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中小外貿企業融資擔保中心天津300040天津濱海旅游區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天津300480)
產業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領域中,大量產業聯系密切的企業以及相關支撐機構在空間上聚集,通過協同作用,形成強勁、持續競爭優勢的現象。目前產業集群已成為天津市經濟發展的一大特色,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引擎動力,在天津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是否健康、持續發展直接影響天津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而其能否健康、可持續性發展關鍵在于解決困擾產業集群中各中小企業發展的融資難問題,在于中小企業集群融資模式的發展和創新。
(一)集群內的中小企業具有地理位置上的優越性,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接近供應商和客戶。集群中的企業之間在生產上的相關性有助于形成多條產業鏈,甚至是錯綜復雜的網狀關系。這種緊密的聯系為中小企業利用商業信用提供了天然的優越條件。此外,由于在集群內部從事相似生產經營的企業較多,形成激烈的競爭,供應商與客戶為了在競爭中取得優勢,會積極地為中小企業提供商業信用。
(二)集群內的商業信用融資增加了信息的對稱性。在非集群條件下,由于信息不對稱導致交易無法正常進行的現象比比皆是,產業集群有助于增加買賣雙方信息的對稱性。具體表現在:首先,減少了供應商和客戶事前的逆向選擇。在集群內由于眾多企業圍繞某一產品系列發展,產業特性明確,而且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供應商和客戶都對企業的狀況比較了解,從而減少了逆向選擇,增加了中小企業使用商業信用的機會。其次,有助于克服中小企業事后的道德風險。集群內中小企業具有地域的 “根植性”,他們依賴于專業化市場、協作配套商和熟悉的客戶,離不開這個具有產業文化背景和制度環境的區域,因此他們在使用了商業信用后一般都會按照合同約定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從而克服了事后的道德風險。
(三)降低了金融機構的交易成本。集群內中小企業融資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這主要體現在,與單個中小企業融資相比,一方面金融機構可以比較容易以較低的成本獲取集群內企業的信息,而且金融機構對同一類型的企業貸款,可以減少大量重復的信息采集和處理費用,這樣降低了單筆信貸交易成本;另一方面,金融機構可以對集群內同一行業的多家企業貸款,獲得規模經濟效應,這就降低了金融機構的交易成本。
(一)中小企業融資現狀。2012年,天津市社會融資規模為4 440億元,同比多增1 306億元。其中,銀行體系本外幣各項貸款、表外信托貸款、委托貸款和銀行承兌匯票等融資3 770億元,同比多增943億元;企業債券和股票等直接融資560億元,同比多增343億元;非銀行金融機構融資110億元,同比多增20億元。2012年,天津市企業通過債券市場直接融資量增長迅速,全年凈融資535億元,約為上年融資量的3倍;發債品種日益豐富,增加了公司債、資產支持票據、集合票據和中小企業私募債,全年合計凈融資37億元,占全部企業債券融資的7%。全市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到7 347.1億元,比年初增加1 093.8億元,增加額占全部企業貸款增加額的61.5%。
截止到2012年底,天津市共有各類中小企業17.9萬戶,同比增長37%。其中限額以上中小企業1.5萬家,實現營業收入1.7萬億元。全市中小企業創造了全市60%以上的利稅、70%以上的增加值和80%以上的就業崗位。雖然天津市中小企業已成為推動天津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但融資難問題也同樣成為制約天津市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
(二)產業集群現狀。近年來天津工業經濟的發展一直保持著良性發展的趨勢,企業集聚和產業集群作為一種新型的艦隊經濟,成為帶動天津市工業經濟穩定、健康、持續發展的新動力。到2015年,天津將重點打造17個特色產業集群,主要集中在裝備制造業、汽車產業等領域。同時,濱海新區將爭取在三到五年內,建成電子、汽車、石化、裝備、食品五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一)融資渠道單一,銀行融資占主導。有數據顯示,絕大多數企業無法通過資本市場實現融資,融資渠道以銀行為主,而信息不對稱導致銀行對中小企業出現“惜貸”;也有的中小企業希望通過私人資金來解決資金難的問題,然而私人資金的供給與龐大的中小企業資金需求相比顯得微不足道。天津市中小企業各渠道的融資比重為:銀行貸款占近70%,私人資金占近30%,典當行、風險投資及其他只占很小比例。
