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殿凱
電影的聲音包括話語、音樂和音響。籠統地講,話語是相對于無聲片的,即電影中人物的對話。音樂是與電影相關的聲樂與器樂。而音響則是電影中出現的自然界的聲響和音效。當然,電影中還有其它的音樂,比如只出現在片首或片尾的片首曲、片尾曲。在電影結束,字幕滾動,片尾曲便如期響起。
在聲音的三個構成部分中,“話語”是影視借自戲劇或文學的元素,音樂本身就是另一種藝術,它們都不是影視自身所獨自擁有的“本體”性語言;而“音響”則不同,它是影視獨特的本體性語言。
自默片時代以來,聲音出現在電影中,為電影打開和開創了更大的藝術表現空間,使電影這種蒙太奇藝術更加豐滿、完善,也促使了電影的快速發展,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娛樂及藝術形式。使得電影加速朝著綜合性,觀賞性方面擴展,不斷強大為全方位的“造夢機器”。
首先聲音增強了電影的真實感。在電影中插入聲音,配上音樂與自然界的音響,通過觀眾的視覺聽覺甚至知覺,還原時空真實感。因為人對客觀現實的感知最基本的就是視覺與聽覺的并存。在沒有音樂元素時,電影只能將聽到的內容用畫面或字幕展示,而這違反人物和觀眾的真實感知,讓電影這種形式看上去十分扭曲之外,也使電影藝術顯得枯燥乏味,使觀眾無法長時間適應無聲枯寂的畫面世界。即使畫面再美,情節再吸引人,人的感覺是缺失的,人的觀賞感受是失真的。那么,當音樂出現,并且與畫面協調一致,這不僅還原了電影本身的真實感,也大大增加了電影的觀賞性和逼真感。
其次,增加電影畫面的連續性,使電影出現的空間能夠流暢和連續。電影用二維畫面表達三維空間,而空間是有隔斷的,鏡頭與鏡頭的組接間有空間間斷,甚至同一鏡頭的畫格與畫格之間也有細微的間斷。聲音則是連續不斷的,連貫的聲音作為橋梁銜接了畫面或空間。使影片的啟承轉合具有了平滑的流暢感。
其次,聲音釋放了畫面張力。在默片時代,畫面擔負了一項本不該由它擔負的任務,就是解釋和描述聲音。一些本該由話語承擔的敘事任務,因為沒有聲音,只好借助演員的表演或別的畫面及字幕方式。而字幕會影響觀眾對畫面的視覺享受,使劇情和敘事出現斷裂與停頓,破壞了故事的完整性,也使畫面看起來顯得零碎拼湊。
再次,使無聲轉化為一種表現手段。在無聲片里,一點點偶然的音響會有出乎意料的表現價值,影片增加不少生氣。相反的是,在有聲片里,習慣了聲音的常態下,影片中突然失去聲音,也會造成一種反差而帶來鮮明的效果,進而將影片中的有聲部分反襯得更加鮮明和突出,從而達到電影本身希望的表達效果。
最后,在聲音出現在電影中以后,可以用聲音形成的聽覺虛像來代替畫面的視覺實像,形成對畫面的某種省略。聲音本身也成為一種獨立的信息被輸入觀眾的腦海,由觀眾主觀轉換為頭腦中想象的影像。這樣一來,影片本身就節省了許多畫面。另外,用聲音來表達一些人物的背景,用聲音來代替一些畫面不適合表達的內容等等,都為聲音獨立行使自己特質提供機會。
聲音與畫面的關系還有諸多不同角度的劃分方法,比如從先后關系來分,有同時性的,也有一前一后的。從空間上分,有聲源性的音樂和非聲源性的音樂。即音樂來自畫面內,或來自畫面外。從劇情上分,可以分為劇中人物與物體發出的聲音,或非劇中人物與物體發出的聲音。從錄制上來分,有與拍攝時同期錄制,有拍攝先期或后期錄制。這些都是聲音在電影中與畫面不可分割的功能,也體現了音樂在電影畫面中的重要性。
畫面所再現的是視覺可及的客觀現實,音樂卻是“心靈的直接現實”。就兩者的形象本性來說,是直接對立的。然而,人們的視覺和心靈并不是毫不相干的對立物。當我們在欣賞銀幕上的畫面時,所得到的似乎只是視覺的享受,所獲取的似乎也只是對具體的視覺形象的直觀感受。可是,就在經歷這種視覺感受的時候,總會在心靈深處激起某種反應,在思想、感情和心理情緒上,與“畫面的靈魂”發生共鳴。而音樂的作用正在于此,它能夠通過由音調和旋律創造出“情感的形象”,直接打動人心,直接喚起欣賞者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情緒上的反應和共鳴,正因為如此,電影中的音樂伴奏如果運用得當,就可以對畫面的情感和情緒效果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如果運用不當,音樂的情緒內容與畫面的靈魂并不統一,那么會對畫面應有的效果起到破壞作用。
電影的節奏除了電影本身的敘事方式之外,畫面的短鏡頭與長鏡頭也會參與電影的節奏,比如短鏡頭與短鏡頭的連接,以及特寫與近景使得電影節奏顯快,相反,長鏡頭與遠景等方式,使電影節奏顯慢,在鏡頭與鏡頭的連接處,在快節奏與慢節奏的轉換處,難免會出現生硬,粗糙與不和諧。這時,音樂使充當了很好的彌合作用,它既像一劑催化劑,使一個節奏符合電影的需要,順滑自然地跳躍到下一個節奏,也使電影節奏之間的波動在音樂之下,或緩慢或劇烈。
電影中的音樂,包括有聲源的客觀音樂,與無聲源的主觀音樂,不論是哪種音樂,在一個畫面出現之前,音樂可以起預先提示,在一個畫面需要加強與反襯時,可以出現與電影情節截然迥異的音樂,用兩者的背離來完成電影敘事的需要。在電影畫面十分單調與局促的情況下,電影音樂可以與電影無關,與電影敘事各行其是,這樣,可以增加電影畫面的想象空間,擴展畫面的涵義。這些,都是電影中不可缺少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魯濤.影視語言[M].西安: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
[2]李飛雪.影視聲音藝術概論[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