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效勇 曲秀君
近年來, 醫用耗材在醫療機構中臨床使用的品種、數量越來越多, 范圍也越來越廣, 但是在使用中存在很多問題,對醫療耗材的使用監管、不良反應上報等工作并沒有引起相關部門重視, 耗材使用的規范性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本文根據作者在實際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及規范化管理提出一些改進建議。
1.1 供貨商及產品的資質證件審核管理
1.1.1 供貨商及產品的資質證件審核管理繁瑣 供貨商及產品的資質審核是采購醫用耗材最關鍵的過程。作者在實際供貨中發現, 除了審核供應商的資質還需要索取該供貨商所供產品的全套資質, 每個公司的證件有厚厚的幾本, 醫院需要抽出專門人員和大量的時間用于證件的管理上。既要核對真假還要對證件的效期進行定期檢查。在核對真假證件時發現在權威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網站上數據查詢時,發現藥監局網站的數據庫里的數據不全, 尤其是一類證件,還有比較新的證件, 在數據庫里查不到, 還存在錯證問題,就無法確定供應商提供的證件的合法性。
1.1.2 供應商更換頻繁 從事供應耗材的公司沒有要求必須取得GSP認證, 一些規模小的公司經營到一定的營業額為了逃避稅收、不能開具增值稅發票等限制, 經常變更供貨公司。
1.2 耗材區分困難 耗材分類、規格、品種、名稱等較為混亂, 給規范化管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比如:口罩有醫用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一次性口罩、醫用護理口罩、醫用外科口罩等, 名稱非常相似, 作用也差不多, 使用中難以區分。產品的注冊名、通用名、商品名等都使用現象普遍。耗材分類應該根據醫療器械分類管理目錄進行, 各地及各廠家并沒有按照規定嚴格執行, 所生產的產品難以明確界定分類, 因為沒有統一的標準, 醫院只有根據需要自行進行分類[1], 不利于信息化管理及收費。
1.3 從業人員混亂 從事耗材經營、采購、管理的人員,醫院里有護理人員、設備科工程人員、后勤人員、藥劑人員等,經營公司耗材從業人員更是五花八門, 我國對經營耗材的人員目前也沒有相應的要求, 對從業人員也缺乏統一的監管。
1.4 醫用耗材庫房布局不合理、面積不達標 醫療機構應有與醫療服務范圍相適應的醫療器械倉庫, 倉庫面積與庫存量相適宜。并劃分待驗區、合格品區、不合格品區、退貨區等專用場所, 并有明顯標示。很多醫院根本不重視醫院耗材的管理, 倉庫不按要求設置, 使用面積也不能達到要求, 無法分區設置。
1.5 醫用耗材信息化管理平臺不完善
1.5.1 很多醫院的醫用耗材信息化管理系統不完善, 有的沒有微機系統全部靠手工記錄, 有的只有庫房入庫、出庫有信息化系統, 使用科室沒有。對科室使用的耗材品種數量難以監管。而對高植耗材、植入性耗材等特殊管理的醫用耗材不能做到追溯管理。很多醫院靠手工登記入庫、出庫記錄,科室也是靠手工登記患者信息, 程序復雜, 查找麻煩。
1.5.2 醫院的收費系統與耗材庫系統不聯網, 耗材的收費名稱、規格與實際使用耗材不統一。容易造成收費混亂, 錯收、亂收現象時有發生。
1.6 臨床科室使用醫用耗材不規范 科室在耗材申請、做計劃隨意性很大, 大部分科室都是護士長專人管理, 護士長工作忙對耗材疏于管理, 造成庫存積壓、有過期失效現象,給耗材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浪費。
2.1 加強對醫療機構醫用耗材的使用和管理監管 對醫療機構的醫用耗材監管涉及藥監、衛生、物價、醫保等部門,需要這些部門聯合加強管理, 規范價格管理, 規范醫用耗材的分類管理及規格、品名等管理。規范醫療機構醫用耗材從業人員的資質要求。
2.2 加強對醫用耗材供應商的監管 建議藥監和衛生部門加強對醫用耗材供應商的審批, 對注冊資金和倉庫面積及從業人員都要達到一定的要求。并定期對其進行考核和監督管理并注冊備案。
2.3 對產品資質證件的規范管理 面對大量的醫用耗材產品證件, 我們利用微機系統軟件管理, 將證件的編號、有效期輸入EXCEL表格中存檔, 每月審查一次有無過期, 需要更新的及時索取新證將數據庫里的數據更新。這些雖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實際工作中還是需要浪費大量的時間。建議對醫用耗材的證件管理能參考藥品的證件管理, 或者有一個專門的共享平臺,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網站也建議及時更新維護。
2.4 建議加強醫用耗材分類、名稱、規格的規范化 醫用耗材分類及編碼的規范化統一管理既便于醫療機構對自身醫用耗材購進、使用等過程進行全程監督, 也便于監管部門對醫療機構醫用耗材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建議有關部門能對醫用耗材進行明確分類, 對名稱、規格等進行規范化管理, 制定統一的編碼, 為醫用耗材規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礎[2]。
2.5 完善醫院信息系統軟件, 建立三級庫管理系統、高值醫用耗材、植入性耗材等特殊管理的耗材能做到追溯管理。臨床收費系統與耗材管理系統對接, 改變了亂收、少收、多收現象, 既維護了患者利益也不使醫用利益受到損失。
2.6 重視對臨床使用科室的耗材監管 醫療機構應該不僅重視對醫用耗材采購、驗收、保管的管理, 更要加強對科室領用、使用的管理。定期對全院耗材使用科室進行相關的法律法規學習, 對高值耗材、植入性耗材等特殊使用耗材的科室加強監督管理, 定期對科室的領用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建議采用零庫存管理, 避免耗材的過期失效浪費現象。
2.7 重視醫用耗材使用中存在的潛在風險, 對臨床中出現的不良反應及不良事件定期收集及時上報藥監部門。醫用耗材與藥品一樣, 都具有一定的使用風險。特別是那些與人體長時間接觸、長期使用、置入人體內的高植醫用耗材, 在其診治疾病的同時, 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相應的風險[3]。通過對醫用耗材上市后不良事件的監測和評價管理, 最大限度地控制醫用耗材潛在的風險, 保證醫院醫用耗材安全使用。
[1]宋風兵.加強醫用耗材采購規范化管理.中國醫療設備, 2012,27(7):100-101.
[2]舒慧宇.淺談醫用耗材名稱標準化.醫療裝備, 2013.26(1):42-43.
[3]張耀, 王亞拉, 康小令, 等.淺談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及監測的重要性.臨床醫藥實踐, 2006, 15(11):879-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