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機農業在我國目前是一個新興產業,有機農產品雖然價格高,但是對人體很健康。在我國特別是工業高度發達地區的環境或多或少都被污染,近些年霧霾、酸雨、紅色的河水、藍藻等等現象都在給人們翹著警鐘。我們在大力發展工業,大把大把掙錢的同時也逐步意識到食品安全問題、空氣污染問題等關系到我們自身健康的問題,已經是我們目前將要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本文探討的是發展健康的有機農業。相信人們生活水平在逐漸提高的同時,對健康食品的渴求也是必然的。因此有機食品的市場在未來必將是一個超大的市場。
關鍵詞:有機農業;經濟效益;健康
長期以來由于農業產品帶來的經濟效益畢竟比不上工業。全國各地較為普遍存在工業一邊倒的情況。因為工業能最快的帶來產值,讓當地的GDP有很顯著的提高,而各地區的政府都希望能在最短的時間做出最大的成績,于是工業遍地開花的現象成為全國最普遍的現象。隨著工業的發展,工業副產品廢水、廢氣、廢料“三廢”的產生給當地居民的生活帶來了抹之不去的陰影和問題。工業的發達必將影響當地種植業、以及農產品的安全。
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從蘇丹紅到毒奶粉,再到后來的毒大米、問題豬肉、地溝油等等一系列的有毒食品,總是在不斷的刺激著人們的神經。生活條件好了,錢包鼓了,對食品的要求也更高了,高品質的有機農產品必將成為中國未來的新寵。
回顧歷史我們會發現,社會的發展是階段性的,參考其他發達國家的歷史就能看出,我們的發展過程跟他們不經有著很多相近的地方:一開始的農業是純有機的。有機肥料,有機治理病蟲害。食品很安全,但是產量很有限,不少人面臨著吃不飽的問題;第二階段,大力發展人工增產增收,機械化農藥化肥的使用,大大的提高了農產品的產量,但是隨之而來的是農產品的口味大不如前、土地硬化、水質變壞。工業的發展農村周邊地區工廠對環境的影響,粉塵、空氣污染、水污染、等等問題使得土地里出產的糧食作物食用安全性大打折扣,關于有毒有問題的糧食的報道出現在新聞里;第三階段,合理規劃,劃分好農業區域和工業區域,農業機械化繼續保留,最開始的農產品有機化又重新加入了進來。產量有了一定的保證,食品安全問題也得到了更好的解決。美國等發達國家已經進入了第三階段,在國外有機食品的銷量巨大,雖然有機食品的價格是普通食品價格的3-5倍,但是人們對健康的追求多數人還是選擇價格貴的有機食品。我們國家現在正處在第二階段到第三階段的轉折點,不少的人已經意識到食品安全非常的重要,有很多人也急切的希望能用合理的價格買到放心的有機食品,因此大力發展有機食品是有市場的。
一、九江有發展有機農業的前景
1.九江有區位優勢。九江交通十分便利,道路四通八達,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齊全。九江南有鄱陽湖,北有長江,是長江、京九鐵路兩大經濟開發帶的交匯,是東部沿海和中西部的過渡地帶,有“三江之口,七省通衢”的美稱,良好的地理位置有利于九江種植有機農產品的對外運輸。在九江發展有機食品的種植和加工地理位置非常好,新鮮的糧食蔬菜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運往全國各地,保證了產品的新鮮、減少了營養的流失。
2.九江有氣候優勢。九江自古以來就是江南著名的“魚米之鄉”,唐宋時期其稻谷、茶葉、蠶桑、魚苗以及竹木、等暢銷各地,成為全國著名的“三大茶市”、“四大米市”之一。歷朝歷代以來,九江都是重要的水稻、棉花、茶葉和淡水魚類生產基地。九江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較好的地理位置,四季分明的氣候,充沛的雨水都非常適合農作物的生長,在這里出產的農產品口感味道都很好。九江環境優美污染少,基本沒有霧霾天氣,良好的環境、優質的水土是種植生產有機食品的天堂,只有在好的環境里出產的食品才是對人身體健康最有利的。
3.九江有人才優勢。世界著名的袁隆平院士就是九江人,九江有相關的農業學院,為農業發展提供了很多優秀的人才。近期國家在大力發展職業技術學院,和農業相關的技術專業在未來很可能是一個很熱門的專業。
