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出了將提高非特異性免疫作為健康養殖首要目標的一種健康養殖理念。
關鍵詞: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健康養殖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73X(2014)07-0045-01
收稿日期:2014-07-21
作者簡介:曹燦華(1972-),男,云南曲靖人,畜牧師,主要從事鄉鎮畜牧獸醫工作。
當前,養豬業最大挑戰是傳染性的疫病,而傳染性疫病的核心就是病毒病。以病毒感染為主,同時混合感染多種細菌是當前豬病的主要表現形式,比如非典型豬瘟、流感、圓環病毒病繼發大腸桿菌、傳染性胸膜肺炎以及副豬嗜血桿菌等都是養殖戶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
如何通過提高機體自身免疫力來增強其抗病力是健康養殖需解決的問題。
1 免疫調節的重要性
動物機體的第一道天然防護屏障是非特異性免疫。如果動物的非特異性免疫被各種不良因素破壞掉,就會出現亞健康體質,最后產生免疫抑制病。一旦免疫抑制,就會導致動物機體的第二道人工防護屏障——特異性免疫,無法起到良好的免疫應答保護。通過提高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力,才能有效的保護機體。
免疫抑制對健康養豬的危害主要體現為抵抗力降低,易感性增強。免疫抑制在臨床表現為混合感染多見;隱形感染常見,帶毒普遍;注射疫苗后易復發;發病后難于治療,不易康復;仔獵、母豬淘汰率高。豬病治療成本大,防控難度大,死淘率增加。免疫抑制豬只的生產和生長性能得不到充分挖掘和發揮,經濟效益受到影響。目前,有些產生免疫抑制的因素,如環境中的糞污,重金屬污染,霉菌毒素,飼養管理的應激等在生產管理中無法避免。因此,除了盡可能消除造成豬群免疫抑制產生的原因外,適當的應用免疫調節增強劑是有必要的。
豬進行免疫調節和干預可解除豬的免疫抑制,促進仔豬免疫器官的發育,提高豬群的抗體水平和整齊度,降低料肉比,縮短飼養周期,提高出欄率。
其中,在仔豬階段進行必要的干預和調節是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兩方面的:一方面,豬的發育呈現一定的年齡特點,仔豬先發育內臟,然后發育骨骼,再就是發育肌肉,接著就是發育脂肪和生殖系統。因此,哺乳仔豬和斷奶仔豬是免疫器宮發育的關鍵時期;另一方面,哺乳仔豬和斷奶仔豬是免疫和應激很頻繁的時期,極易發生免疫器官發育不全和缺失。
2 免疫調節劑的分類
目前,常用的免疫調節劑包括多肽、植物多糖和非多糖多肽類這三類。
多肽類作為一種小分子蛋白,在機體生長發育、細胞分化、免疫防御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機體中扮演著調節免疫、修復肝臟、殺滅病毒等極其重要的角色。臨床證明多肽具有良好的調節免疫、抗疲勞作用。
多糖類能明顯促進淋巴細胞的分化與增殖,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多糖具有雙向調節功能,能阻斷炎癥的發生過程,使因免疫功能異常亢進引起的一些疾病得到控制和恢復;多糖還能機械性或化學性地包裹病毒和細菌與機體的結合位點,使機體細胞免受病毒和細菌的攻擊,提高機體抵御感染性疾病的能力。因此,服用多糖類產品是提高免疫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同時,研究還證實氨基酸(蘇氨酸、色氨酸)、維生素和礦物質是提高機體免疫力不可缺少的物質。
鑒于免疫抑制病多發、頻發,建議對養殖過程中采取免疫調節(免疫保?。?,保持良好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保證其發揮正常的生產潛力。
3 免疫調節劑的用法
免疫調節劑在豬日常保健中的應用如下:
第一,周期性的利用免疫調節劑做免疫系統保健和免 疫力調節。
第二,在豬的不同生長階段,根據豬免疫器官的發育特征,有針對性的使用免疫調節劑。
第三,在轉群、換料、高溫等有應激的時候,增強豬體 的抵抗力。
第四,在周圍發生疾病的時候,使用免疫增強劑。
最后,健康高效養殖中要正確區分豬場保健、預防和治療手段的科學運用。
管理是根本,營養是基礎,免疫是 保障,保健是利潤,因此建議:做好豬場以免疫、保?。ㄕ{節)為核心的豬場保健,實現輕松健康高效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