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盛楠 王闊
摘 要:區域旅游協同發展成為世界旅游業發展的一種趨勢,東北地區旅游產業協同發展對于振興東北地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本文首先論證了東北地區旅游產業協同發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礎上提出促進協同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東北地區;旅游產業;協同發展
當前,旅游業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中重要的朝陽產業之一,旅游業的競爭也從初級的產品競爭逐漸發展成為區域間的競爭,東北地區旅游資源豐富且具有特色,區域間的合作也存在著自身優勢,所以加強東北地區旅游產業協同發展對于振興東北地區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一、東北地區旅游產業協同發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東北地區旅游產業協同發展的必要性
(1)內在地緣關系的必然結果。在我國行政區域劃分中,東北地區作為一個地域性經濟單元,對外具有相對獨立性,對內具有關聯性,與旅游產業“內合外放”的要求吻合。更重要的是,三省的社會、文化、民俗、生活習慣相似,東北區域整體概念已深入人心。東三省交通干線發達,城市緊密相連。所以依靠地緣優勢以大合作贏得大發展,才是發展旅游產業的必由之路。
(2)增強區域產業競爭力的理性選擇。現代服務業對地區經濟的貢獻重大,旅游業作為其重要部分,并且具有不可小覷的經濟拉動作用和就業帶動作用,旅游產業的發展不僅是經濟在數量上的增長也是方式的改變。所以協同發展促進東北地區旅游產業的迅速增長,能夠極大的增強區域產業競爭力。
2.東北地區旅游產業協同發展的可行性
(1)恰逢良好的發展機遇。中央提出了“振興東北戰略”,向東北地區投入了上百個項目和幾百億的資金,這一戰略會為旅游產業的發展帶來極大的助力,政府部門在政策方面會對產業經濟發展提供幫助。這一策略帶動了東北地區國內外的關注度,提升了知名度,擴大了影響力,尤其吉林省首個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成功,加上遼寧省擁有的六個世界文化遺產,東北地區旅游資源的熱度逐年上升,成為了廣大旅游者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2)擁有獨特的資源條件。東北地區旅游資源數量豐富、特色鮮明,品味高(見表)。
表 東北著名旅游資源分布表
資料來源:根據各省旅游局公布數據整理得出
(3)擁有較大的客源市場。東北地區與日本、韓國、俄羅斯毗鄰,地理優勢必將促進境外市場的穩步增長。根據統計數據得出,2013年東北三省總共接待旅游者7.12億人次,旅游收入共計7475.63億元,而東北地區1.07億的人口形成了巨大的周邊游客源市場,并且因為氣候的差異性,東北地區對南方客源市場具有強大的吸引力,目前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己經成為客源市場的重要增長點。
二、東北地區旅游產業協同發展的對策
1.搭建東北地區旅游產業協作平臺。第一,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全面建設旅游信息共享網絡,實現東北地區旅游產業信息互通;大力完善旅游信息咨詢、旅游電子商務等系統。第二,建立投資融資平臺,搭建旅游產品開發的投融資平臺,鼓勵社會資金、金融業資金投資旅游業,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和融資渠道多樣性,打造適宜的投融資環境。第三,建立旅游宣傳促銷平臺,在此平臺上構建東北區域旅游品牌,設計較為完整的東北區域旅游形象,充分利用當代廣告媒介、展會活動等契機,宣傳推介東北區域旅游。
2.開發綜合旅游產品。構建東北地區旅游產業發展網絡,突出東北旅游的資源優勢,開發系列旅游產品。例如;以大連、營口、錦州等地的海洋旅游資源形成海濱度假游;以亞克力、北大湖滑雪場、冰雪大世界和松花江霧凇形成冰雪體驗游;以長白山景區、五大連池等形成以觀光、修學為特色的旅游產品;以大連造船廠、長春一汽、長春電影制片廠、大慶油田等工業基地,形成以參觀、考察、學習為特色的老工業基地游;以吉林省的朝鮮族、遼寧省的滿族、黑龍江省的鄂倫春族和赫哲族等少數民族聚集區形成民族風情游。
3.構建地區間無障礙旅游環境。要實現東北地區旅游產業的協同發展,必須要加快區域內的交通、景區、通信等方面的合作與溝通,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統一的服務標準、制定共同的政策,實現無障礙旅游。東北地區各級政府要打破地區壁壘,建立有效的協調機制,形成競爭合力,促進地方政策從差別和封閉走向統一和開放,為旅游產業協同發展鋪平道路。
東北地區旅游產業協同發展享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擁有工業文化、歷史文化、海洋文化、山岳文化、冰雪文化等旅游資源,共融共通,相得益彰,通過搭建協作平臺,共同開發旅游產品,構建無障礙旅游環境等措施促進東北地區旅游產業協同發展的不斷向前推進,進而促進東北地區整體經濟水平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霍麗.東三省區域旅游合作的利益分配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11(4).
