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玲
【摘 要】廣播節目主持人語言的藝術性與主持人的思想水平、藝術把握能力有著密切的關系。廣播主持人語言的藝術性體現在主持人語言的基調、語音的造型以及主持人駕馭語言的能力三個方面。有了藝術性才能有欣賞性,欣賞性的本質是提高主持人語言的塑造和理解能力。具備藝術性與欣賞性的廣播節目能夠給受眾帶來審美的享受。
【關鍵詞】廣播 語言 主持人 藝術性 欣賞性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一、主持人語言的重要性
廣播節目是廣播電臺所有播出內容的表現形式,優秀的主持人能夠通過藝術的語言表達和音響元素的運用,綜合反映社會生活、人文情感,并給人以美的享受。因此,節目主持人的語言應當能夠鮮明、準確、生動地反映社會生活,表現思想情感,并體現出節目的藝術性。
但是,打開收音機不難發現一些地方電臺的播音員主持人發音不標準,有的男聲女性化嚴重,有的女主持人聲音冷漠或夸張;一些電臺主持人不僅經常念錯別字,還生硬地自我造字;甚至存在主持人不懂裝懂,誤導聽眾等現象。
節目主持人的語言特色是一個廣播節目的標志性元素,主持語言的表達不僅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藝術。節目主持人語言的藝術性是主持人在節目中運用語言能力與技巧的綜合表現。作為藝術,主持人無疑需要很高的語言造詣。不同的節目主持人對廣播藝術的理解有高低之分、程度之差、雅俗之別。主持人語言的藝術性愈高,其感染力就愈強,也就愈能發揮節目的社會作用。只有在節目中充分體現主持人語言的藝術性,才能使節目聽起來悅耳、賞心,給人以美的享受,也才能具備欣賞性。節目的可欣賞性是節目在客觀、準確傳情達意的基礎上給受眾帶來美感的特質。節目內容與主持語言形式的和諧與統一,是一檔節目藝術性與欣賞性融合的最高境界。
多年的播音主持工作使我深深的體會到,一篇稿件或一檔節目的文字稿,經由不同的主持人再創造,其傳播效果會因主持人語言藝術的優劣而有天壤之別。可見,主持人語言表達藝術在節目中扮演的角色多么重要。
二、主持人語言藝術性的體現
1.主持人語言的基調
主持人、播音員的語言基調由稿件的內容和類別決定。稿件分為新聞類、社教類、文體類等。不同類別的稿件有不同的播報方式,考量一個播音員或主持人的水平,包括文稿的藝術性、聲音的藝術性和播音方式的藝術性都體現在基調的掌握上。基調是用聲、吐字、氣息、節奏等與自然語言流露的完美結合,是聲音美的藝術體現。比如人們有時形容節目中的女聲聲音甜美、清脆猶如涓涓細流或潺潺流水,男聲則雄厚有力猶如滾滾江水,氣勢磅礴。
很多節目都需要輕松、幽默的情境,因此要求主持人的語言要風趣、詼諧,節目中應反映出主持人的機敏與才智。主持人通過巧妙、機智的語言,將繁復、艱澀的問題化為輕松有趣的對話,可以把受眾從一個沉重和壓抑的心境引導到充滿諧趣的氛圍。例如:鄭州電臺有一檔無主題節目,主持人在節目中可以隨性發揮,使聽眾在歡樂中增長知識、享受藝術。所以,播音員或主持人的語言藝術性來源于主持人本身的聲音特色、稿件的內容類別和主持人駕馭語言的能力。
2.主持人語音的造型
一個可供聽眾欣賞的藝術性的聲音,是主持人節目魅力的直接體現,聲音是節目形象的塑造者。在聽眾的期待中,個性化節目主持人的聲音魅力占節目的主導地位。甚至可以說,有一個優秀的節目主持人做支撐,再通過各方面的密切配合,這個節目就成功了一半。節目主持人的個性化語言傳播是指主持人的聲音個性和創作個性、語言表達個性的三位一體。個性化是相對一般化而言的,同時它又是創作風格的基礎。
