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生+黃佩忠
摘 要:浙江省云和梅源梯田是浙江山區傳統農耕文化的典型代表,目前已成為成千上萬攝影愛好者的圣地。為了進一步提升云和梅源梯田美學景觀價值,保護梯田文化、保持梯田生命力,提升旅游接待水平,首先必須完善景區經營管理模式,提高整體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其次,要加強景區項目建設,豐富景區游覽內容;再者,加強營銷宣傳,提升景區知名度。
關鍵詞:梅源梯田;景區管理;項目建設;營銷宣傳
中圖分類號F59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7731(2014)12-152-02
梯田旅游業是指以梯田作為景觀載體的新興旅游產業。梯田不但生產水稻,而且具有防止山區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梯田還具有旅游觀賞價值。加強梯田景區管理,開發梯田旅游資源,對促進山區經濟騰飛,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
1 浙江省梅源梯田旅游區概況
浙江省梅源梯田旅游區位于浙江省麗水市云和縣崇頭鎮,地理坐標為119°29′E,280°02′N,海拔為300~800m,屬于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總面積65.75km2。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境內最高峰為白鶴尖,海拔
1 593.1m。旅游區四面高山環繞,以西南部白鶴尖山峰余脈向內部延伸,形成了大小不一的低緩坡和小盆地,經世世代代祖輩們的開發,形成了層層梯田[2]。
云和梅源梯田是浙江山區傳統農耕文化的典型代表,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對與傳統農耕文化的向往,這顆養在大山深處的明珠卻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對傳統文化的駐足,這里已經成為成千上萬攝影愛好者的圣地[2]。從2006年起已成功舉辦了4屆開犁節。2013年云和梯田景區累計游客接待量約4.4萬人次,直接收入超100萬元,總收益相較于2011年同期增長了800%。
2 梅源梯田旅游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
梅源梯田旅游景區位于浙西南較偏遠的山區,交通條件與浙江省其他地方相比處于區位劣勢。云和縣是浙江省貧困縣,區域經濟基礎薄弱,對旅游開發的經濟支撐度較低。長期封閉的山區生活使這里的人們觀念上處于落后狀態,梯田旅游的專業人才和管理人才比較缺乏。
3 梅源梯田景區管理創新實踐經驗
為了進一步提升梯田美學景觀價值,保護梯田文化、保持梯田生命力,提升旅游接待水平,必須完善景區經營管理模式,提高整體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同時還要加強景區項目建設,豐富景區游覽內容;加強營銷宣傳,提升景區知名度。
3.1 加強景區內部管理,提高整體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 云和梯田景區目前有管理人員7人,導游4人、接待人員10人、票務4人、保安7人,共計28人。為了加強景區內部管理,調動員工積極性,增強工作人員責任感,提高旅游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一方面,對全景區實施了制度化管理,推行科學和行之有效的目標管理責任制,制定了完善的景區管理制度,實現有效管理。通過借鑒成熟景區的管理經驗,結合自身實際,完善了《景區管理制度及實施細則》、《財務管理辦法》以及《工作崗位責任制》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進一步加強了景區管理,明確了崗位職責,并同時制定了一系列獎勵機制,充分調動了全體崗位職工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使各崗位工作有章可循,切實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提高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風景區的工作人員在綜合素質、文化結構、藝術修養、工作作風等方面應區別于一般單位,每一位景區工作人員都應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目前,員工工作重點及意識徹底轉移到服務景區、服務建設、服務游客上來了。
3.2 以學習促服務,切實提升服務接待水平 鑒于景區區塊面積大,而且相對分散,工作人員少,工作人員需具備過硬的專業素質,如簡單的講解服務等,所以對員工的整體素質及服務質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為了提升服務質量,景區多次對工作人員進行講解、安全、禮儀等相關系統性業務培訓,并采取送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分層次、分階段對景區工作人員進行了培訓,同時組織外出赴遂昌、橫店等地進行學習考察,交流經驗,借鑒成熟景區的管理經驗,促使景區接待水平也有了明顯的提高。目前全體工作人員牢固地樹立“全心全意,盡職盡責”的服務理念,使景區管理和服務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
3.3 加強景區項目建設,豐富景區游覽內容 為了豐富云和梅源梯田景區的旅游內涵,提升景區品質和接待能力,漂流項目于2012年3月正式實施開工,河道全長2.8km,預計漂流全程90min,共有2人自助漂流艇200條,1次接待游客量可達到400人,于2012年7月正式投入營業,營運至今共接待了近1 000人次,總收入約55 700元。開業后,景區嚴格按照“安全、規范、素養、清潔”4個標準落實到每個工作流程中,提供給游客一個安全、順暢、便捷、舒適的漂流之旅。目前,景區除漂流項目外,還有自駕車露營地、商業街等項目正在建設中,棧云山莊、白鶴山莊、青年旅社等項目的前期工作也在全面鋪開,將打造成集探險、娛樂、休閑于一體的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給游客一個樂趣無窮的刺激之旅。
3.4 加強營銷宣傳,提升景區知名度 利用原有的營銷渠道,景區密切與各地旅行社保持聯系,建立堅實的合作關系[3]。目前已與云和旅行社、云和假日旅行社、云和中山旅行社、麗水旅行社等近10家旅行社開展首發優惠活動建立長期友好合作關系,在穩定當地旅行社的基礎上,又積極拓展上海、江蘇等地區市場。景區開園至今,景區內部營銷部門已先后與同程網等多家知名網絡平臺形成合作關系,并在重大節假日期間適時推出各項優惠活動,反響熱烈。據統計數據顯示,從這些網絡渠道輸送的游客量已從2011年的200人次上升為目前的2 000人次,是以前人數的10倍,顯示景區知名度已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4 結論與討論
位于浙西南山區的浙江省云和梅源梯田是浙江山區傳統農耕文化的典型代表,目前已成為成千上萬攝影愛好者的圣地。目前梯田旅游發展目標的定位是加強梅源梯田的保護和開發,注重鄉土文化挖掘,以梯田文化、民俗文化、生態文化和養生文化為主線,協調資源與產品、傳統文化與現代產品、生態農業生產與旅游開發、浙西南山區梯田文化精致展示區,浙西南山區農村社區和諧參與旅游發展的新農村建設范本[2]。
為了進一步提升云和梅源梯田美學景觀價值,保護梯田文化、保持梯田生命力,提升旅游接待水平,首先必須完善景區經營管理模式,提高整體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其次,要加強景區項目建設,豐富景區游覽內容。再者,要加強營銷宣傳,提升景區知名度。實踐證明,通過上述措施后,浙江云和梅源梯田景區管理成效顯著。
參考文獻
[1]何麗芳.紫鵲界梯田景觀資源與旅游開發[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06(4):75-76.
[2]張建國,何方,肖勝和,等.基于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的江南梯田旅游發展探索—以浙江梅源梯田為例[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1,31(3):47-53.
[3]劉巖,張珞平,洪華生.生態旅游資源管理中社區參與激勵機制探討——以廈門島東海岸區生態旅游開發為例[J].農村生態環境,2002,18(4):60-62.
(責編:徐煥斗)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