[2]黃泓杰.環渤海區域旅游一體化研究[D].沈陽大學,2011(3).
[3]董阿丹.遼吉黑區域旅游聯動模式及開發構想[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15).
[4]馬艷.東北地區區域旅游合作研究.[J]時代經貿,2008(8).
作者簡介;劉盛楠(1989.9- ),女,長春理工大學,研究生在讀;王闊(1987.3- ),男,長春理工大學,研究生在讀endprint
摘 要:區域旅游協同發展成為世界旅游業發展的一種趨勢,東北地區旅游產業協同發展對于振興東北地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本文首先論證了東北地區旅游產業協同發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礎上提出促進協同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東北地區;旅游產業;協同發展
當前,旅游業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中重要的朝陽產業之一,旅游業的競爭也從初級的產品競爭逐漸發展成為區域間的競爭,東北地區旅游資源豐富且具有特色,區域間的合作也存在著自身優勢,所以加強東北地區旅游產業協同發展對于振興東北地區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一、東北地區旅游產業協同發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東北地區旅游產業協同發展的必要性
(1)內在地緣關系的必然結果。在我國行政區域劃分中,東北地區作為一個地域性經濟單元,對外具有相對獨立性,對內具有關聯性,與旅游產業“內合外放”的要求吻合。更重要的是,三省的社會、文化、民俗、生活習慣相似,東北區域整體概念已深入人心。東三省交通干線發達,城市緊密相連。所以依靠地緣優勢以大合作贏得大發展,才是發展旅游產業的必由之路。
(2)增強區域產業競爭力的理性選擇。現代服務業對地區經濟的貢獻重大,旅游業作為其重要部分,并且具有不可小覷的經濟拉動作用和就業帶動作用,旅游產業的發展不僅是經濟在數量上的增長也是方式的改變。所以協同發展促進東北地區旅游產業的迅速增長,能夠極大的增強區域產業競爭力。
2.東北地區旅游產業協同發展的可行性
(1)恰逢良好的發展機遇。中央提出了“振興東北戰略”,向東北地區投入了上百個項目和幾百億的資金,這一戰略會為旅游產業的發展帶來極大的助力,政府部門在政策方面會對產業經濟發展提供幫助。這一策略帶動了東北地區國內外的關注度,提升了知名度,擴大了影響力,尤其吉林省首個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成功,加上遼寧省擁有的六個世界文化遺產,東北地區旅游資源的熱度逐年上升,成為了廣大旅游者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2)擁有獨特的資源條件。東北地區旅游資源數量豐富、特色鮮明,品味高(見表)。
表 東北著名旅游資源分布表
資料來源:根據各省旅游局公布數據整理得出
(3)擁有較大的客源市場。東北地區與日本、韓國、俄羅斯毗鄰,地理優勢必將促進境外市場的穩步增長。根據統計數據得出,2013年東北三省總共接待旅游者7.12億人次,旅游收入共計7475.63億元,而東北地區1.07億的人口形成了巨大的周邊游客源市場,并且因為氣候的差異性,東北地區對南方客源市場具有強大的吸引力,目前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己經成為客源市場的重要增長點。
二、東北地區旅游產業協同發展的對策
1.搭建東北地區旅游產業協作平臺。第一,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全面建設旅游信息共享網絡,實現東北地區旅游產業信息互通;大力完善旅游信息咨詢、旅游電子商務等系統。第二,建立投資融資平臺,搭建旅游產品開發的投融資平臺,鼓勵社會資金、金融業資金投資旅游業,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和融資渠道多樣性,打造適宜的投融資環境。第三,建立旅游宣傳促銷平臺,在此平臺上構建東北區域旅游品牌,設計較為完整的東北區域旅游形象,充分利用當代廣告媒介、展會活動等契機,宣傳推介東北區域旅游。
