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資本充足率指銀行凈資產和加權計算后與風險資產額的比率,表示銀行抵御風險能力。我國銀行資本監管遵循《巴塞爾協議》資本充足率不低于8%的標準。比照外國銀行,資本不足仍是目前影響我國銀行業發展的重要原因。現有的研究基本停留在“分子策略”(補充資本)和“分母策略”(管控風險權重資產)這兩點,近年來商業銀行的發展表明僅僅依靠此類似的方法并不能根本解決資本不足的難題。本文通過分析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現狀及影響因素,表明實施資本管制,包括監督商業銀行進行業務創新以及優化資產結構,加上稅收優惠政策是良策。
關鍵詞:資本充足率;商業銀行;資本管制
1970年初期,世界各國開始對銀行放松管制,銀行的風險也逐漸提高。不少銀行增加負債額,提高風險資產比例,以期收獲高利潤。但不可避免的是風險也提高,甚至破產。這也是《巴塞爾協議》提出的背景。此協議規定銀行資本與加權風險資產的比率不得低于8%。目標顯然是通過加強銀行保持最低資本水平的壓力,維護良好競爭環境,減少破產壓力。
一、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現狀探究
按目前資料,外國排名前二十的銀行平均資本充足率是11.52%。但影響因子較多,雖然少數銀行達到8%的資本充足率,但整體情況而言,資本充足率依然需提高。
根據國家公布的數據,四大國有銀行的信貸資產每年增速在6000億—8000億元。鑒于我國商行補充資本金的途徑較少,且還沒形成及時補充資本金較好的機制,商行在資本金管理方面缺乏積極性和靈活度。而且,中國對上市銀行的具體要求中,僅需要董事會報告在的“前三年財務數據”中披露其“資本充足率”。①
二、影響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的因素
大陸有不少學者在分析了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水平的內生性的基礎上,用大陸49家商業銀行192份有效數據,采用二元選擇的Logit模型進行計量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從總體而言,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與該銀行選擇較高資本充足率水平的概率呈正相關關系。②
此外,一些學者用多元回歸分析方法研究了影響股份制銀行資本充足率的因素,也得出:不良貸款率應該與資本充足率呈負相關關系;從總資產增長率來看,它與資本充足率呈負相關關系。③
筆者認為上述研究都具合理性,但可補充兩點:
(1)間接融資比重過大,資本補充渠道少
我國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限制較多。2001年至2003年,國內非金融企業籌資總額的間接融資比重逐年增長,分別為76.9%,81.3%和88.6%。可見多數企業通過銀行貸款籌資。
當前我國商行可以補充附屬資本的主要途徑包括可轉換債券、次級債務。歐洲、美國、日本等國的商業銀行發行次級債務相當普遍?!顿Y本充足率管理辦法》實施后,不少商行把發行次級債務變成提高資本充足率的途徑,大量發行次級債。誠然,次級債發行有利于提高上市銀行資本金規模,優化資本結構。但當下發行的次級債期限短,在資本總額中所占比例仍然較低。
(2)收入結構畸形,中間業務發展空間大
我國商業銀行盈利能力不足與自身收入結構息息相關。當前我國商業銀行主收入來源利息,占總收入70%,而需風險資產最少的中間業務占比卻少之又少。上市銀行營業收入結構如下表:
來源:《中國金融年鑒》及各銀行年報
三、提高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的有效途徑
關于改善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狀況的研究基本停留在“分子方法”和“分母方法”的使用。④實踐表明,由于我國商行自控能力較差,不管是國有銀行擁有國家支持,還是上市銀行利用資本市場融資,皆無法根治充足率問題。
1.銀行監管機構對商業銀行施加壓力
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2004年3月1日起實施,按要求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不低于8%。對資本不足的商業銀行,銀監會要約束商業銀行肆意擴張業務范圍等;對于資本嚴重不足的,應依法進行接管或者重組機構。
2.銀行自身開展業務創新
西方銀行中間業務為的收入占銀行總收入的比例很高,基本達40%以上。而我國相比之下,這塊收入較低。可見我國商行這一中間業務發展很有潛力。我國應逐漸合理有序放開銀行業務限制,加快信貸結構優化,提高業務創新及服務質量,用留存收益補充資本,以提高銀行資本充足率。
注解:
①參見于立勇,&曹鳳岐.(2004).論新巴塞爾資本協議與我國銀行資本充足水平.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1),30-37.
②參見錢先航,吳鳳霞.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濟南金融,2007(9):47-50.
③參見郗瀾.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影響因素研究--來自股份制銀行的實證[J].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8(2):80-82.
④參見謝羅奇,龔霽虹.我國上市商業銀行經營收入結構分析[J].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23(3):47-50.
參考文獻:
[1]王曉楓.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的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03(10):29-34.
[2]張國海,高懌.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國際比較與發展戰略[J].金融研究,2003(8):129-134.
[3]張奇.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J].中國金融家,2005(001):60-61.
