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壯
摘 要:谷川俊太郎(1931年~)是戰后日本最具代表性的現代詩詩人。谷川本人對于詩歌的創作也有自己獨特的理論,筆者將其稱為“沉默詩論”。本文將結合谷川的作品,進一步解析“沉默詩論”這一谷川獨有的創作理論。
關鍵詞:沉默;語言;世界;詩人
序章
谷川俊太郎(1931年~)是日本戰后最具代表性的現代詩詩人。他的作品多以“生”、“死”、“沉默(孤獨)”、“愛”和“女性”等為主題,用簡潔洗練而又寓意深刻的語言表達詩人對于人類的思考、對自然的憧憬、對生與死的感悟和對愛的理解。而谷川本人對于詩歌的創作也有自己獨特的理論,筆者將其稱為“沉默詩論”。本文將結合谷川的作品,進一步解析“沉默詩論”這一谷川獨有的創作理論。
一、沉默
谷川俊太郎在接受采訪時,常常強調“沉默”這一概念,“我用沉默的方式來創作詩歌,其中很多都關于人性和生命。而在我看來,人類不過是宇宙中無盡存在的一種?!?“為了生存,詩人必須以語言為武器與沉默對抗?!?接下來筆者將結合《問與答》和《如果語言》這兩首詩進一步分析理解谷川的“沉默”。
相互之間不斷提問
始終無法尋到答案
終于我們的語言
溺死在每個人的心井中
世界提問時
回答的只有我
我提問時
回答的只有世界
詩不過就是血
在一片寂寥之中星斗不斷輪轉
而這對話就在我一個人的體內
始終沉默著
不知不覺地成熟
——《問與答》.選自《給你》.東京創元社.1960(筆者譯)
還是沉默吧
如果語言
連一顆小石子的沉默都忘記了的話
如果習以為常的舌頭
把那沉默的友情與敵意
混雜在了一起的話
還是沉默吧
如果看不到
語言之中的戰斗的話
如果聽不到
祭祀以及死亡的話
還是沉默吧
如果語言
不能表達超越自身的東西的話
如果不想為了
那深刻的幽靜歌唱的話
——《如果語言》.選自《給你》.東京創元社.1960(筆者譯)
詩人是一種用語言來表達對宇宙、人性和生命的疑問以及自己對這些疑問的思考的存在。但這宇宙、人與生命都產生于語言之前,有時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終于我們的語言,溺死在每個人的心井中”。若是如同《如果語言》中所寫,如果語言“連一顆小石子的沉默都忘記了的話”、“如果看不到語言之中的戰斗的話,如果聽不到祭祀以及死亡的話”、“如果語言不能表達超越自身的東西的話”又該如何?詩人在開篇就給出了答案,“還是沉默吧”。而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那與宇宙、與世界之間的對話,“就在我一個人的體內,始終沉默著,不知不覺地成熟”。
詩歌的本源在語言產生之前,在一片混沌的沉默之中。詩人只有回歸那沉默才能寫出真正的詩,真正理解那混沌,與那沉默“戰斗”。換言之,這宇宙就是沉默,萬物也都是從沉默中化生。沉默就是這宇宙的本源,也是詩的本源。詩人用語言來探尋世界、宇宙和人性。但是,語言產生于人類出現之后,而要用語言來探尋出那比人類歷史長出不知多少的世界的本源,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想探尋那世界的本源,必須要先拋棄語言,回歸沉默去感受去體會去在“體內對話”,然后才能用語言與沉默對戰,寫出真正的詩歌。而這就是谷川俊太郎的“沉默詩論”。
二、天空的謊言
接下來,筆者將以《天空的謊言》為例,通過分析鳥、天空、人與謊言這四個意象來進一步解析谷川俊太郎的沉默詩論。
鳥因為天空的存在快樂地飛翔
天空因為鳥的飛翔快樂地寬廣
獨自一人抬頭仰望天空時
又有誰為人做些什么呢?
飛機就像是要羞辱天空似的
深深掘入天空的脊背
看到了天空的一切之時
人類殺死了天空
飛機劃過給天空留下傷痕之后
鳥用溫柔的翅膀為天空療傷
鳥不知道天空的謊言
但也正因如此天空為了鳥而存在
(天空碧藍 但其中空無一物
天空中空無一物 但正因如此鳥才能在天空中飛翔)
——《天空的謊言》.選自《關于愛》.東京創元社.1955(筆者譯)
筆者認為,在這首詩的背后,是人類歷史中關于天空的認識的變遷。在飛機出現之前,天空是一片未知的領域,關于天空有無數的傳說和假設。那時,天空是詩人永遠的主題。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終于能夠探索天空這曾經神圣的領域,人類關于天空的傳說和假設變成了無數的謊言??萍嘉拿鞯倪M步殺死了詩人的天空。而與人類相比,鳥類沒有傳說與假設也沒有科技與文明,只是歡快地飛翔。對于鳥來說,幾千年來天空一直就是天空。因此,“飛機劃過給天空留下傷痕之后,鳥用溫柔的翅膀為天空療傷。鳥不知道天空的謊言,但也正因如此天空為了鳥而存在。”
詩人所描繪的人、鳥和天空背后都有更深層次的象征意義。天空象征詩人所要探尋的真理,是世界或者宇宙。鳥則象征著回歸沉默的詩人的思想和靈魂。像鳥一樣回歸沉默,去探尋這沉默的世界,是唯一的創作出真正的詩的方式。而詩中的飛機則象征著用科技文明去探究世界本源的方式。這也是現代社會大多數人認知世界的方式。
世界是在人類產生之前就已產生的沉默的存在,人類只有像鳥一樣舍棄語言科技等人為的東西回歸沉默才能真正感受到這世界的本源。而只有如此,才能擺脫“獨自一人抬頭仰望天空時,又有誰為人做些什么呢”的疑問和孤獨,找到自身的存在意義。而這,也正是詩人所探尋的宇宙和人生的終極意義。
結語:所謂“沉默詩論”,就是舍棄語言,回歸沉默,探尋這世界的本源,而后,又以語言為武器,與沉默作戰,寫出深入人心的詩篇。谷川正是如此,用最本真的狀態去感受世界的本源,再用洗練的語言將其以詩歌的形式表達出來。也正是這樣的創作理念成就了谷川式的超越語言直達本源的詩歌,使其作品在日本乃至世界擁有眾多的讀者。
注釋:
[1]北京大學《新京報》采訪記事2005年3月28日
[2]谷川俊太郎. エッセイ集『愛のパンセ』. 実業之日本社. 1957
參考文獻:
[1]谷川俊太郎?著田原?編.『谷川俊太郎詩選集1』.東京.集英社.2006
[2]北京大學《新京報》采訪記事2005年3月28日
[3]谷川俊太郎. エッセイ集『愛のパンセ』. 実業之日本社. 1957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