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方亮 任松濤
摘要:近幾年,高校內部會計控制出現了負面問題,分析其存在的原因,探討高校內部會計控制體系的構建,高校應提高內部會計控制重要性的認識;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控制體系;充分重視內部會計控制中“人”的因素;建立完善的監督和評價機制;與其他內部管理控制有機結合。
關鍵詞:高校;內部會計控制;體系
中圖分類號:F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08-0121-02
教育是強國的根本,長期以來教育的發展與經濟的發展密不可分,高校能夠為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隨著全面改革的深入和教育體制改革的發展,高校實現了由單純依靠財政撥款向多渠道籌資的辦學模式的轉變。同時,高校辦學自主權由原來的教學科研常規職能外,還積極拓展了對外投資、校企合作等多種經濟活動。不僅主要職能的運營資金大幅增加,而且還承擔了基本建設、科研轉化、物資采購、招生就業等多種涉及大額資金支出的工作。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國家對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的深入和高校科研經費專項審計的開展,發現新時期我國的部分高校財務管理失控,嚴重影響了高校的健康發展。
一、理論基礎
(一)制度的完善和修訂
2001年財政部頒布《內部會計控制規范》以來,時隔十三年,根據需要相繼出臺了《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為此,我國會計理論和實務界掀起了對內部控制研究的熱潮,有許多專家學者提出了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框架的構想。經過十幾年的理論探索和實踐嘗試,從2014年開始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執行行業規范,然而在對具體的高校內部會計控制研究還處在起步階段,而且步伐較慢。為進一步規范高等學校財務行為,加強財務管理和監督,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促進高等教育事業健康發展,財政部和教育部于2012年12月印發《高等學校財務制度》;為適應財政預算改革和高等學校經濟業務發展需要,進一步規范高等學校的會計核算,提高會計信息質量,財政部于2013年12月修訂《高等學校會計制度》。以上制度規范為高校內部會計控制研究提供理論基礎和支撐。
(二)概念的界定
所謂新環境兩層意思,一層為理論依據有新環境,國家印發新的高校《財務制度》和《會計制度》,此為積極一面;二層為“實踐操作”有新環境,高校各類負面報道層出不窮,屢見不鮮,阻礙日常經濟業務的監督和反映,此為消極一面。二者促進了高校內部會計控制體系構建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二、新時期高校內部會計控制的現狀分析
(一)高校內部會計控制現狀
隨著改革的深入,高校自主權逐步擴大,為保證高校各項經濟活動能夠健康、協調和持續的發展,有必要建立并完善內部會計控制。然而,我國高校的內部會計控制目前還不夠完善,一些管理混亂帶來的違法亂紀、損失浪費等問題比較嚴重。
1.“三重一大”項目缺失內部控制,導致利用職權貪污受賄。特別是對于重大項目投資決策和大額資金使用上,缺少集體決策和聯簽制度,使得權力過于集中,沒有制度籠子的約束,容易滋生腐敗。如:2009年桂林某大學兩名廳級干部和6名處級干部,因在該大學擴建工程中收受賄賂被捕。2009年武漢某大學兩位副校級干部,因涉嫌在基建工程中巨額受賄被捕。同年7月在教育部的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上,袁貴仁部長指出,有些單位在工程建設項目決策中存在隨意性;有些項目違背建設規律和基本建設程序,存在“趕工期”現象;有些領導干部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2.貨幣資金控制不力,導致出現“小金庫”現象。部分高校貨幣資金收支沒有建立嚴格的授權批準制度,辦理貨幣資金業務的不相容崗位沒有分離,沒有形成崗位制衡,相互牽制,從而導致出現了“小金庫”現象。如:2011年河南省審計部門透露,在對河南5所高校2010年的年度審計中發現,逾8億元資金(其中:“私設小金庫”賬外單獨存放招生培訓費378.78萬元)存在違規現象,這些高校違規資金主要發生在財政上繳、政府采購和招投標、票據報銷以及學生補助資金退還等領域。
3.部分財務人員素質低,法律意識淡薄。高校財務隊伍素質參差不齊,有專業領軍人才和高級人才,也有對財經法律規范認識不到位,意識薄弱,素質較低的人員,加之制度不完善導致高校財會部門統管力度不夠,出現了一些財會人員犯罪的現象。如2011年烏魯木齊某高校出納,因迷戀上打麻將賭博欠下高利貸,利用職務之便,采取月初提款、月末還賬的方式,一年里,挪用公款21次共計205萬元。
4.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導致經濟犯罪。由于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部分高校經濟事項的各類經辦人員職責劃分不清、權限不明,缺乏相互分離、相互監督、相互制約。如:某高校由于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在2005—2009年的數年間,同時發生了 5起貪污案件。在這起某省教育系統最大的團伙經濟案件中,涉案的廳級干部2人,處級干部11人,科級干部12人。他們通過貪污、受賄、挪用公款等方式讓涉案總金額高達千萬余元,影響極大。
5.外部壓力不足,缺少有效的外部監督。外部監督主要包括:政府監督和群眾監督。我國高校的外部審計監督多以政府監督為主,表現為財政、審計、稅務、物價等部門的專項檢查。缺少橫向信息溝通,沒有形成監督合力,因此,外部監督效果一般,更談不上強大的外部監督體系。另外,群眾監督也很薄弱,高校教職工普遍對內部會計控制不了解,加之對高校的內部管理不用心,因此不能及時發現內部會計控制存在的問題。
(二)高校內部會計控制存在的問題分析
