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多媒體課程的開發需要結合本校的職業教育特點和人才培養目標,重新組織和搜集資源,體現內容的新穎性、社會性、發展性、生活性等特點,改變課本生硬式教學,開展以應用為主的情境式或主題式教學。基于此種理念,本文從多媒體課程的開發和應用角度出發,分析了幼兒師范類高校多媒體技術課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幼師類高校多媒體課程的開發和應用的對策。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課程開發和應用;學前教育
中圖分類號:G202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New curriculum reform of the curriculum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puts forward the new requirements,the 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course requires a combination of the school vocation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 and the talents training goal,reorganizing and collect resources,reflect the content of novelty social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sexual life,change the text hard teaching,carry out the mainly application situation or thematic teaching based on this concept,this article from the angle of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ultimedia course,infant normal universities is analyz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urse,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ultimedia course teachers universities.
Keywords:multimedia technology;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ourse; preschool education
1 引言(Introduction)
隨著多媒體技術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多媒體課程已經成為各類高等院校的一門必修課。目前各類院校所采用的教材理論性都很強,與各類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存在一定的偏差,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需要教師進行大量的完善和改進。我校作為一所幼兒師范高等院校,肩負著為社會培養學前教育類教師的光榮任務,有著其自身的一些職業特點,為了提高學前教育人才的培養質量,在課程具體實施過程中,需要結合本校人才培養的職業特點,對多媒體技術這門課程進行重新的開發和應用。
2 職業特點(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我校是一所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我們培養的是面向學前教育的學前教育類人才,即幼兒教師,他們有著自身顯著的職業特點。幼兒教師的服務對象是幼兒,這就決定了他們的工作要符合幼兒的成長規律來進行,他們的教學工作、教學內容、教學表達方式、環境布置等都有著鮮明的一些特點。如呈現方式的多樣性,多是色彩鮮艷、圖文豐富、聲情并茂的。比如要布置幼兒的活動室或幼兒園環境,教師可以用Photoshop制作大量的精美的圖片;比如播放音樂,教師提前進行搜集或錄制,再進行編輯、合成等處理;再比如,教師要記錄幼兒在活動中的發展變化,要進行拍攝,然后對視頻進行后期的剪輯、配音、合成等;類似的工作,還有很多。這些職業特點要求幼兒教師除了要具備一些學前教育專業技能之外,還需要掌握一些多媒體處理技術。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也首次提出一個重大命題——“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1]。從國家教育部頒布的文件中,我們可以看出,國家現在把信息技術對教育的影響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上了,良好的信息素養已經成為一個未來教師的必備素養。
3 存在問題(Existing problem)
目前,我們還沒有針對幼師類院校編寫的專門多媒體教材,教材內容有的脫離實際,有的理論性過強,在教學實施中,暴露出諸多弊端,這些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我們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亟須進行改進。
3.1 課程理論化程度高,可操作性不強,影響教學實施
目前全國編寫的各類多媒體技術教材很多,它的系統性、完整性都無可挑剔,但在教學實施中,尤其是我們這種偏向職業教育的院校,使用起來很難操作,如果照本宣科的話,將很難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我校作為學前教育類院校,由于職業需要,需要學生掌握多媒體技術,并能把它應用到教學中,如何能改變教材難用的現狀,是擺在我們一線教師的首要問題。我們要從教材內容的組織形式上進行改進,要把偏理論的教學內容,轉化成一個個可操作的實訓項目,提高它的可操作性,以便于更好的實施教學。
3.2 課程內容陳舊且脫離實際,引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要取得好的教學效果,與多方面因素有關。其中,教材是根本,教材的內容是否新穎,是否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開展教學的第一步。
我校現有教材中提供的實例大都有些陳舊或脫離學生實際,學生缺乏必要的學習興趣,學習的積極性不高,不能真正投入進來,這些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也影響了知識和技能的進一步遷移和應用。要改變現狀,只能是重新選擇教學實例,選擇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新鮮實例,或學生比較關注的一些生活實例,使教學內容更加新穎化、生活化,體現時代特點。endprint
3.3 課程資源不夠豐富,與學生的職業需求聯系不密切
職業教育要體現一定的職業特點,我校作為一個學前教育類院校,有其顯著的職業特點。目前還沒有專門的幼教類多媒體教材,采用的教材脫離職業教育,缺乏職業內容滲透和職業能力的培養,在學生與社會的接軌存在一定的距離。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需要自己完成的任務,那就是針對我校人才培養目標來完成課程的職業化滲透和開發。
