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北京體育大學體育教育訓練學 北京 100084)
學校對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影響因素及對策的研究①
李萍
(北京體育大學體育教育訓練學 北京 100084)
在當前學生身體素質普遍下降需要予以重視的背景下,運用觀察法、訪談法和邏輯分析法調查分析了不同年齡階段學生(小學生、中學生和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現實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探討總結了影響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因素,集中從學校的角度出發,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以及良好的習慣。
學生 體育鍛煉習慣 學校
學校環境是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重要場所,學校體育的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另外,我們清醒的認識到:強壯的身體、健康的心理和充沛的精力是一個民族和國家進步發展的未來。在這一點上,學校是個至關重要的、不可忽視的因素。學校教育者必須充分認識到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以及進行學體育鍛煉的必要性,真正做到把學生體育鍛煉活動作為每天的必修課,真正做些實際工作去保證和實施學生的體育鍛煉活動。
本文的研究對象包括:(1)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3所小學(桓臺一小、桓臺實驗小學和魚龍小學)的不同年級的學生100名。(2)3所初中(世紀中學、桓臺實驗中學、新城中學)不同年級的學生200名。(3)桓臺縣2所高中(桓臺一中和桓臺二中)不同年級的學生300名。(4)淄博市2所高校(山東理工大學、淄博職業學院)的不同院系大一和大二學生800名。共計1400名學生,其中男生768名,女生632名。
1.2.1 觀察法
通過現場觀察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在學校體育課上的活動表現以及課后的體育鍛煉的情況,并做詳細記錄以獲得更為真實的材料。
1.2.2 訪談法
通過與選取對象面對面的交流與溝通,了解他們平時的體育愛好,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及頻率,影響參加體育鍛煉的主客觀因素等問題,從中獲取更多直接的、有效的、及時的信息。
1.2.3 邏輯分析法
通過對研究對象之間的對比分析與總結,找出影響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亟待解決的共同因素,采取相應的有效的措施來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覆蓋面。
近幾十年來我國學生的身高和體重的發展水平和速度雖然有了明顯的改善,但事實上體質和健康狀況并不良好,值得我們高度重視。肥胖問題;近視問題;學生體檢測試中肺活量、肌肉力量和速度等的下降……,這些問題越來越影響著我國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關系著我們民族的未來和希望。
學校是學生進行學習和生活時間較長的一個重要的場所,對學生各個方面意識和習慣的培養有不容替代的作用和意義,而好的習慣和意識是從小培養的。因此,學校教育者應該抓住學生學習的關鍵和敏感時期,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來培養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和良好的習慣。
2.3.1 小學生的體育鍛煉情況很局限
小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情況比中學生樂觀,但也沒有達到每天鍛煉1h的目標,學生只有在學校才能參加一些體育活動,而且體育活動的范圍很局限,鍛煉項目很單一。課后忙于參加各種補習班幾乎沒有體育鍛煉的機會和時間。

表1 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調查表(%)

表2 影響不同年齡階段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影響因素(%)
2.3.2中學生學習壓力大,體育鍛煉情況差
學校的升學率、家長的期盼、社會的大背景等等讓越來越多的中學生不得不放棄體育鍛煉的時間,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每天的學習中去。多數學體育設施不全,學生連鍛煉身體的場地都沒有,加之中學生男女生身體發育明顯以及學校體育教師的忽視等,促使很多女生不愿意參加體育鍛煉。
2.3.3 大學生的體育鍛煉情況令人擔憂
大學生雖然課余時間多了,但基于以前沒有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體育鍛煉意識薄弱,體育課的設置和考核方式還不足以引起大學生的體育興趣,大學生把更多的時間浪費在打游戲、玩電腦上,女生則把更多時間打發在逛街和娛樂活動上,很少參加體育鍛煉。
2.4.1 學校的重視程度
在我國應試教育盛行的背景下,幾乎所有的學校把追求升學率作為學校和學生發展的第一目標,把更多的時間讓學生投入到文化課的學習中去,學校的重文輕武氛圍濃厚,領導的不重視、對體育課和體育的偏見和歧視仍還存在。這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對體育的熱情,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任務和教學效果。
2.4.2 學校的器材設備
有些學校由于各種原因導致了學校體育鍛煉的場地狹窄、器材少、設備老化與不足,存在一些安全隱患。而有些有條件的學校器材設備有了,但是運動場地對人員的限制和約束使學生很少有體育鍛煉的機會,這些都從客觀上限制了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的全面健康發展,不利于當前社會發展學生的要求和標準。
2.4.3 體育課的設置模式以及體育教師的素質
男女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有著明顯的差異,青春期這種差異會更加明顯。但是現在學校并沒有真正意識到這種差異,沒有在課堂上進行區別對待,所以很難滿足大多數學生的體育參與需求。
有些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不高,體育課內容的設置缺乏技巧,內容單一枯燥,加之體育教師沒有很好的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使學生很難熱情飽滿的投入到體育課中去,不但沒有完成鍛煉身體的任務,反而會扼殺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學習固然重要,但是學生的身體健康更為重要。學校工作者應該充分認識到學習成績不是作為衡量學生發展唯一的指標。學校關注的應該是學生的知識文化、健康體魄和樂觀心理等方面的發展,學校應逐漸改變過去重升學率和學習成績的傳統思想,逐步提高發展和培養文武雙全的學生的意識。
在對學生的平時考核和期末考核以及各種榮譽評比時,將體育成績納入其中,讓學生意識到全面發展的重要性,也讓學生自身意識到學習不是評價自己的唯一指標,這對那些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建立了一定的自信心。在這樣的氛圍下,會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真正讓學生感受到學習和鍛煉的快樂。
受各種條件的影響和制約,各個學校的體育資源配置出現明顯的差異,條件差的學校很難滿足學生的體育鍛煉的需求,這需要有關部門的積極努力,以學生的發展、學生的健康為本,為學校增添一些體育器材和設備。同時加強學生在體育課上的安全保護措施,及時檢查鍛煉設施的安全系數,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及時有效處理緊急情況,盡量減少學生受傷的情況。讓學生在安全快樂的環境中鍛煉身體,體驗體育活動的魅力。
體育教師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素質,還要有全面的廣泛的其他學科的素質。前面已經提到,體育教師對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影響較大,體育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影響學生的體育價值觀和認識觀,所以體育教師要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充分利用區別對待的教學原則,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體育鍛煉興趣,培養每個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更好的為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做出貢獻。
學校不僅每年要舉行運動會,而且還要舉行各種體育競賽和游戲,比如跳繩比賽、拔河比賽和球類比賽等,鼓勵更多的學生和老師參與其中,實施必要的獎勵措施。這對于激發全校的體育鍛煉的氛圍是很有必要的,同時也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競爭和團體合作意識。通過這樣的形式和比賽就會在無形中激發了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那么體育鍛煉的習慣培養就相對容易了。
[1]邱晉軍,董艷.學校與社會環境對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形成的影響研究[J].宜春學院學報,2007(2).
[2]楊宗友,邱晉軍,吳啟文.學校環境中影響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形成的調查研究[J].皖西學院學報,2007(5).
[3]姜曉珍,白文飛,徐玲.影響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形成的外在因素調查[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4(3).
[4]董育平.影響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形成的歸因比較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3):324-325.
[5]吳昆盛.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影響因素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3(4).
G807.4
A
2095-2813(2014)07(c)-0128-02
李萍(1991—),女,漢族,山東淄博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田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