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偉
在數學中考復習期間,學生學習任務加重,自主學習時間少;各學科教師都在搶占學生的時間.大部分數學教師會精選典型例題進行“填鴨式”講解,大搞“題海戰術”,勞“師”傷“生”.筆者認為,對學生進行有效分組,有針對性地復習能輕松解決這一難題.
一、數學中考復習組形劃分及運轉模式
數學中考復習的主要任務是鞏固已學知識,深化學過的內容,培養解題能力和知識應用能力.由于學生個體存在差異,所以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組織學生復習,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復習要求,這樣有利于分層教學.復習小組具體運行主要有分散式與集中式兩種模式.
1.分散式模式.分散式主要運用于課堂45分鐘的教學,“分散”是相對地理位置而言,即A、B、C三組同學穿插地坐在一起,并不是同一組同學集中在同一組中.在復習的課堂上,在同一時空、同一時間,教師不再是“一對幾十”,而是“一對三”.教師從宏觀上來把握,針對三種類型學生選取典型例題,抓大放小,由易到難,大大減少了復習期間師生因知識點混亂而產生的煩躁現象.
建立分散式小組在知識點的落實方面有著顯著的效果.在一個學習小組中,能解決問題的學生就是這一組的“老師”,所以會出現A檢查輔助B,B檢查輔助C,甚至會出現兩位同學共同輔導一位同學.期間,教師再針對性地輔導1~2位同學,在寶貴的45分鐘的課堂里,補差工作十分到位,大大地提高了某個知識點的反饋落實的效率.同時有利于教師根據學生掌握的知識點的情況及時調整復習進度.
2.集中式模式.集中式主要體現在課外,A、B、C三組同學因對數學的理解程度不同,所以教師對三組同學要求也不同.故三組同學的既定目標、學習任務、活動形式都不同.
A組同學以分析為主,講清思路,然后同學間討論.題目來源有兩種,一種是學生自己尋找,一種是教師尋覓到的一些新題型、新思路、新方法,它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探索精神.B組同學是班級的中流砥柱,一對一輔導能很快地讓他們尋找到自身的不足,教師應加強對其基本知識和方法的傳授,使其“跳一跳,摘到桃”.C組同學每天只要完成教師當天在課堂上講解的基礎題即可,關鍵是培養他們的學習毅力,抓好基礎知識學習,使他們思維得到初步鍛煉,保持學習興致.總之,應讓班級的每一位同學,每一天都能有所進步,有所發展!
二、數學有效分組復習策略
1.分組會給部分學生造成心理影響,形成不恰當的學習氛圍.為此,經常性地表揚B、C組同學,讓B、C組同學去向A組同學請教;多讓B、C兩組同學展示,看到他們的進步,激勵他們,肯定他們端正的學習態度.
2.明確各個小組的任務,讓每組學生都能有的放矢.因為三個小組的任務不同,所以側重點不同.A組同學側重發現問題;B組同學側重學習進步;C組同學側重完成任務.每一組同學在各自的任務下找到不同的學習體驗,也找到各自的閃光點,將復習工作做得有條不紊.也努力達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的目標.
3.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對于C組同學,教師要引導他們把學習重心放在培養學習數學的毅力上;對于A組同學,應用3~5分鐘時間在課堂上展示他們所解決的新問題;對于B組同學,則應要求他們經常請教老師、同學,做到今日事今日畢.
4.組內備好錯題集.不論是哪一組同學,都要自備“錯題集”,讓學生發現自身不足之處,有針對性地自查復習,同時很好地發揮同組同學的互幫互助精神.組內討論、組內互助、組內講解,有時比教師講解更有效.
三、分組復習后要注重效果
分組復習的目的是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復習要求.在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復習時,一定要注重復習效果.不管是分散式還是集中式,分組都能帶來三個優勢,一是秉承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應有的發展;二是提高復習效率.“分層”的教學方法思路清晰,任務導向明確.讓處于同一水平的學生在一起,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合作交流,節省時間,避免重復工作,有目的性和針對性,提高復習效率;三是加強情感交流.無論是師生之間,還是學生之間,都比以往交流更多,而且交流得更順暢.學生投入學習的熱情很高漲,為更好地合作學習提供優質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梁正崗.談談中考數學考試策略[J].考試周刊,2008(3).
[2]趙玉霞.談中考數學復習方法[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09(4).
(責任編輯鐘偉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