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福軍
摘 要:企業的債務問題在某種程度上反映著其經營狀況和信用程度,更反映著國家的經濟秩序。長久以來,我國國有印刷企業高負債的經營狀態已成為阻礙國有印刷企業改革發展的桎梏。過高的負債額已超出了其可承受的正常范圍。因此,當務之急便是選擇正確的債務重組方式解決國有印刷企業過度負債的問題。
關鍵詞:國有印刷企業;債務重組;債務重組方式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 (2014)20-0008-01
眾所周知,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高負債就已經被認定為是使國有經營企業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推動國有企業債務重組是使企業早日脫離困境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可為企業在市場經濟活動中減輕負擔,使企業輕松地去參與市場經濟的公平競爭。
一、國有企業債務重組的背景及研究意義
通過以往國有企業債務重組大量的經驗對比得出:企業的經營活動中所產生的一系列債務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該企業的信用程度、金融秩序以及經濟秩序的優劣,直接體現著企業經營狀況。不良債務問題已經成為影響國有企業全局發展的關鍵性因素。
國有企業產生不良債務的原因,筆者認為具體來講可分為兩方面。
1.歷史原因
多年來,我國國有企業和專業銀行之間所存在的債務關系有著深刻的歷史根源。對于我國國有企業而言,目前最大的債權人是銀行。在相對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政府直接參與控制指揮國有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這使得國有企業自我積累的過程大大減少,造成了企業的包袱過重。
2.客觀原因
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作為政府的附屬機構,專業銀行屬國有資產,故而,在產權不明晰的狀態下,專業銀行便會降低貸款的質量、降低貸款的效益及減小貸款風險的預見性,因此,為了保障債權人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以及避免債務人出現破產的現象就出現了這種解決債務糾紛的新方法——債務重組。
二、國有企業債務產生原因
我國印刷產業作為新聞出版業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兼具著文化產業及加工工業的屬性,這雙重屬性使印刷業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1]。可是,由于國有企業債務的壓力過重,部分國有印刷企業呈現出了巨額虧損的狀態,造成了企業資金的周轉出現了不可避免的困難。國有印刷企業債務產生的原因,本文中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1.資本注入不足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導致我國很多國有印刷企業面臨資金短缺的境地。國家有限的政策性投資,導致了多數中小國有印刷企業僅通過自籌或地下融資等相對單一的方式籌集資金。
2.融資體制畸形
就目前情況看,雖然企業可以通過股市直接融資,但是大部分國有印刷企業仍然僅通過銀行間接融資這種單一的方式方式進行融資,迫使得國有印刷企業直接融資方式吸收資金及使資金結構優化受到限制。
3.企業經營不善
在市場經營活動中,國有印刷企業缺乏市場競爭力,降低了國有印刷企業的盈利能力,企業的經營活動出現了虧損的現象,形成了債務難以償還的局面。
4.企業職工社會保險問題
長期以來,國有印刷企業人員基數大,作為基層行政組織,國有印刷企業職工的保險負擔過重,每年上繳的各種保險數額巨大,這在企業經營活動中無疑給企業造成一定的經濟負擔。
三、債務重組的目標
根據一系列相關文件準則,對債務重組進行定義:債權人按照其與債務人達成的協議或法院的仲裁,同意債務人修改債務條件的事項[2]。處置損失及盤活資產成為債務重組的具體目標。其中后者作為企業起死回生的關鍵。
國有印刷企業經營困難的根本原因除債務負擔沉重的原因,更多的是無效資產和不良資產影響了企業的盈利能力。一旦企業呈現出收入不足時,企業經營活動(下轉20頁)(上接8頁)便會立即出現一系列惡性循環的現象,從而使企業陷入困境,進退維谷[3]。另外,合理利用已造成的損失,將其作為資產盤活的基本,按照損失處置對象的不同可將債務重組分為外部重組和內部重組。
內部重組的方式是充分發揮企業內部自身的力量清償債務;而充分利用大股東的力量及政府強大的政治力量等對債務進行重組則是外部重組的方式 [4]。在進行債務重組的過程中,無論是內部重組還是外部重組,要使每一個參與者得到最大的利益,參與者間相應的讓步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債務重組活動順利的進行的重要保障,
四、債務重組方式的多樣選擇
國有印刷企業債務重組有其固有的歷史性和特殊性,根據相關文件精神,我國國有印刷企業債務重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債轉股相結合
在債務重組方式的選擇上,我們可利用債轉股相結合的方式,將商業性債轉股和政策性債轉股的方式相結合,充分發揮出國有印刷企業的融資功能,使兩種相互結合的融資功能更加明顯突出。
2.充分發揮投資銀行的作用
基于現階段我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有限的資金儲備,這就要求我們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對投資銀行進行有效的改造,充分發揮出投資銀行的功能[5]。相比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則對股權關系的調整功能及再配置功能更為重視,規定了盤活企業的存量資產,提高了企業的盈利,通過市場經營手段將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盤活,解決企業與商業銀行的債務鏈,使銀企雙方獲得雙贏。
3.金融產品多元化
要解決國企債務負擔過重,應增強金融系統的融資產品創新功能。政府應在企業融資政策和金融法制建設方面加大創新力度。
正確的認識債務重組的問題,有助于企業選擇正確的債務重組方式,盤活企業的資本,優化企業的資本結構,使企業步入健康的發展軌道。目前,我國國有印刷企業債務重組面臨著諸多的問題。但是,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逐步完善、法律制度的不斷健全、國家政策環境的改善,國有印刷企業債務重組將會迎來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 田宏超,董志華.債務重組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綠色財會,2009,(4):52.
[2] 羅鳳嬌.新會計準則債務重組的主要變化[J].廣西財經學院學報,2007,(4):40.
[3] 林瑛.對新舊債務重組準則相關問題的思考[J].廣西財經學院學報,2009,(1):82.
[4] 鐘遠華.國有企業債務重組若干問題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09,(21):76.
[5] 董貴昕.通過債務重組實現國有資本結構調整問題研究[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7.(5):39.
[責任編輯 王 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