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夢涵
摘 要:本文總結了我國現階段的影子銀行運行特征與發展現狀,并從投資公司與信托者的角度全面拓展分析銀信合作的環境下影子銀行模型,從而討論影子銀行為金融市場領域帶來的積極影響。通過模型分析結果可知,在均衡化的市場條件下,影子銀行在一定程度上有有利于利率市場化的實現,而且可以在合理分配風險的基礎上提高社會的福利,所以要鼓勵影子銀行的規范化發展。
關鍵詞:銀信合作;影子銀行;金融市場;影響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金融發展的多元化需求逐漸旺盛與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影子銀行的發展規模也越來越大。影子銀行的業務主要包括缺乏銀行業內監管的委托貸款、銀信合作以及非銀行機構融資等,還輔之一些自由的民間金融業務,如典當行、地下錢莊等。其中,由于銀信合作業務的增長十分迅速,并且逐漸發展成為變向放貸、避開監管的主要方式,從而對貨幣政策的執行造成嚴重的影響。雖然金融穩定受到影子銀行的潛在威脅,然而從金融業務創新的角度來說,影子銀行對豐富金融產品類別、提升資本流動性以及提高金融機構利益方面卻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影子銀行在我國的發展特征及現狀
我國影子銀行體系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目前存在的差異較大,這些差異的主要體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不同的運營模式。西方發達國家的影子銀行信用擴張的主要方式是通過金融衍生工具與資產證券化進行的,我國影子銀行信用擴張的方式則是通過金融機構融資與商行表外業務進行的。我國現階段影子銀行體系可以劃分為三個層面:銀行體系外部所有可以創造信用的機構、業務與工具,如小貸公司、VC與擔保公司等;以商行為依托的銀行業內部表外業務,如銀信合作及其他金融工具;民間金融體系,如典當行、民間借貸以及地下錢莊等等。
2.不同的監督強度。金融危機爆發后不久,西方發達國家嘗試對影子銀行采取階段性的監管措施,但在整體上,影子銀行在西方發達國家中受到的監管強度依然不高,其特征也表現為試探性;而我國影子銀行的發展卻一直處于金融監管的范疇中,并且在監管統計口徑中也納入了銀行理財產品。同時,信托公司的各項業務也遭受嚴格的監管,具備信用創造功能的其他金融機構也處于法律規范的監督之中。
3.不同的杠桿倍數。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傳統商業銀行資產與影子銀行發展規模大體相當,并有著高達40倍平均杠桿倍數;而我國的商業銀行規模要遠遠大于影子銀行的發展規模,幾乎沒有任何負債經營現象。
據有關影子銀行的統計表明,2002年到2012年期間,社會融資規模中傳統的銀行貸款業務所占的比重從93%下降到了58%,可見影子銀行發揮出了很大的作用。部分學者研究發現,我國2012年末期的商業銀行總資產達到93.7萬億元,而影子銀行的資產規模就高達25.1萬元,大約占商業銀行資產總額的26.79%。促使我國影子銀行發展的主要原因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第一,信貸需求不斷增長,但信用供應卻一直受到抑制;第二,雖然儲蓄水平較高,但在轉化為投資時的比率卻相對較低;第三,雖然社會閑散資金較為充足,但投資在產品方面的資金卻十分缺乏;第四,金融監管環境的不斷嚴格化,促使金融機構希望通過創新的方式達到規避監管的目的,從而最終實現監管套利。影子銀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就是監管套利與金融創新,這種情況和西方發達國家影子銀行發展相似。
雖然影子銀行發展的速度很快,但類別不同的影子銀行產品和機構的發展差異較大,主要表現為:信用衍生品、貨幣市場基金以及資產證券化等方面的業務發展緩慢;銀信合作產品的發展由最初的爆發式自由發展,逐漸轉變為監管制度下的穩定發展。銀信合作發展的契機主要得益于2005年個人理財業務在商業銀行的開辦,從最初的信托產品發展到后來的“打新股”產品,再后來又發展成為迅速膨脹的融資類產品,乃至近幾年來銀信合作業務不斷的升級與轉型,其產品也逐漸成為代表我國影子銀行發展的典型。
信息合作的發展永遠離不開金融監管和創新兩塊核心內容。在當今全新監管策略的驅動下,銀信合作可以對產品結構進行重新設計,以組合或投資類型的產品面目重新出現,從而規避國家對這方面的監管;或者將非銀行金融機構加入到銀信合作之中,從而避免融資業務的限制比例;同時,銀信合作還能夠在股票授權的情況下出現,利用風險資本系數的改變來節約占用資本,從而規避銀監會對風險資本的限制。
二、影子銀行理論模型設定與均衡分析
1.理論模型設定
假設模型存在的兩個不同階段,為t=0、1,t=0為信托期起始階段,t=1為結束時期。模型的主要對象有投資者與信托公司兩類交易主體,以及擔保機構、信用評級機構與銀行等服務機構。交易主體主要負責開發信托產品,并以此將理財產品銷售給相關投資者,從而充分吸收理財資金;擔保機構負責資金池擔保業務,增加信托公司的信用等級;信用評級機構則負責對信托公司的資產進行信用評級。
在t=0時期的初始稟賦為ωinv,效應函數可以表示為U=Eω[C0+C1,ω]〓〓
上面公式中,C0表示的是t=0階段的消費,C1,ω表示的是t=1時期的經濟在ω狀態下的消費。ω的狀態主要分為三種,即增長狀態(g)、衰退狀態(d)、低迷狀態(r),這三種狀態組成狀態空間Ω={g,d,r},不同狀態下的資產不違約概率是π。
信托公司方面,假設信托公司利潤最大化時的風險是中性的,當t=0時初始稟賦ωtru,此時信托公司在從轉讓公司得到收益權之后,構建資金池(資金池加權收益率為A,則預期收益率為Eω(πω,A));通過信用增加等手段,將受益權分為優先和次級兩種,并向銀行出售優先級受益權。銀行再據此進行理財產品設計,并向投資者出售理財產品,從而募集到理財資金。當t=1時,信托產品就被信托公司收回,以保證銀行投資收益。此時,將優先級受益權記為S1,次級受益權記為S2,并將二者在t=0階段的價格設為p1,p2,將t=1階段的收益率分別設為R1,R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