二、九江發展有機農業遇到的問題
1.資金問題。對于發展有機農業來說,資金是很多地方普遍的一個困擾,有機農業和普通農業相比投入的要比普通農業要多很多,從有機農產品的注冊到有機農產品的生產,每個過程都需要付出比普通產品高出幾倍的成本。雖然有機產品最終的售價要比普通農產品高出幾倍,但是前期的投入對于普通農民來說,是一筆很大的開銷。
2.技術問題。有機農業在技術投入上有很大的缺口,如何讓農產品真正做到有機,國內有機食品的行業標準有很多的空缺,不少標準需要完善。國外對有機食品有很多很嚴格的檢測要求,在種植過程中有機農產品和普通農產品有很多本質的區別,主要有3個方面:①有機農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禁止使用農藥、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質,而且不允許使用基因工程技術。②有機農產品在土地生產轉型方面有嚴格規定。例如以前用過農藥化肥的土地某些物質在環境中會殘留相當一段時間,如果該土地需要種植有機農產品從生產其他農產品到生產有機農產品需要2~3年的轉換期。③有機農產品在數量上控制非常嚴格,不要求高產高收、每一地塊會按照標準制定一定產量。以往農民在剛開始種植有機作物的時候能按照要求一步一步實施,但是說到定產的時候就都不理解,為什么不要多產,要定產,這是為了讓每一個果實都是健康的;還有些農民一開始能把握住,時間長了就會不自覺的使用起農藥、化肥從而簡化自己的工作量。提高農戶的意識也是有待解決的問題。
3.銷售問題。好的產品種植出來,一定要有銷路,銷路不暢就會導致種糧的農戶積極性下降,產品銷售不出去,貸款還不了,資金鏈斷裂等一系列的負面問題無疑是對有機農業最大的打擊。
4.政策問題。政策問題是最難也最容易的問題,首先要地方政府重視,合理的規劃好工業區和農業地帶,工業區如果太靠近農業地帶工業的廢氣,廢水,粉塵就會影響到有機農業產品的品質,合理的安排規劃,有些縣區著重搞好有機農業,有些縣區重點搞好工業。在年度考核的時候也要有區分,不能一個標準到底,工業和農業一樣打分。
三、解決問題的建議
1.資金問題的解決。資金問題的解決要從幾個方面著手:一是政府針對有機農產品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資金補助一定要落到實處,要區分普通農產品和有機農產品,錢一定要用到刀刃上,讓真正的有機農產品的種植戶享受的真正實惠;二是銀行針對有機農業給予一定的貸款優惠,貸款門檻不能設的太高,門檻太高農戶根本貸不到錢,更談不上優惠;三是農民合作社針對有機農業給予一定的互幫互助,不少的合作社有銷售渠道、資金來源和技術支持讓合作社也加入有機農產品的種植也是可嘗試的做法。
2.技術問題的解決。大力扶持大中專院校農業專業畢業生下到農村,給予一定的待遇和資金的支持,在電視、廣播、報紙等媒體上做好正面的宣傳,宣傳正能量,正確引導大學生就業。積極鼓勵家庭農場模式,定期安排專業技術人員下到田間地頭實地指導。
3.銷售問題的解決。一開始就要做好規劃,搞好產銷一條龍服務,提早規劃是解決銷售難的重要手段。如今科技發達,網絡便捷,智能城市智能生活都在建立,提高網絡的運用,線上線下一體化銷售將是今后最常用的銷售模式。利用電商平臺推廣健康的有機農業產品,將有機農產品和高科技、健康有機的結合,人們在付出高價格的同時,一定希望看到和自己付出價格相等的產品。農戶跟相關的學校和團隊合作做到共贏,在種植之初就將相關的信息拍成圖片或者視頻放在網絡上,對公眾展示,提前搞好宣傳和預售工作。農戶和大學合作,針對大學生預就業提供相應的輔助平臺,吸納愿意從事相關工作的大學生,解決部分學生就業問題。
4.關于政府考核問題的解決辦法:給不同地方不同的考核標準,一個地方一個標準,不把工業和農業的GDP放在一起作比較。政府針對有機農業出臺一些相關的優惠措施。
有機農業是一個有前途有希望的農業產業,雖然目前的市場還不是很大,但是隨著國內人們素質的提高,人們有機意識也會越來越強,相信不久的將來很多人都愿意為有機掏腰包,愿意為了健康、為了好的口感選擇有機食品。
作者簡介:肖彬(1982- ),女,漢族,江西九江人,講師,經濟學碩士,單位:九江市委黨校,研究方向:項目管理.區域經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