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進一步帶動中部六省的經濟發展,國家提出了“中部崛起”的發展戰略,而信陽是中部地區一個重要的城市,對信陽產業結構的優化及調整問題顯得尤其重要。本文在查閱和整理相關文獻的前提下,對信陽市的產業結構進行高度化與合理化分析,同時為信陽市的產業結構優化提供了參考意見。本文主要包括以下部分:產業結構的合理化、信陽市產業結構的高度化、信陽市主導產業選擇。
關鍵詞:產業結構合理化;產業結構高度化;主導產業
一、引言
信陽市位于河南省南部,南依桐柏山-大別山脈,北有淮河,東連安徽,南臨湖北,西、北分別與本省的南陽、駐馬店接壤。人口780萬,2013年GDP僅1408.70億元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26.5:40.5:33.0,具體表現為農業自然資源豐富,工業自然資源嚴重匱乏,旅游資源具有一定的基礎和特色。
二、信陽市產業結構分析
1.信陽市產業結構現狀
經過前期的調整,現在的信陽市已經在產業結構方面實現了產業結構相對合理化的階段,需要朝著向高級化階段邁進,成功實現產業結構升級換代。具體突出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在農業方面的結構調整正在平穩前進。其中針對農作物的生產布局在跟進實際情況逐漸優化,過去單一的散落在田間的農作物現在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連片種植的格局,比較明顯的就是茶葉、優質稻、中藥材等等,這些非常合適信陽本地的優勢農林作物因地制宜,在有規劃有組織的發展中實現了產業布局;第二、工業經濟結構優化效果顯著。在中部六省中,信陽市擁有鋼鐵、煤炭等資源,在經濟轉型和調結構過程中,使得信陽市的工業結構隨著優化使得信陽的經濟增長步伐加快。
但是從整體來講,信陽市的產業結構層次還處于很低層次,產業分布不科學,在其各地區均有分布,其中大多還是以農業為主,工業經濟為輔;農業多在農村地區,工業多在城區,這樣城鄉經濟發展存在不協調,現在的格局是比較典型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這對信陽市的經濟發展造成了的阻礙,不利于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2.信陽市產業結構合理化分析
對于整個經濟發展來講,越是相互之間很協調的,結構很合理的產業結構會使經濟的增長加速;相反,則會跟經濟發展相矛盾,不利于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優化,也會阻礙經濟的發展。對于一個相對高級的產業系統來講,越是合理,越能促進經濟的發展,因此產業結構的合理化是產業結構向高級化發展的必須經過的流程。信陽市產業體系如下:
三、信陽市產業結構的調整政策
1.制定相應政策,大力發展主導產業
要大力發展主導產業,必須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當地政府應從政策與融資方面對主導產業的發展給予大力支持,促進由引進型創新到自主型創新的轉變。也要增加關鍵技術開發費用的比例,使主導產業的企業具有技術創新、技術儲備的能力,從而形成真正的市場優勢。對構成主導產業的重點企業,實行合理的稅收區間與價格區間政策,使主企業具有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具有廣大方便的融資渠道。
2.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投資環境
基礎設施與投資環境是吸引外資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吸引技術、人才、資金,必須改善經濟發展環境,建設好基礎設施。實現產業結構的合理化與高度化,必須首先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包含的內容有很多,主要表現在交通設施、通信設施、水利設施,電力設施、網絡設施等。市政府應該做出相應的建設計劃與方案,領導全市人民搞好這些基礎設施,達到如政府向外宣傳的“樞紐信陽”、“數字信陽”。
3.增加融資渠道,促進企業持續快速發展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如何籌集企業所需資金是企業現代財務管理的首要問題,而在當前經濟下融資壓力仍然較大,資金供需矛盾依然突出,拓展融資渠道。當地應該發揮政府職能,改善企業的融資環境。
三、結論
信陽市產業結構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在中部崛起的背景下,信陽市要加大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發展趨勢,促進經濟又快又好發展。現在的信陽市應該對產業結構進行以下調整:(1)調整產業布局,對于傳統產業進行改造,淘汰一批落后產能的企業,集中力量發揮好資源優勢,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2)對第三產業進行內部調整,發揮好市場的調節作用,促進第三產業向高層次發展,把信陽市的傳統商業向現代服務業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應文.優化中部地區產業結構布局的思考,2005.12.
[2]新學術論壇雜志社,中部地區產業結構變動比較分析與發展戰略,2007.11.
[3]中國經濟時報,中部崛起需克服六大產業缺陷調整優化產業結構,2005.07.
[4]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信陽市產業結構分析與調整策略研究,2007.03.
