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明香
“神九飛天,蛟龍入海”、“高壓鍋煮飯,洗衣機轉動”……哪點不用到物理知識?物理是一門很重要的自然科學,物理知識在生產和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物理課堂教學,是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培養學生科學態度的重要途徑。構建高效課堂,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課程改革的根本要求;是提高教師專業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長期以來農村初中物理教學形式、方法單一,教學效率不高,那么,如何在農村初中構建高效的物理課堂呢?本人結合本校物理教學的實際情況,從以下幾方面作些分析探討。
一、構建農村學校和諧新型的師生關系
構建和諧新型師生關系是時代發展、教育改革的必然,大部分教師都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每一堂課所講授的內容都濃縮了他們的“知識精華”、“豐富的經驗”。但是如果師生關系不好,學生對教師有敵對情緒,再精彩的課也等于零。新型師生關系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交互活動是民主的,學習氛圍是和諧的。學生與教師之間應互相理解、尊重、信任,理解是建立師生感情的基礎,尊重關愛學生是師德的核心。一位教育家說過“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教師不尊重學生,便得不到學生的尊重。作為教師,我們應尊重學生的興趣和意愿,善待學生的缺點,對學生我們應該有一顆熱情的愛心。愛心,是通往學生心靈的橋梁,是打開學生心扉的鑰匙,是照亮學生未來的燈燭。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不以成績論英雄。對待差生,我們應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或錯誤,不能有過激言語和行為。農村學生比較淳樸、靦腆,我們要主動跟他們交流,做學生可親、可愛、可敬的教師。
二、有效備課,提高課堂效率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課堂教學作為整個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連續性,事前必須充分準備。在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而且十分重要的環節。沒有精心的備課,就沒有高效的課堂。
教師備課時應結合學生的知識基礎、性格特點,分析研究教材的知識結構,設計出符合客觀規律的教學方案,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營造充滿激情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傳統的農村課堂是教師講得多,學生做得少。農村學生長期在教師的督促下學習,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學生長期在教師填鴨式教學中,機械地接受教師灌輸的知識,在堂課上失去了應有的活力。為了轉變這種教學現狀,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學習熱情。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主性,作為教師,就應該為他們營造相應的課堂氣氛。由此,課堂上教師要精神飽滿、充滿激情和活力。在教學中,教師的激情和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學生,這樣能使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輕松。
傳統的“黑板+粉筆”的教學模式很難對物理現象、物理過程進行有效呈現。如今在多媒體技術的支持下,利用錄像、動畫等手段模擬物理事實,使物理事實能直觀、全面地展示在課堂上,把一些可見度不理想的演示實驗直接通過視頻放大在屏幕上,使學生一目了然。
四、重視學生觀察與實驗能力的培養
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農村學校大都采取“以講代做”的實驗方式。如今,實驗操作列入了中考的考試范圍。物理教師一致認為:實驗教學應置于物理教學中的重要位置。
演示實驗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我們要充分利用演示實驗,把各種物理現象直觀地展示給學生,從而創設以學生為主體的物理環境,培養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學生分組實驗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都能獨立操作的實驗。教師指導學生課前預習實驗原理、實驗操作過程;另一方面,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制作實驗器材,驗證相應的物理現象或原理,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
(責任編輯易志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