受歷史原因和現實因素的影響,目前我國高校內部會計控制體系仍然比較薄弱,特別是執行和監督過程中。
1.高校內部會計控制的意識比較淡薄。一直以來,我國高校都是處在計劃經濟影響下,由國家計劃招生指標,計劃出資辦學,最后計劃進行資源配置,高校沒有足夠的自主辦學的權利,不能保證教育資源的有效利用和支配。另外,在高校內部會計控制的意識方面,政府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關心和重視,導致我國的高校內部會計控制體系十分薄弱。
2.高校內部會計控制的體系不完善。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我國部分高校建立相關的內部會計控制體系,但與西方的成熟體系相比,我國對高校內部會計控制體系的構建還處在初級階段。主要注重經常性經濟活動的重要環節進行控制,而對一些非經常性的經營項目缺乏控制,由此,內部會計控制涉及的項目不夠全面,仍存在空白點。
3.高校內部會計控制的法律法規不健全。我國內部會計控制的研究較晚,而對高校內部會計控制研究更晚,直至20世紀90年代起,因為高校經濟犯罪案件頻發才開始加大對高校內部會計控制理論研究的力度。因此,到目前還沒有一個相對完整的內部會計控制理論體系形成。究其原因,是由于我國專門針對有關內部會計控制的法律法規不健全,也沒有專門的法律法規指導高校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建設。
4.高校內部會計控制的內部監督乏力。高校內部監督的重要手段有內部稽核和內部審計,但我國部分高校和政府對此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內部稽核形同虛設或不規范,導致內部會計控制不能發揮應有的職能,造成會計信息不完整和失效。內部審計是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檢驗內部會計控制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從微觀角度看,內部審計可以理解為內部會計的控制。但從現狀來看,政府和部分高校對內部審計工作重視不夠,高校的內部審計多為事后審計,缺少事前和事中審計,且在行使審計監督權方面缺乏相對獨立性,由此,弱化了內部監督職能。
5.高校內部會計控制的執行力差,存在懈怠現象。由于高校的財務人員地位不高,工資水平低,過分強調服務教學和科研,弱化了會計主要職能即監督和控制。另外,高校預算執行方式為經費包干制,容易給院系(部門)負責人產生一種誤導,只要是劃撥給的經費,就是院系(部門)自己處理,完全不顧財經法紀,將財務處當成了銀行的ATM機,對于財務人員的監督持抵觸態度。反之財務人員堅持原則,按規定處理業務就說成死板、不靈活等,因此,存在著財務人員對經濟業務事項內容監督和審核的職能懈怠現象。
三、結論
為使高校大量的資金籌集和使用活動安全有序進行,杜絕貪污腐敗等不良行為的發生,高校迫切需要加強內部會計控制,構建合理的內部會計控制體系,以防止出現各種差錯和經濟舞弊現象,保證高校財產的安全與完整,確保教育事業健康持續發展。
(一)樹立正確觀念,提高內部會計控制重要性的認識
《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規定“本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實施由本單位負責人負責”,因此,高校校長是內部會計控制的責任主體。高校管理者對內部會計控制作用的發揮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要通過廣泛宣傳、集中培訓、警示教育等辦法,提高高校教職工對加強內部會計控制重要性的認識,清楚違反控制制度所帶來的嚴重后果,自覺按照程序依法依規開展工作。
(二)結合高校自身特點,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控制體系
內部會計控制體系,指高校依據《會計法》和《內部會計控制規范》,以及國家財經相關制度,對各項經濟事項的確認、計量、反映等各環節所形成本行業內的系統性規定。它要求高校必須按照制度和規定執行,從而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護財產的安全、完整,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三)充分重視內部會計控制中“人”的影響因素
“人”是實施高校財務內部控制的關鍵因素,內部會計控制是由人去履行的,并受人的制約。高等學校內部會計控制的失效、財務風險的產生,其行為主體都是人(指高等學校從管理層到有關業務經辦人員), 因此要充分重視內部會計控制中“人”的因素,把內部控制工作落到實處。
(四)依據法律法規,建立完善的監督和評價機制
高校應健全內部審計機構,加強內審的獨立性,建立經濟事項業務的監督檢查制度,確保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立體監督,這不僅是國家兩個規范的要求,也是《會計法》和《審計法》中“建立由單位內部會計控制、政府監督和社會審計監督組成的‘三位一體的會計監督體系”的要求。除了進行監督外,還必須對內部會計控制作出有效的評價,并提出合理化的意見和建議,如:成效顯著的內部機構和人員提出表彰建議;對違反內部會計控制的內部機構和人員提出處理意見,并上報學校校長辦公會。內部會計控制評價為內部會計控制過程的最后階段,在內部會計控制全過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五)內部會計控制與其他內部管理控制有機結合
進入信息時代,高校當務之急需要運用現代化管理方式,加強內控信息化建設。除了與財務融合外,還應和內部會計控制與其他內部管理控制密切聯系,彼此相互滲透,相互依賴。內部其他管理控制與內部會計控制相輔相成,如果離開內部會計控制,管理是不完整的,容易造成管理漏洞。
參考文獻:
[1] 河南5所高校被審計出逾8億元違規資金[OB].新華網鄭州,2011-11-25.
[2] 烏魯木齊市一高校出納挪用205萬公款豪賭[OB].亞心網訊,2011-10-13.
[3] 凌寧波.朱鳳榮.我國高校內部會計控制探析[J].財會通訊,2006(2).
[4] 劉艷華.高等學校內部會計控制保障措施研[J].會計之友,2008(3).
[責任編輯:方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