2.開發綜合旅游產品。構建東北地區旅游產業發展網絡,突出東北旅游的資源優勢,開發系列旅游產品。例如;以大連、營口、錦州等地的海洋旅游資源形成海濱度假游;以亞克力、北大湖滑雪場、冰雪大世界和松花江霧凇形成冰雪體驗游;以長白山景區、五大連池等形成以觀光、修學為特色的旅游產品;以大連造船廠、長春一汽、長春電影制片廠、大慶油田等工業基地,形成以參觀、考察、學習為特色的老工業基地游;以吉林省的朝鮮族、遼寧省的滿族、黑龍江省的鄂倫春族和赫哲族等少數民族聚集區形成民族風情游。
3.構建地區間無障礙旅游環境。要實現東北地區旅游產業的協同發展,必須要加快區域內的交通、景區、通信等方面的合作與溝通,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統一的服務標準、制定共同的政策,實現無障礙旅游。東北地區各級政府要打破地區壁壘,建立有效的協調機制,形成競爭合力,促進地方政策從差別和封閉走向統一和開放,為旅游產業協同發展鋪平道路。
東北地區旅游產業協同發展享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擁有工業文化、歷史文化、海洋文化、山岳文化、冰雪文化等旅游資源,共融共通,相得益彰,通過搭建協作平臺,共同開發旅游產品,構建無障礙旅游環境等措施促進東北地區旅游產業協同發展的不斷向前推進,進而促進東北地區整體經濟水平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霍麗.東三省區域旅游合作的利益分配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11(4).
[2]黃泓杰.環渤海區域旅游一體化研究[D].沈陽大學,2011(3).
[3]董阿丹.遼吉黑區域旅游聯動模式及開發構想[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15).
[4]馬艷.東北地區區域旅游合作研究.[J]時代經貿,2008(8).
作者簡介;劉盛楠(1989.9- ),女,長春理工大學,研究生在讀;王闊(1987.3- ),男,長春理工大學,研究生在讀endprint
摘 要:區域旅游協同發展成為世界旅游業發展的一種趨勢,東北地區旅游產業協同發展對于振興東北地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本文首先論證了東北地區旅游產業協同發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礎上提出促進協同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東北地區;旅游產業;協同發展
當前,旅游業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中重要的朝陽產業之一,旅游業的競爭也從初級的產品競爭逐漸發展成為區域間的競爭,東北地區旅游資源豐富且具有特色,區域間的合作也存在著自身優勢,所以加強東北地區旅游產業協同發展對于振興東北地區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一、東北地區旅游產業協同發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東北地區旅游產業協同發展的必要性
(1)內在地緣關系的必然結果。在我國行政區域劃分中,東北地區作為一個地域性經濟單元,對外具有相對獨立性,對內具有關聯性,與旅游產業“內合外放”的要求吻合。更重要的是,三省的社會、文化、民俗、生活習慣相似,東北區域整體概念已深入人心。東三省交通干線發達,城市緊密相連。所以依靠地緣優勢以大合作贏得大發展,才是發展旅游產業的必由之路。
(2)增強區域產業競爭力的理性選擇。現代服務業對地區經濟的貢獻重大,旅游業作為其重要部分,并且具有不可小覷的經濟拉動作用和就業帶動作用,旅游產業的發展不僅是經濟在數量上的增長也是方式的改變。所以協同發展促進東北地區旅游產業的迅速增長,能夠極大的增強區域產業競爭力。
2.東北地區旅游產業協同發展的可行性