作者簡介:簡彥林(1991- ),男,漢族,河南信陽市人,學生,經濟學碩士,單位:西安財經學院經濟學院產業經濟學專業,研究方向:產業結構政策endprint
摘 要:為了進一步帶動中部六省的經濟發展,國家提出了“中部崛起”的發展戰略,而信陽是中部地區一個重要的城市,對信陽產業結構的優化及調整問題顯得尤其重要。本文在查閱和整理相關文獻的前提下,對信陽市的產業結構進行高度化與合理化分析,同時為信陽市的產業結構優化提供了參考意見。本文主要包括以下部分:產業結構的合理化、信陽市產業結構的高度化、信陽市主導產業選擇。
關鍵詞:產業結構合理化;產業結構高度化;主導產業
一、引言
信陽市位于河南省南部,南依桐柏山-大別山脈,北有淮河,東連安徽,南臨湖北,西、北分別與本省的南陽、駐馬店接壤。人口780萬,2013年GDP僅1408.70億元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26.5:40.5:33.0,具體表現為農業自然資源豐富,工業自然資源嚴重匱乏,旅游資源具有一定的基礎和特色。
二、信陽市產業結構分析
1.信陽市產業結構現狀
經過前期的調整,現在的信陽市已經在產業結構方面實現了產業結構相對合理化的階段,需要朝著向高級化階段邁進,成功實現產業結構升級換代。具體突出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在農業方面的結構調整正在平穩前進。其中針對農作物的生產布局在跟進實際情況逐漸優化,過去單一的散落在田間的農作物現在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連片種植的格局,比較明顯的就是茶葉、優質稻、中藥材等等,這些非常合適信陽本地的優勢農林作物因地制宜,在有規劃有組織的發展中實現了產業布局;第二、工業經濟結構優化效果顯著。在中部六省中,信陽市擁有鋼鐵、煤炭等資源,在經濟轉型和調結構過程中,使得信陽市的工業結構隨著優化使得信陽的經濟增長步伐加快。
但是從整體來講,信陽市的產業結構層次還處于很低層次,產業分布不科學,在其各地區均有分布,其中大多還是以農業為主,工業經濟為輔;農業多在農村地區,工業多在城區,這樣城鄉經濟發展存在不協調,現在的格局是比較典型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這對信陽市的經濟發展造成了的阻礙,不利于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2.信陽市產業結構合理化分析
對于整個經濟發展來講,越是相互之間很協調的,結構很合理的產業結構會使經濟的增長加速;相反,則會跟經濟發展相矛盾,不利于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優化,也會阻礙經濟的發展。對于一個相對高級的產業系統來講,越是合理,越能促進經濟的發展,因此產業結構的合理化是產業結構向高級化發展的必須經過的流程。信陽市產業體系如下:
三、信陽市產業結構的調整政策
1.制定相應政策,大力發展主導產業
要大力發展主導產業,必須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當地政府應從政策與融資方面對主導產業的發展給予大力支持,促進由引進型創新到自主型創新的轉變。也要增加關鍵技術開發費用的比例,使主導產業的企業具有技術創新、技術儲備的能力,從而形成真正的市場優勢。對構成主導產業的重點企業,實行合理的稅收區間與價格區間政策,使主企業具有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具有廣大方便的融資渠道。
2.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投資環境
基礎設施與投資環境是吸引外資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吸引技術、人才、資金,必須改善經濟發展環境,建設好基礎設施。實現產業結構的合理化與高度化,必須首先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包含的內容有很多,主要表現在交通設施、通信設施、水利設施,電力設施、網絡設施等。市政府應該做出相應的建設計劃與方案,領導全市人民搞好這些基礎設施,達到如政府向外宣傳的“樞紐信陽”、“數字信陽”。
3.增加融資渠道,促進企業持續快速發展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如何籌集企業所需資金是企業現代財務管理的首要問題,而在當前經濟下融資壓力仍然較大,資金供需矛盾依然突出,拓展融資渠道。當地應該發揮政府職能,改善企業的融資環境。
三、結論
信陽市產業結構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在中部崛起的背景下,信陽市要加大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發展趨勢,促進經濟又快又好發展。現在的信陽市應該對產業結構進行以下調整:(1)調整產業布局,對于傳統產業進行改造,淘汰一批落后產能的企業,集中力量發揮好資源優勢,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2)對第三產業進行內部調整,發揮好市場的調節作用,促進第三產業向高層次發展,把信陽市的傳統商業向現代服務業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應文.優化中部地區產業結構布局的思考,2005.12.
[2]新學術論壇雜志社,中部地區產業結構變動比較分析與發展戰略,2007.11.
[3]中國經濟時報,中部崛起需克服六大產業缺陷調整優化產業結構,2005.07.
[4]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信陽市產業結構分析與調整策略研究,2007.03.
