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香
【關鍵詞】有效提問 《小老鼠運大蛋》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9A-
0124-01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誠然,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提問是一種教育智慧、一種教學藝術,也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更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有效手段。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做到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層層推進,從幼兒的認知水平出發(fā),將提問的“坡度”轉向提問的“難度”,這樣的課堂提問才能夠促進幼兒的發(fā)展,使課堂教學精彩紛呈。
一、精心設問
問題是一把“雙刃劍”,問得好,能夠“問”出幼兒的激情,“問”出思維的靈動,“問”出課堂的精彩。在幼兒園集體教學中,好的問題需要教師在吃透教材、了解幼兒的基礎上精心設計。教師設計的問題不僅要圍繞教學目標,體現(xiàn)教學重點、難點,還要考慮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和已有經(jīng)驗,把自己放在幼兒的立場上來設計問題,這樣設計出來的問題難度適宜,幼兒能夠體驗到“跳一跳,夠得著”的成就感。此外,教師在設計問題時,還要注重問題的開放性,達到啟迪幼兒思維的目的。在教學《小老鼠運大蛋》時,在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出示鼠洞卡片,并提問學生:“看,這是什么?這會是誰的家呢?”當一個黑黑的大洞呈現(xiàn)在幼兒眼前時,幼兒立刻被吸引住了,他們會想:這是誰的家呢?幼兒通過觀察、猜測、聯(lián)想,表達自己的想法,參與活動的興趣就會變得濃厚。教師還可以接著提問學生:“小老鼠喜歡吃什么東西?用小老鼠的話說一說你喜歡吃的東西是什么,好嗎?請你幫小老鼠想辦法搬運大蛋。它們會說什么呢?”在這里,教師圍繞教學目標,根據(jù)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精心設計每一個問題,既注重提問的開放性,給幼兒留下較大的思考空間,幫助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又具有針對性,做到“因人施問”,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幼兒在問題的引領下愿意說、愿意演,從中體驗收獲成功的快樂。
二、巧妙“拋球”
幼兒教學猶如球場,教師的提問猶如球場上的拋球,如果說精心設問是有效提問的前提,那么巧妙的“拋球”則是有效提問的關鍵。球拋得好,能夠活躍幼兒的思維,提高幼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學活動精彩紛呈。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把握好最佳的“拋球”時機,問在幼兒有疑之時。只有當幼兒產(chǎn)生疑惑時,才會對教師的發(fā)問進行深入思考和積極探究。在《小老鼠運大蛋》教學活動中,當圖片中出現(xiàn)了“蛋”時,教師可以適時拋出問題:“瞧!小老鼠最終發(fā)現(xiàn)了什么好吃的東西?這是一個什么樣的蛋呢?小老鼠看到這么大的蛋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這么大的蛋要怎么搬回家?”當教師呈現(xiàn)“大蛋”的圖片時,幼兒的思維就會變得活躍起來,為接下來的驗證過程奠定基礎。幼兒在驗證過程中獲得了成功的體驗,并掌握了一系列相關的動詞,整個過程充滿情趣。這種由設問到實踐的方法,較好地完成了從形象思維到邏輯思考的過渡。而教師適時巧妙地將“球”拋給幼兒,給幼兒提供了認真思考和發(fā)表見解的平臺,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獲得深刻的學習體驗。
三、適當?shù)却?/p>
教師提問的目的在于啟發(fā)幼兒的智慧,如果幼兒對教師的提問缺乏必要的思考,那么就難以達到提問的目的。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完成提問后,要適當?shù)氐却艚o幼兒一定的思考時間。在這里,教師要把握好“等待”的時間,時間太短,幼兒會因為思考不成熟而不敢開口表達,時間太長,容易導致幼兒的注意力分散。因此,教師要根據(jù)問題的難易程度把握好提問后的等待時間,使每一個幼兒都有足夠的時間思考問題。在《小老鼠運大蛋》教學活動中,當教師提出“小老鼠喜歡吃什么”“小老鼠最終發(fā)現(xiàn)了什么好吃的東西”等簡單的問題時,教師等待的時間可以短一些;而提出“這么大的蛋,小老鼠怎么搬回家”“小老鼠可以用小蛋殼來做什么”“小老鼠會和小駝鳥說些什么”等具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時,教師要給幼兒充分的時間進行思考、討論、猜測、表達。
有效提問不僅能夠引導幼兒表達出“清晰而生動”的觀點,而且能夠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喚醒幼兒的思考,鼓勵幼兒積極行動,使每一個幼兒都能夠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做到精心設計問題,教學時隨機應變,巧妙地拋出問題,智慧地提問,適當?shù)氐却挥羞@樣,才能與幼兒產(chǎn)生有效的互動,使教學活動變得更精彩。
(責編 歐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