作者簡介:廖永儀(1993- ),女,漢族,廣東惠州,西南財經大學2012級本科,金融與法學實驗班,研究方向:金融、法學endprint
摘 要:資本充足率指銀行凈資產和加權計算后與風險資產額的比率,表示銀行抵御風險能力。我國銀行資本監管遵循《巴塞爾協議》資本充足率不低于8%的標準。比照外國銀行,資本不足仍是目前影響我國銀行業發展的重要原因?,F有的研究基本停留在“分子策略”(補充資本)和“分母策略”(管控風險權重資產)這兩點,近年來商業銀行的發展表明僅僅依靠此類似的方法并不能根本解決資本不足的難題。本文通過分析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現狀及影響因素,表明實施資本管制,包括監督商業銀行進行業務創新以及優化資產結構,加上稅收優惠政策是良策。
關鍵詞:資本充足率;商業銀行;資本管制
1970年初期,世界各國開始對銀行放松管制,銀行的風險也逐漸提高。不少銀行增加負債額,提高風險資產比例,以期收獲高利潤。但不可避免的是風險也提高,甚至破產。這也是《巴塞爾協議》提出的背景。此協議規定銀行資本與加權風險資產的比率不得低于8%。目標顯然是通過加強銀行保持最低資本水平的壓力,維護良好競爭環境,減少破產壓力。
一、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現狀探究
按目前資料,外國排名前二十的銀行平均資本充足率是11.52%。但影響因子較多,雖然少數銀行達到8%的資本充足率,但整體情況而言,資本充足率依然需提高。
根據國家公布的數據,四大國有銀行的信貸資產每年增速在6000億—8000億元。鑒于我國商行補充資本金的途徑較少,且還沒形成及時補充資本金較好的機制,商行在資本金管理方面缺乏積極性和靈活度。而且,中國對上市銀行的具體要求中,僅需要董事會報告在的“前三年財務數據”中披露其“資本充足率”。①
二、影響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的因素
大陸有不少學者在分析了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水平的內生性的基礎上,用大陸49家商業銀行192份有效數據,采用二元選擇的Logit模型進行計量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從總體而言,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與該銀行選擇較高資本充足率水平的概率呈正相關關系。②
此外,一些學者用多元回歸分析方法研究了影響股份制銀行資本充足率的因素,也得出:不良貸款率應該與資本充足率呈負相關關系;從總資產增長率來看,它與資本充足率呈負相關關系。③
筆者認為上述研究都具合理性,但可補充兩點:
(1)間接融資比重過大,資本補充渠道少
我國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限制較多。2001年至2003年,國內非金融企業籌資總額的間接融資比重逐年增長,分別為76.9%,81.3%和88.6%??梢姸鄶灯髽I通過銀行貸款籌資。
當前我國商行可以補充附屬資本的主要途徑包括可轉換債券、次級債務。歐洲、美國、日本等國的商業銀行發行次級債務相當普遍?!顿Y本充足率管理辦法》實施后,不少商行把發行次級債務變成提高資本充足率的途徑,大量發行次級債。誠然,次級債發行有利于提高上市銀行資本金規模,優化資本結構。但當下發行的次級債期限短,在資本總額中所占比例仍然較低。
(2)收入結構畸形,中間業務發展空間大
我國商業銀行盈利能力不足與自身收入結構息息相關。當前我國商業銀行主收入來源利息,占總收入70%,而需風險資產最少的中間業務占比卻少之又少。上市銀行營業收入結構如下表:
來源:《中國金融年鑒》及各銀行年報
三、提高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的有效途徑
關于改善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狀況的研究基本停留在“分子方法”和“分母方法”的使用。④實踐表明,由于我國商行自控能力較差,不管是國有銀行擁有國家支持,還是上市銀行利用資本市場融資,皆無法根治充足率問題。
1.銀行監管機構對商業銀行施加壓力
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2004年3月1日起實施,按要求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不低于8%。對資本不足的商業銀行,銀監會要約束商業銀行肆意擴張業務范圍等;對于資本嚴重不足的,應依法進行接管或者重組機構。
2.銀行自身開展業務創新
西方銀行中間業務為的收入占銀行總收入的比例很高,基本達40%以上。而我國相比之下,這塊收入較低??梢娢覈绦羞@一中間業務發展很有潛力。我國應逐漸合理有序放開銀行業務限制,加快信貸結構優化,提高業務創新及服務質量,用留存收益補充資本,以提高銀行資本充足率。
注解:
①參見于立勇,&曹鳳岐.(2004).論新巴塞爾資本協議與我國銀行資本充足水平.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1),30-37.
②參見錢先航,吳鳳霞.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濟南金融,2007(9):47-50.
③參見郗瀾.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影響因素研究--來自股份制銀行的實證[J].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8(2):80-82.
④參見謝羅奇,龔霽虹.我國上市商業銀行經營收入結構分析[J].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23(3):47-50.
參考文獻:
[1]王曉楓.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的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03(10):29-34.
[2]張國海,高懌.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國際比較與發展戰略[J].金融研究,2003(8):129-134.
[3]張奇.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J].中國金融家,2005(001):60-61.