作者簡介:簡彥林(1991- ),男,漢族,河南信陽市人,學生,經濟學碩士,單位:西安財經學院經濟學院產業經濟學專業,研究方向:產業結構政策endprint
摘 要:為了進一步帶動中部六省的經濟發展,國家提出了“中部崛起”的發展戰略,而信陽是中部地區一個重要的城市,對信陽產業結構的優化及調整問題顯得尤其重要。本文在查閱和整理相關文獻的前提下,對信陽市的產業結構進行高度化與合理化分析,同時為信陽市的產業結構優化提供了參考意見。本文主要包括以下部分:產業結構的合理化、信陽市產業結構的高度化、信陽市主導產業選擇。
關鍵詞:產業結構合理化;產業結構高度化;主導產業
一、引言
信陽市位于河南省南部,南依桐柏山-大別山脈,北有淮河,東連安徽,南臨湖北,西、北分別與本省的南陽、駐馬店接壤。人口780萬,2013年GDP僅1408.70億元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26.5:40.5:33.0,具體表現為農業自然資源豐富,工業自然資源嚴重匱乏,旅游資源具有一定的基礎和特色。
二、信陽市產業結構分析
1.信陽市產業結構現狀
經過前期的調整,現在的信陽市已經在產業結構方面實現了產業結構相對合理化的階段,需要朝著向高級化階段邁進,成功實現產業結構升級換代。具體突出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在農業方面的結構調整正在平穩前進。其中針對農作物的生產布局在跟進實際情況逐漸優化,過去單一的散落在田間的農作物現在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連片種植的格局,比較明顯的就是茶葉、優質稻、中藥材等等,這些非常合適信陽本地的優勢農林作物因地制宜,在有規劃有組織的發展中實現了產業布局;第二、工業經濟結構優化效果顯著。在中部六省中,信陽市擁有鋼鐵、煤炭等資源,在經濟轉型和調結構過程中,使得信陽市的工業結構隨著優化使得信陽的經濟增長步伐加快。
但是從整體來講,信陽市的產業結構層次還處于很低層次,產業分布不科學,在其各地區均有分布,其中大多還是以農業為主,工業經濟為輔;農業多在農村地區,工業多在城區,這樣城鄉經濟發展存在不協調,現在的格局是比較典型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這對信陽市的經濟發展造成了的阻礙,不利于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2.信陽市產業結構合理化分析
對于整個經濟發展來講,越是相互之間很協調的,結構很合理的產業結構會使經濟的增長加速;相反,則會跟經濟發展相矛盾,不利于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優化,也會阻礙經濟的發展。對于一個相對高級的產業系統來講,越是合理,越能促進經濟的發展,因此產業結構的合理化是產業結構向高級化發展的必須經過的流程。信陽市產業體系如下:
三、信陽市產業結構的調整政策
1.制定相應政策,大力發展主導產業
要大力發展主導產業,必須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當地政府應從政策與融資方面對主導產業的發展給予大力支持,促進由引進型創新到自主型創新的轉變。也要增加關鍵技術開發費用的比例,使主導產業的企業具有技術創新、技術儲備的能力,從而形成真正的市場優勢。對構成主導產業的重點企業,實行合理的稅收區間與價格區間政策,使主企業具有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具有廣大方便的融資渠道。
2.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投資環境
基礎設施與投資環境是吸引外資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吸引技術、人才、資金,必須改善經濟發展環境,建設好基礎設施。實現產業結構的合理化與高度化,必須首先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包含的內容有很多,主要表現在交通設施、通信設施、水利設施,電力設施、網絡設施等。市政府應該做出相應的建設計劃與方案,領導全市人民搞好這些基礎設施,達到如政府向外宣傳的“樞紐信陽”、“數字信陽”。
3.增加融資渠道,促進企業持續快速發展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如何籌集企業所需資金是企業現代財務管理的首要問題,而在當前經濟下融資壓力仍然較大,資金供需矛盾依然突出,拓展融資渠道。當地應該發揮政府職能,改善企業的融資環境。
三、結論
信陽市產業結構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在中部崛起的背景下,信陽市要加大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優化,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發展趨勢,促進經濟又快又好發展。現在的信陽市應該對產業結構進行以下調整:(1)調整產業布局,對于傳統產業進行改造,淘汰一批落后產能的企業,集中力量發揮好資源優勢,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2)對第三產業進行內部調整,發揮好市場的調節作用,促進第三產業向高層次發展,把信陽市的傳統商業向現代服務業發展。
參考文獻:
[1]趙應文.優化中部地區產業結構布局的思考,2005.12.
[2]新學術論壇雜志社,中部地區產業結構變動比較分析與發展戰略,2007.11.
[3]中國經濟時報,中部崛起需克服六大產業缺陷調整優化產業結構,2005.07.
[4]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信陽市產業結構分析與調整策略研究,2007.03.
作者簡介:簡彥林(1991- ),男,漢族,河南信陽市人,學生,經濟學碩士,單位:西安財經學院經濟學院產業經濟學專業,研究方向:產業結構政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