廣播節目語言藝術的體現就是聲音造型。播音員和主持人的語言是生活語言和藝術語言的結合。聲音有不同的色彩和語調,合適的語氣、語調、語速能夠傳達不同的感情色彩。主持人運用不同的音色來表現不同的人物形象,增強語言的表現力,是聲音造型的最好體現。例如:鄭州電臺的文學節目《文學嵩山》中有一段話:“中岳嵩山。自古以來很多人在嵩山尋詩,嵩山無語,大道無語,每一塊石都是一首醉人的詩篇。嵩山可以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而面前的大地卻令嵩山矚目。沉默是嵩山的肌體,而千里中原之上卻佇立著嵩山的性格。”這就要求主持人的聲音以雄厚為基礎,聲音造型要樸實、語調略帶韻味。女聲要與男聲互補,以求達到體現嵩山的內斂、含蓄、俊美的風格。所以說,文章語言的藝術性與聲音可聽性的完美統一才能達到節目的欣賞性。在理解作品的基礎上,播音應做到情緒飽滿、表達恰當,不能過分渲染,也不能無精打采。而注重語言的規范和可感知性是語言藝術創新的基石。
3.主持人駕馭語言的能力
拋開一切節目主持的內容思想和表現形式,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容易聽懂,聽眾可以輕松、舒服地欣賞節目。同時,主持人的語言可以接近日常生活的語言方式,但是要經過藝術加工,來自生活而高于生活。這要求主持語言在準確達意的基礎上體現平實、簡約、鮮明的語言特色。
這種平實、簡約、鮮明的口語區別于日常口語,在口語的基礎上,要求主持人有更高的駕馭語言的能力。吐字歸韻和語言的親和力是對主持語言的進一步要求。吐字的力度、語音的韻調輕重、語流的音變節奏直接影響到受眾群體對節目的心理感受。主持人的語言是面向大眾傳媒的語言傳播,除了具有欣賞性之外,還要受到諸如政治、經濟、文化等的制約,因此,主持人的語言還要體現鮮明的社會責任。
三、主持人語言欣賞性的體現
主持人的聲音好聽才會吸引聽眾,駕馭聲音的能力就是欣賞性的體現。藝術的表達需要多年修養的積累。主持人只有投入更多的努力,才能更準確地用自己的靈魂和語言風格塑造出千千萬萬性格色彩鮮明、豐滿的人物形象,才能帶領聽眾進入聲音藝術的情境,從而實現主持人和受眾的心靈貫通。這就是廣播節目的藝術性和欣賞性的結合點。
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仔細觀察,你會發現:生活中,性格急躁的人多為快人快語;說話慢條斯理、細聲細氣的人大多數脾氣溫和、為人穩重;年輕人常聲音清脆、洪亮;年長者語言多低沉、舒緩,不同情緒的人的語言表達也差異迥然。因此,運用語言造型手段塑造人物語言形象,要以人物的年齡、個性、氣質為依據,借用其他藝術的表現手法,豐富塑造語言形象的手段,發揮想象、大膽創造。只有這樣,播音員主持人才會有自己獨特的個性色彩。
語言角色的定位也是主持人在不斷地積累、嘗試和改變后逐漸形成的語言表達方式。主持人會在節目的主持過程中以一定的語言角色來進行所在欄目的主持。主持人應該很清楚,自己并不是演員,而是起著優化信息傳播的作用,因此,語言角色的定位是主持語言中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比如在文學節目中,播音員要以“語言品位”為核心鑒賞小說人物。理解小說語言描寫人物的架構和小說結構的寫作特色。在錄制女性小說的時候要先掌握其中人物的語言習慣,讓聽眾一聽就知道這是女主人公在講話,體驗和感悟其獨特語言表現的風俗、風物美,健康人性美和人的本色美,以增加節目的欣賞性。
綜上所述,播音員主持人語言的藝術性與欣賞性形成和體現首先需要具有聽眾主體意識。然后,在稿件的基礎上進行二度的語言創作,走進聽眾心中喚起共鳴,讓聽眾愿意敞開自己的心扉,與節目進行互動。使節目的內容得以更深刻地挖掘,并與聽眾實現共鳴,以達到內容傳播的準確性、藝術性與欣賞性的高度融合。
(作者單位:鄭州人民廣播電臺)
(本文編輯:肖婧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