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銀 唐明
開放性作業是一種對學生不確定的作業,這類作業內容和結果具有不唯一性,而且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和自主、主動完成的特點。高中生物引入開放性作業優化設計,這是對新課改的積極響應,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模式相吻合。學生根據自己的實踐操作,不僅能夠提升對生物學理論聯系實際的認識和實踐水平,還能夠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獲得主動性發展。
一、作業題型優化,提升學生思維熱度
高中生物開放性作業類型眾多,對這些題型進行優化,可以提高針對性。這對學生潛能挖掘個性培養都有重要作用。開放性作業不僅豐富了作業形式,為學生帶來全新的感覺,還能有效挖掘學生潛能激發學習熱情,并通過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更好地鞏固所學內容。高中生物開放性作業優化設計,還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則:作業內容的開發要體現創造性、作業層次的開放要體現自主性、作業形式的開放要體現多元性、作業空間的開發要體現實踐性。高中生物開放性作業常見形式有:口頭作業、模型制作、調查研究、資料收集、實踐性作業等等。在實際操作中,究竟如何選擇,還需要根據學習內容和學生完成開放性作業所具備的條件。
在學習《人體的內環境與穩態》一章時,我設計這樣一道開放性作業:我家里種植很多花卉,冬天太冷,我就將這些花卉都搬到臥室里,結果,我夜里感覺胸悶、憋氣、心悸,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請你用學習的生物學知識為我解決這個問題。這道作業題很快就引起學生的研究熱情,并展開熱烈的討論。有的說,這是人體呼吸缺氧造成的癥狀,看來都是這花卉惹的禍。有人卻提出反對意見,花卉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人怎么會缺氧呢?有的學生提醒,半夜了沒有陽光怎么進行光合作用啊,植物也需要呼吸消費氧氣放出二氧化碳的。問題越辯越明,學生思維被調動起來,這樣的作業就成為一種探究,而且是很自然的和諧的學習。
二、作業內容優化,拓展學生思維寬度
高中生物學習內容專業性比較強,很多作業都需要學生聯系相關材料進行研究解決。為了拓展學生思維寬度,在作業內容方面進行優化設計,能夠很好實現知識的橫向銜接,讓學生在具體操作中獲得更多知識積累。像一些實踐性作業,將文本內容延伸到生活之中,通過學生自我探索實踐,從真實經歷中獲得真知,學習效果當然是實實在在的。現在很多家庭都會自己釀制葡萄酒,可以讓學生協助家長來實際操作一下,這就是生物學知識的實際運用。
提到激素,很多人就會想起動物生長激素,會對人體造成極大危害,但激素真的就這樣一無是處嗎?在學習《植物激素的調節》這一課時,我為學生設計這樣一道作業題:“激素知多少”,通過查找相關資料,將生活中的激素運用進行歸類總結。這是一道資料收集題目,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材料獲得相關資料。展示搜集成果時,很多學生的作業都能夠進行從多個方向多個層面展開。有的學生能夠聯系植物激素,這就拓展了知識面,還有很多學生對激素使用角度進行材料匯總。特別能夠聯系社會案例說明激素對人體帶來的益處和害處。通過這個材料收集作業,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將知識面橫向拓展了,用更多知識覆蓋來印證課本內容,帶給學生的也不僅僅是一種知識的延伸,還從資料匯集中掌握一些鮮為人知的社會生活常識。學生做得很認真,訓練效果也特別顯著。
三、作業問題優化,挖掘學生思維深度
對學科知識進行整合優化,篩選一些焦點熱點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優化,創造更多開放性作業學習任務,這是生物教師追求的高界。由于學科特點,很多生物學常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只要細心觀察,我們就會發現生活中的生物學現象比比皆是,將生物學問題引進生活中來探討,或者從生活現象中總結生物學本質,都能夠將生活和生物學緊密聯系起來。所以,讓學生對生物學問題進行生活化研究,不僅能夠開闊學生眼界,還能夠挖掘學生思維深度,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獲得更多真實體驗,在鞏固生物學知識的同時,也能夠接受思想教育。
在學習《細胞的癌變》一節時,我布置這樣一道開放性作業:進行一次秘密調查研究,在我們的周圍有多少癌癥病人,他們都有一些什么樣的病變表現。這個問題是比較沉重的,因為要涉及到一些人的隱私,所以要秘密調查,可以不接觸病患,目的就是要讓學生獲得一些真切的感受。特別是對細胞癌變劇烈性這個問題,能夠有一些真實體驗。通過這個調查,還能夠激發學生的愛心,我們要關注癌癥病患,要給予他們足夠的理解。作業完成效果很好,很多學生通過走訪家長或社區進行調查,發現我們身邊原來有這么多癌癥病患,大多都感觸很深,這就達到了作業目的。
高中生物學雖然專業性很強,但只要在作業設計時能夠進行科學優化,特別是增加其開放性,就可以讓生物學不再枯燥。學生在實際操作實踐中,提升對生物學學習的熱情;在不斷的探索中,拓展思維的寬度;在對生物學問題的追蹤中,獲得思維深度的挖掘。因此,高中生物學開放性作業優化設計,不僅是一種作業形式的改變,也是學生思維寬度深度的有效開拓,為生物學教學提供最有效突破口,值得生物學教師好好珍視把握。
(責任編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