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寅初 張志英
抗菌藥物主要作用是殺滅細菌,同時也能夠抑制或殺滅支原體和衣原體等很多致病的微生物[1]。但是在使用時重復使用同一種抗菌藥物會使得病菌出現抗藥性,容易失去其效用。抗菌藥物的殺菌作用有四種機制:(1)能夠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2)能夠與細胞膜產生作用;(3)能夠有效干擾蛋白質的合成;(4)能夠有效抑制細菌核酸的轉錄和復制[2]在本次研究中選擇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中醫院200例住院患者進行醫護合作的方式,對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進行干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400例住院患者,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200例,其中男 113例,女 87例,年齡 8~79歲,平均(52.1±5.6)歲;對照組200例,男115例,女85例,年齡6~81歲,平均(51.9±5.8)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資料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于對照組的患者采用日常工作形式對觀察組的患者進行醫護合作干預[3],具體方法如下。
1.2.1 組織干預 首先以課題組作為中心建立起有內科醫生和護士所組成的合作干預網絡,然后采用發放相關抗菌藥物的使用指導等方面的書籍,同時辦理起培訓班和知識考試,通過辦黑板報和宣傳欄來宣傳抗菌藥物的合理運用[4-5]。
1.2.2 表格式干預 根據研究目的按照臨床用藥思考的階段設計干預式表格,在設計表格時注意,在底端需要注明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主要原則。另外,每份內科住院病例都要填寫干預表,在填表時接受表格式干預。
1.2.3 技術反饋 課題組網絡系統對預防使用抗菌藥物需要進行四次質量檢查干預,并且將干預的表格收集、審核、評價和反饋給醫護人員,通過這種方法來促進抗菌藥物的合理運用[6]。
1.3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1.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技術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使用抗菌藥物情況 觀察組在抗菌藥物的預防使用率上明顯比對照組低,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在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比較[n(%)]
2.2 兩組在住院期間各項費用的情況 觀察組平均醫藥費用明顯比對照組低,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和對照組在住院各項費用之間的比較
采用醫護合作的干預方式能夠有效的降低抗菌藥物的使用[7-8]。在本次研究結果中發現觀察組中的患者明顯比對照組中的患者預防使用率低,兩者相比之下,前者比后者減少了5.5%,同時其在抗菌藥物的總要費上有也比對照組所花費的明顯少很多,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孫波,周云芳.談對住院患者預防使用抗菌藥的干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8,20(2):101-102.
[2]趙煒磊,孫波,周建新,等.對內科住院病人預防使用抗菌藥物的干預性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0,10(1):66-67.
[3]孫高峰,阿麗婭·買買提熱依木.我國高血壓社區綜合干預方法及效果評價研究進展[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7,15(5):509.
[4]李燕,黎順芝,譚穎媚.社區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的影響[J].實用醫技雜志,2008,8(15):2980-2982.
[5]王富海,探討臨床藥師對兒科抗生素合理應用的干預效果[J].當代醫學,2013,19(29):137-138.
[6]肖振晶,王紅君.我院圍手術期抗菌藥物合理應用情況調查分析[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13):35-36.
[7]付麗紅,吳建華,陳新梅.淺談臨床藥師在醫院合理使用抗菌藥物中的作用[J].中國藥事,2011,22(12):1136-1137.
[8]陳軍輝,金小越,李素萍.2005-2007年我院圍手術期抗菌藥物應用的調查分析[J].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10,26(13):1201-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