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書順
作為一名老師,每個人都想將自己的每一節課都上成好課、高效課。那么,何為高效課堂?個人粗見,它無標準化的定義,也沒有具體的模式來表述。結合個人在教學一線十幾年的經驗,對如何達到高效課堂有以下幾點總結:
一、課堂教學的總體目標:讓人聽了覺得賞心悅目
課堂氛圍活躍,不僅教師上了要感覺舒服,還要讓學生聽了覺得舒服。這樣不僅體現了教師與學生間的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還是順利完成本節教學任務的保證。
二、課堂教學目標的確立與實施
教學目標是課程目標在教學中的具體體現,是化學學科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
1.目標的指定:制定正確、展示明確,要能全面體現三維目標。
科學素養的全面發展指的是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方面都得到和諧發展。由于科學素養的發展是一個持續進步的過程,因此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進行整體設計和規化,要根據具體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來確定,切忌生硬照搬,應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活動,使目標設計具有更強的指向性。
2.目標的實施:目標的制定是經過制定者精心設計的,要想在課堂上得以充分的體現,要做好以下準備。
(1)精心設計和組織書上的探究活動
在教材編寫的漸進中,我們不難發現增加了許多探究活動。在這塊內容上,老師應有目的的組織學生(最好以組為單位)進行交流與討論,這樣不僅能體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還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探究教學應講求實效,不要流于形式。
(2)加強實驗教學
教師在教學中應高度重視和加強實驗教學,充分發揮實驗教學的功能。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獲得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培養觀察和實驗能力,還有助于培養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的學習方法。我國著名化學家戴安邦先生曾經說過:“化學實驗教學是實施全面化學教育的一種最有效的形式。”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在化學教學中更應充分應用實驗這一教學方法。有條件話,盡可能給學生提供動手做實驗的機會,同時老師要鼓勵學生開展微型實驗、家庭小實驗等。在實驗中,應重視培養學生的安全和環境保護意識,形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三、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
新課程的教學要體現以“學生為主,老師為輔”的教學理念,應從以下方面來分析。
1.學生的參與情況
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是以一定的參與情況做保證的,沒有或參與不夠,就不能算主體。學生的參與要分為主動和被動,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如果學生的參與是被動的、應付的,那么這節課堂肯定算不上高效課堂。
2.確立師生間的民主、平等的關系
建立和諧的、平等的師生關系是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教師要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做平等的合作者、做謙虛的傾聽者、做真誠的賞識者、做有效的促進者,尊重且贊賞每一位學生。老師只有這樣做了,學生才能感到自己是在安全、融洽的環境中學習的,才能主動的和學生、老師就教材進行探討。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課堂是屬于他的,同時迫切的想和大家交流學習的體會。當然,這樣的課堂也就達到了教師的目的。
四、課堂結構的完整
一節高效的課堂,必須具備完整的課堂結構。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課題的引入
課題的引入非常重要,方式方法多樣,如:開門見山引入、趣味故事引入、前后知識串聯引入等。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創設真實、生動、直觀而又富有啟迪性的情境,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幫組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化學知識。
2.目標的展示
目標要具體、簡明,從而讓學生知道本節課要學什么,同時也能讓學生有目的的學習,做到有的放矢。
3.板書要工整、規范
教師在上課前要精心設計板書的內容,書寫時要字跡工整、規范,要讓傾聽者覺得賞心悅目。
4.課堂要有練習
教師要有針對性的準備與本節內容相關的練習,形式要多樣化。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知道自己所學的知識是有用的,從而達到學有所用的效果。
五、小結
小結要簡明扼要,一目了然。最好分小組總結匯報,不到位的其他小組進行補充。
鑒于教材編寫的漸進性,我們只能從認識新課程標準的角度,努力從思想上向教材內涵靠攏。以上是個人對高效課堂的理解(對于高效課堂的理解,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僅供各位專家、同仁參考,如有不妥請批評指正。
(作者單位:江蘇省漣水縣鄭梁梅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