作者簡介:廖永儀(1993- ),女,漢族,廣東惠州,西南財經大學2012級本科,金融與法學實驗班,研究方向:金融、法學endprint
摘 要:資本充足率指銀行凈資產和加權計算后與風險資產額的比率,表示銀行抵御風險能力。我國銀行資本監管遵循《巴塞爾協議》資本充足率不低于8%的標準。比照外國銀行,資本不足仍是目前影響我國銀行業發展的重要原因。現有的研究基本停留在“分子策略”(補充資本)和“分母策略”(管控風險權重資產)這兩點,近年來商業銀行的發展表明僅僅依靠此類似的方法并不能根本解決資本不足的難題。本文通過分析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現狀及影響因素,表明實施資本管制,包括監督商業銀行進行業務創新以及優化資產結構,加上稅收優惠政策是良策。
關鍵詞:資本充足率;商業銀行;資本管制
1970年初期,世界各國開始對銀行放松管制,銀行的風險也逐漸提高。不少銀行增加負債額,提高風險資產比例,以期收獲高利潤。但不可避免的是風險也提高,甚至破產。這也是《巴塞爾協議》提出的背景。此協議規定銀行資本與加權風險資產的比率不得低于8%。目標顯然是通過加強銀行保持最低資本水平的壓力,維護良好競爭環境,減少破產壓力。
一、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現狀探究
按目前資料,外國排名前二十的銀行平均資本充足率是11.52%。但影響因子較多,雖然少數銀行達到8%的資本充足率,但整體情況而言,資本充足率依然需提高。
根據國家公布的數據,四大國有銀行的信貸資產每年增速在6000億—8000億元。鑒于我國商行補充資本金的途徑較少,且還沒形成及時補充資本金較好的機制,商行在資本金管理方面缺乏積極性和靈活度。而且,中國對上市銀行的具體要求中,僅需要董事會報告在的“前三年財務數據”中披露其“資本充足率”。①
二、影響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的因素
大陸有不少學者在分析了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水平的內生性的基礎上,用大陸49家商業銀行192份有效數據,采用二元選擇的Logit模型進行計量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從總體而言,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與該銀行選擇較高資本充足率水平的概率呈正相關關系。②
此外,一些學者用多元回歸分析方法研究了影響股份制銀行資本充足率的因素,也得出:不良貸款率應該與資本充足率呈負相關關系;從總資產增長率來看,它與資本充足率呈負相關關系。③
筆者認為上述研究都具合理性,但可補充兩點:
(1)間接融資比重過大,資本補充渠道少
我國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限制較多。2001年至2003年,國內非金融企業籌資總額的間接融資比重逐年增長,分別為76.9%,81.3%和88.6%??梢姸鄶灯髽I通過銀行貸款籌資。
當前我國商行可以補充附屬資本的主要途徑包括可轉換債券、次級債務。歐洲、美國、日本等國的商業銀行發行次級債務相當普遍?!顿Y本充足率管理辦法》實施后,不少商行把發行次級債務變成提高資本充足率的途徑,大量發行次級債。誠然,次級債發行有利于提高上市銀行資本金規模,優化資本結構。但當下發行的次級債期限短,在資本總額中所占比例仍然較低。
(2)收入結構畸形,中間業務發展空間大
我國商業銀行盈利能力不足與自身收入結構息息相關。當前我國商業銀行主收入來源利息,占總收入70%,而需風險資產最少的中間業務占比卻少之又少。上市銀行營業收入結構如下表:
來源:《中國金融年鑒》及各銀行年報
三、提高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的有效途徑
關于改善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狀況的研究基本停留在“分子方法”和“分母方法”的使用。④實踐表明,由于我國商行自控能力較差,不管是國有銀行擁有國家支持,還是上市銀行利用資本市場融資,皆無法根治充足率問題。
1.銀行監管機構對商業銀行施加壓力
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2004年3月1日起實施,按要求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不低于8%。對資本不足的商業銀行,銀監會要約束商業銀行肆意擴張業務范圍等;對于資本嚴重不足的,應依法進行接管或者重組機構。
2.銀行自身開展業務創新
西方銀行中間業務為的收入占銀行總收入的比例很高,基本達40%以上。而我國相比之下,這塊收入較低??梢娢覈绦羞@一中間業務發展很有潛力。我國應逐漸合理有序放開銀行業務限制,加快信貸結構優化,提高業務創新及服務質量,用留存收益補充資本,以提高銀行資本充足率。
注解:
①參見于立勇,&曹鳳岐.(2004).論新巴塞爾資本協議與我國銀行資本充足水平.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1),30-37.
②參見錢先航,吳鳳霞.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濟南金融,2007(9):47-50.
③參見郗瀾.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影響因素研究--來自股份制銀行的實證[J].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8(2):80-82.
④參見謝羅奇,龔霽虹.我國上市商業銀行經營收入結構分析[J].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23(3):47-50.
參考文獻:
[1]王曉楓.我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的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03(10):29-34.
[2]張國海,高懌.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國際比較與發展戰略[J].金融研究,2003(8):129-134.
[3]張奇.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J].中國金融家,2005(001):60-61.
作者簡介:廖永儀(1993- ),女,漢族,廣東惠州,西南財經大學2012級本科,金融與法學實驗班,研究方向:金融、法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