(1)恰逢良好的發展機遇。中央提出了“振興東北戰略”,向東北地區投入了上百個項目和幾百億的資金,這一戰略會為旅游產業的發展帶來極大的助力,政府部門在政策方面會對產業經濟發展提供幫助。這一策略帶動了東北地區國內外的關注度,提升了知名度,擴大了影響力,尤其吉林省首個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成功,加上遼寧省擁有的六個世界文化遺產,東北地區旅游資源的熱度逐年上升,成為了廣大旅游者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2)擁有獨特的資源條件。東北地區旅游資源數量豐富、特色鮮明,品味高(見表)。
表 東北著名旅游資源分布表
資料來源:根據各省旅游局公布數據整理得出
(3)擁有較大的客源市場。東北地區與日本、韓國、俄羅斯毗鄰,地理優勢必將促進境外市場的穩步增長。根據統計數據得出,2013年東北三省總共接待旅游者7.12億人次,旅游收入共計7475.63億元,而東北地區1.07億的人口形成了巨大的周邊游客源市場,并且因為氣候的差異性,東北地區對南方客源市場具有強大的吸引力,目前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己經成為客源市場的重要增長點。
二、東北地區旅游產業協同發展的對策
1.搭建東北地區旅游產業協作平臺。第一,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全面建設旅游信息共享網絡,實現東北地區旅游產業信息互通;大力完善旅游信息咨詢、旅游電子商務等系統。第二,建立投資融資平臺,搭建旅游產品開發的投融資平臺,鼓勵社會資金、金融業資金投資旅游業,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和融資渠道多樣性,打造適宜的投融資環境。第三,建立旅游宣傳促銷平臺,在此平臺上構建東北區域旅游品牌,設計較為完整的東北區域旅游形象,充分利用當代廣告媒介、展會活動等契機,宣傳推介東北區域旅游。
2.開發綜合旅游產品。構建東北地區旅游產業發展網絡,突出東北旅游的資源優勢,開發系列旅游產品。例如;以大連、營口、錦州等地的海洋旅游資源形成海濱度假游;以亞克力、北大湖滑雪場、冰雪大世界和松花江霧凇形成冰雪體驗游;以長白山景區、五大連池等形成以觀光、修學為特色的旅游產品;以大連造船廠、長春一汽、長春電影制片廠、大慶油田等工業基地,形成以參觀、考察、學習為特色的老工業基地游;以吉林省的朝鮮族、遼寧省的滿族、黑龍江省的鄂倫春族和赫哲族等少數民族聚集區形成民族風情游。
3.構建地區間無障礙旅游環境。要實現東北地區旅游產業的協同發展,必須要加快區域內的交通、景區、通信等方面的合作與溝通,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統一的服務標準、制定共同的政策,實現無障礙旅游。東北地區各級政府要打破地區壁壘,建立有效的協調機制,形成競爭合力,促進地方政策從差別和封閉走向統一和開放,為旅游產業協同發展鋪平道路。
東北地區旅游產業協同發展享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擁有工業文化、歷史文化、海洋文化、山岳文化、冰雪文化等旅游資源,共融共通,相得益彰,通過搭建協作平臺,共同開發旅游產品,構建無障礙旅游環境等措施促進東北地區旅游產業協同發展的不斷向前推進,進而促進東北地區整體經濟水平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霍麗.東三省區域旅游合作的利益分配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11(4).
[2]黃泓杰.環渤海區域旅游一體化研究[D].沈陽大學,2011(3).
[3]董阿丹.遼吉黑區域旅游聯動模式及開發構想[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15).
[4]馬艷.東北地區區域旅游合作研究.[J]時代經貿,2008(8).
作者簡介;劉盛楠(1989.9- ),女,長春理工大學,研究生在讀;王闊(1987.3- ),男,長春理工大學,研究生在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