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管理在企業的整個生命周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多企業由于未對管理創新有明確的認識,而導致企業的管理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阻礙了企業的發展。文章對管理創新的內涵論述,指出企業管理創新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關鍵詞:企業;管理;創新.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中國的經濟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企業所面臨的外部環境越來越復雜,企業要想在這種隨時變化的環境中生存并想獲取好的發展,就必須不斷的創新。由此可見,企業管理的好壞取決于創新的決定。
一、管理創新的內涵
管理創新極具豐富的內涵。管理創新來源于著名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得的創新觀。Benghozi等將管理創新與市場創新和技術創新區分開來,并指出面對多元化、不穩定的市場,企業之間的競爭加劇,不僅要解決技術和經濟問題,還要考慮管理問題。而Demanpour的雙核心模式觀點認為組織創新分為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
國內學者對于管理創新卻有著不同的見解。常修澤等認為管理創新是組織創新在企業經營層面的輻射,認為管理創新就是對新的管理方法和方式的引進。復旦大學芮明杰認為管理創新是創造一種更有效的新的資源整合方式。苗蔚認為企業無論大小,要想有績效有競爭力就必須關注管理創新。
綜上所述,本文觀點為企業管理創新不僅僅是管理方式方法的整合,而是企業創造更有效的機制、通過管理方法和企業文化來整合內外資源,以更好實現既定管理目標的活動。
二、企業管理創新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中國企業雖積累了一些經驗,但是和世界成功大企業、大集團相比,在管理創新中存在不足同時也面臨更多嚴峻的考驗。
1.經營管理體制不具備有效性
很多企業是從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國有企業演變而來,對人力資源管理還采用檔案制管理,不夠重視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和培訓,管理隊伍整體素質不高。具備開拓市場、成本與效益掛鉤的企業家少,也就無法同在成本、營銷方面有優勢額國際企業抗衡。
2.企業產品市場競爭力弱
企業只有將產品銷售了,才能在市場生產和發展,才有可能去占領市場份額。而很多中小企業對產品定價就是低,同時沒有嚴把質量關,產品不具備競爭力,企業只能勉強維持。缺乏競爭力,最終必將被市場所淘汰。
3.激勵機制缺乏
在選拔管理人才的時候尤其是高級管理人才時,看重備選者的工作年限和經驗,從而使得有想法有管理能力的年輕人得不到提升機會,從而浪費人才。對員工的激勵辦法過于單一,應該深入了解員工的不同需要,有針對性的激勵,從而達到企業和員工的雙贏。
三、企業管理創新的對策
1.企業管理理念要創新
企業轉變管理理念,首先要對戰略創新。觀念的新舊影響著方式方法的好壞,企業的戰略制定的好壞決定了企業的未來命運和是否具有競爭力。
2.企業管理機制要創新
企業應根據市場經濟的變化,合理設計組織機構;不斷完善企業的自我約束機制,監督和約束企業自己的行為,從而為企業帶來更大的收益。
3.企業員工激勵機制的創新
要針對企業具體情況制定一套完善的適合本企業的員工激勵機制,短期激勵和長期激勵相結合、精神和物質激勵相結合,讓員工對企業有認同感、歸屬感。同時,企業要為員工創造一個舒心的工作環境。
四、總結
企業生存發展永遠圍繞著管理。企業的管理者要順應市場變化,改變固有思維模式,根據人才需求變化、技術發展、國內外市場發展大趨勢的預測,培養并保持核心競爭力,在競爭中壯大和發展。
參考文獻:
[1]BENGHOZI P J.Managing innovation:from ad hoc to routine in French telecom [J].Organization Studies ,1990,11(4):531-554
[2] Damanpour F.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 meta-analysis of eff
ects of determinants and moderators [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1,34(3):555-590
[3]傅賢治,杜麗燕.企業管理創新能力評價的變革引擎模型研究[J].科學進步與對策.2012(6)
[4]常修澤,高明華.現代企業創新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5]芮明杰.管理創新[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
[6]苗蔚.企業管理創新對經濟效益的影響研究[J].會計師,2012(7)
作者簡介:匡南(1982- ),女,長春理工大學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科學與工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