(二)集群企業與商業銀行的互動關系有待改善。在產業集群內,商業銀行多圍繞產業集群的核心企業開展業務,而產業鏈中的核心企業只是少數。針對集群內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特點,商業銀行創新實施一些金融產品、政策還有待進一步加強,比如需要開發一些適合中小企業貸款“頻、少、急”特點的新產品;需要創新拓展圍繞核心企業的上下游配套企業提供的業務服務等。集群區域內銀企之間的互動關系有待改善,主要表現在很多商業銀行習慣于舊的經營觀念,很少主動了解客戶的需求,特別對于中小企業客戶的需求缺乏主動溝通、了解的意識,造成銀行出現“相對資本富余”,而集群內中小企業又很難獲得急需的資金。
(三)中小企業的貸款擔保問題。在金融市場發育不完善,金融機構風險自我約束較差的情況下,銀行貸款大多是抵押、質押方式的貸款,信用貸款非常少見。中小企業自身可抵押物少,抵押物折扣率高,僅靠自身獲得銀行貸款難度可想而知。然而,在天津市目前的金融體系中,專門為中小企業提供擔保的服務機構不多,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制度不健全,擔保機構資金來源缺乏,擔保基金與銀行運作存在一定矛盾,中小企業難以充分運用擔保機構提供的優勢解決資金問題。
(四)集群內專門服務于中小企業的非銀行金融機構發展不足。近幾年,隨著政府相關政策的引導和鼓勵,集群內專門服務于中小企業的金融機構有了進一步發展,無論從數量上還是服務功能上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非銀行金融機構發展仍相對滯后,如典當行、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等難以滿足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產業集群內的中介服務和公共產品還很缺乏,風險投資機構不足。
(一)健全產業集群組織體系,提升產業的集群化發展優勢。要對目前具有集群化發展的產業進行全面梳理,按照產業集群的特點,分步驟地健全產業集群組織體系,首先對已經處于產業集聚發展形態的部分進行改造,然后推動產業鏈和產業園區實行集群化轉變。主要的工作是針對單個產業集群的實際情況,推動行業組織(商會、協會等)的建立和實行高效運作,同時確保有相應的金融服務機構、中介服務機構(信息、教育培訓、研究開發等)和政府專門機構為產業集群服務,提升產業集群組織機構系統性,并在此基礎上健全組織機構與集群內中小企業之間的互動機制,形成產業集群緊密有效的組織系統。
(二)大力利用資本市場,發行企業集合債券。集合債券是企業債券的一種形式,具有成本低、規模大、期限長、信用增值等方面的優勢。天津市產業集群內大量優質中小企業由于缺少抵押物和有效擔保措施,仍面臨融資渠道少、方式單一、成本高等難題。發行集合債券融資,不僅能夠有效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為其提供長期資金來源,改善企業的公司治理,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探索政府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新模式,開辟新路徑,把政府對中小企業的支持政策落到實處。中小企業集合債與一般企業債券的區別見表1。

表1 中小企業集合債和一般企業債券的比較
(三)加快發展面向中小企業的金融機構。面對集群內中小金融機構數量嚴重不足的狀況,要積極、穩妥地發展定位為中小企業、微小企業服務的區域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及其他中小金融機構。比如,大力發展小額貸款公司,以滿足包括小企業在內的小額信貸需求;著力發展區域性、村鎮性有民間機構合作性質的非股份制金融機構,因為,類似社區銀行等機構才能真正了解小微企業的經營狀況,才能提供與其真實融資需求相匹配的金融服務。此外,還要加快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的步伐,如鼓勵民間資本作為主要發起人或參與設立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金融機構和信用擔保公司;允許民間資本控股中小金融機構等。
(四)啟動信用評價,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企業信用評價是對企業遵紀守法、履行社會承諾及對金融機構償還貸款能力的綜合評價,根本目的是通過制訂和實施一套科學、適用的信用評價指標體系和行業信用標準,規范企業的經營行為,加強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推動行業市場誠信體系建設。從產業集群整體的視角看,信用評價較容易實現,評級結果也比單一企業具有穩定性。產業集群信用評價等級高,外部投資者會認為該群體對企業信用行為的控制作用有效,因此會減少貸款附加條件,更可能提供符合企業融資要求的貸款,對于集群內中小企業而言,將分享集群高評級的好處,獲得較多的融資額。
(五)提高中小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完善內部財務管理制度。集群內中小企業要充分利用集群優勢,整合產業價值鏈,加強集群中企業的分工協作,不為短期利益所誘惑,制定長期發展戰略并付諸實踐。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提高創新能力,培育特色產品,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此外,集群內的中小企業要注重內部管理,規范財務制度,保證信息披露真實可靠,創造良好的貸款條件,提高自身的信用水平,通過增強守信度來爭取更多的融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