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燕
摘要:本文從心理學角度談開發大腦左右兩半球的功能,把腦的全部能力都調動起來進行鋼琴演奏,產生一種新的適合鋼琴教學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腦功能 心理生理 鋼琴
針對現今鋼琴教育的問題弊端,筆者嘗試提出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它主要是用腦的全部能力來培養鋼琴演奏技能,通過對演奏者音樂意象以及記憶等方面的訓練,來發展演奏者的大腦音樂才能。它是一種全新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形式。
一、鋼琴教育之現狀
本人從事鋼琴教學已經十多年了,但是對鋼琴教學的研究還是很有限的,現如今的鋼琴課教學的主要內容是技巧、樂譜學習和演出或鋼琴考級,而鋼琴教師的教導方法主要是練習和考試準備。
典型的鋼琴課是教師教會學生樂譜,考核的內容是彈奏練習曲及樂曲。然而,這樣教學是不利于學生的創造力和音樂能力的全面發展。
二、認識腦的功能,利用和開發腦的功能
大家都知道人的大腦分左半球和右半球,他們各自有自己的功能,各自負責不同方面的思維內容。一般情況下,左半腦主要是負責一些理性思維和邏輯思維的內容,負責語言中樞。而右半腦的功能主要是負責那些非言辭活動,比如直覺了、節奏感、空間感等等。大腦機能與身體功能是相互交叉的,即左半腦負責身體的右半部而右腦負責身體左半部。 在中職音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左半腦主要負責讀譜,分析作品等,而右腦主要負責思維、想象音樂 ,以及對作品進行再加工、再創造、進行音樂想象的解釋等。
國外許多研究表明,音樂的功能存在于人的左右大腦中。音樂人的大腦通過練習,比起非音樂人的大腦,具有更大的交流性。
三、調動左右腦教學法比較適合職業學校的鋼琴教育
剛剛進入職業學校的學生對鋼琴的基本演奏知識、原則的把握理解都是初級的, 而對于已經有了鋼琴知識的學生來說,調動左右腦教學法更能開拓學生們的視野,使學生在學校學習期間就能接觸到不同歷史時期的音樂鋼琴方面的演奏以及不同風格的作品,拓寬了學生鋼琴方面的知識寬度,全面提高中職學生的藝術涵養,增強理解、感悟音樂作品的能力。
現在我們重點介紹鋼琴教學的三種方法:音樂意象、即興演奏、記憶,這三種方法都可以提高中職生對音樂的理解力和創造能力還有與聽眾進行交流的能力。
(一)首先談談音樂意象
說到意象,其實就是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時候在頭腦里聽,在頭腦里想,這種能力常常被當做是發展音樂技能的最根本要素。對學習鋼琴的中職生來說,意象的表現是要通過激發學習者內心的想象力和對音樂敏銳的感悟能力,在彈奏出實際樂曲音響之前,就先在大腦里“聽”到那種音樂的旋律,有很強的空間想象感覺。
有關對意象的研究表明,這種活動對音樂技能的發展有著巨大的作用。在頭腦里有一幅音樂的圖象,能有助于減少肉體上的緊張。有實驗表明,肌肉動作的意識與真實的動作一樣能產生相同的電流。如果一個人能清晰地認知一首曲子,然后在頭腦里、在鋼琴上演奏它,則身體將自由完美地表達這種聲音。意象的另一個重大好處是重視聽覺。我們的音樂教育者都十分重視聽覺,但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卻缺乏體現。在大腦中想象音樂,實際上是使人離開曲譜,讓聽覺占主導地位。在大腦中重現意象和聲音,可以使右腦得以使用,從而加強兩個半腦之間的連接。
總之,對音樂的“意象”的好處是可以減輕學習鋼琴的中職生在演奏時所產生出來的緊張情緒,提高他們的聽覺能力,從而更完美地去表達他們對音樂的意愿。
(二)其次談談即興演奏
這種演奏法是音樂表演藝術中的一項特殊技巧。它的好處己得到音樂界很多大教育家廣泛的認同,有關實驗表明,受到鼓勵即興演奏的學生,不僅對樂譜有更清晰的理解和感知,而且更有能力接受音樂的本質。原因是即興演奏主要是右腦的功能,右腦的直覺起著很大的作用。
(三)最后談談記憶的問題
鋼琴演奏通常都要背譜進行,牢固的記憶是背譜的基礎。對音樂學生而言,主要依靠三種記憶類型進行有效的音樂回憶。即:視覺記憶、動覺記憶和聽覺記憶。
綜上所述,上面三種方法都注重表演的經驗,鼓勵演奏者對音樂有一個更好的全面的理解,注重音樂的內容、想象,而不是獨立的個別的音符。三種方法都要求演奏者集中注意力,同時相信自己的直覺。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不提倡從左腦技能到右腦技能的劇變,而是要在二者間有一種平衡。就像上文曾論述的,如果小孩子從小受到訓練會發展其大腦的全部功能,有助于提高智力,相應地,如果本文提出的技能一開始就成為鋼琴教育的一部分內容,那么學習者可能充分發展其技能,充分發展其大腦的音樂才能。
四、談談調動全腦的教學法的應用
調動全腦的教學法對教師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內容有很大的使用價值。現在有些鋼琴老師沒有仔細備課,有的甚至不去備課。他們學習的多數課程是為了應付考試而不注重發展學生的音樂能力。我們上面己論述過,鋼琴教師的課程安排應有全面的基礎,能在技巧與音樂才能之間得以平衡。
五、調動左右腦功能教學法對學生的意義
調動左右腦功能學習音樂課程,這種教學法對于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動機、掌握音樂技能以及解除學習音樂時所產生的焦慮情緒都有很大的影響作用。因為此種教學法提倡的是一種健康、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能自主地表達音樂,所以就能獲得更多的愉悅惑。
首先,這不僅是一種感情性的、直覺性的知覺欣賞,那種快速的音樂表現出的歡騰、熱烈情緒和緩慢音樂表現處的深沉、莊重、壓抑情緒以及高音表現出的激動、昂揚;低音表現的哀傷、痛苦、笨拙等都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自己的審美素質。
其次,通過調動左右腦功能學習音樂課程,還能使學生從歌詞、節奏旋律中受到鮮明的形象感染和高尚的情感熏陶,提高了自身的道德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