4 課程開發和應用(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course)
基于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我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資源、教學設計、教學模式上,以及應用上都做了大量的改進,下面具體來談談對多媒體課程的重新開發和應用。
4.1 從學生需求出發,結合課程大綱重新確定教學內容
“生本教育”觀念是新課程改革從始至終所貫徹的理念,這一理念不僅應當灌輸到教學活動中,也應當貫徹到課程的開發中。
在開發課程時,如果能把學生的需求與課程的教學目標緊密結合起來,將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原有知識和技能。在開始這門課程之初,我首先做了調查問卷,征詢學生的看法和意見,讓學生敞開來談談自己的學習期望,在不受約束的情況下,學生能夠完全放開提出自己希望達到的學習期望,這對我們的教學工作非常重要,無論是教學目標的確定,還是教學內容的選擇和素材的組織、教學設計都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參考學生的學習期望,結合教學大綱,我們制定出了符合我校學生發展的教學目標,并把這些教學目標細化成一個個可操作的實踐項目,圍繞這些項目,我們有選擇的組織教學內容,將來在教學中會以完全嶄新的面貌呈現在學生面前。
4.2 把理論化的教學內容模塊化、可操作化
教學內容的組織方法多種多樣的,可以按課程本身的由淺入深的形式層層遞進,也可以圍繞一個學習情境來展開。對于多媒體課程來說,它本身包含多個軟件(比如圖片處理軟件Photoshop、聲音處理軟件Audition或Cool edit、視頻處理軟件Premiere Pro、動畫制作Flash等),每個軟件的功能不同,在學習這些軟件時,我們設置了一些學習情境和工作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融入知識點及基本操作,讓學生在真實有趣的情境中來接受和完成任務,同時掌握有關知識和技能。職業教育中的情境學習融理論、實踐于一體,教、學、做合一,學習環境與工作環境高度一致,實現“學習的內容是工作,通過工作學習”的職業教育要求[2]。
4.3 充分聯系實際,利用網絡資源組織教學內容
有了明確的教學目標和具體的實踐項目,要進一步的確定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學校給學生傳授的知識和技能、灌輸的思想和觀點、培養的習慣和行為等的總和,學校需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以及現代社會生活來選擇教學內容。在課程開發和選擇教學內容過程中,我們要堅持“教學內容現代化”原則,既要滿足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要符合現代社會文明、現代科技成果以及現代生活方式等相關內容,體現教學內容的現代性、生活性和實用性等特點,主張教學為學所用[3]。
在此,我充分利用了網絡這個大的信息源,精心選用了一些內容豐富而新穎的素材,也從現實生活中尋找了一些實例,完全是自己重新組織教學內容,建立自己的教學資源庫。在教學實施中,也貫徹這一理念,培養學生主動運用網絡資源和自己現成的生活資源,解決實際問題,給學生一個發揮的空間,使整個課堂活躍起來,充分激發起了學生學習的這種欲望、獵奇等心理,在保證課程內容新穎性的同時,主要是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以飽滿的精神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來,同時,培養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從中也能獲得一定的成就感。
4.4 結合職業特點組織教材
多媒體的應用在如今的生活中是隨處可見,比如手機的彩信功能,微信的語音和發圖功能,自玩錄音功能,自拍圖像及美化功能,以及動態相冊制作,自我影片制作等等,這些都需要用到多媒體的處理技術,如果課堂上能夠從這些生活需求入手,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這些可以作為學習多媒體技術的入口,進一步的提高學生掌握更多的處理技術,如進一步的與學生的職業能力培養結合起來,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學內容的選取和設計上,增加大量的幼兒教育為背景的內容。如在學習Photoshop創作時,學生本身具有繪畫基礎,于是在教學設計中,我們增加了一個環節,就是把繪畫技能和軟件的繪圖功能結合起來,讓學生繪制一些幼兒畫報,學生十分感興趣,創作出了大量的幼兒圖畫;再比如,在用Cool 3D制作動態文字這個軟件時,教材介紹的很籠統,我們做了兩個補充,一是補充了如何使用更多字體的方法,這在將來的幼兒園環境布置中能夠發揮很大的作用;第二,在制作三維文字時,我要求學生不但要掌握軟件提供的三維效果,重點要求他們掌握自我創作三維效果的方法,大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培養和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總之,在學習每個軟件的過程中,我們都有相應的職業滲透,同時又聯系實際,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了多媒體技術,提高了運用多媒體技術處理各種需要,學生樂于學,樂于用,收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
5 結論(Conclusion)
隨著網絡的應用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多媒體的應用已經深入到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我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娛樂方式都已經發生了深刻的改變。對多媒體技術的掌握和應用,不但是生活的助手,而且是一個幼教人才的必備技能。本課程的開發和應用,完全契合社會需求和職業需要,在對課程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進之后,它的教學效果明顯得到提高。無論是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是學生學習面貌都有很大的改觀,而且從學生完成的作品中,我們也能看到,的確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學生能夠自錄歌曲、自制影片、自我創作幼兒畫報,能夠制作出各種動畫。而這些能力的提高,不只是滿足將來在職業中的應用,同時也豐富和提高了他們的文化娛樂生活,可以說是工作娛樂兩不誤。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何克抗.如何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J].課程·教材·教法,2014,34(2):58-62.
[2] 姚奇富.網絡環境下基于情境學習理論的教學實踐與創新[J].中國高教研究,2014(2):107-110.
[3] 馬憲平.教育轉型期的陣痛:矛盾與變革[J].中國教育學刊,2014(1):23-27.
作者簡介:
潘紅宇(1970-),女,本科,講師.研究領域:計算機科學與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