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澤民
摘 要 貴州省安順市位于貴州省中西部腹地,氣候條件和土壤情況都很適合茶樹生長,年平均氣溫在15 ℃左右,年降雨量1 400 mm左右,土壤大多為黃壤,土層厚,有機質含量豐富,自然條件優越。安順產茶歷史悠久,品種資源豐富。但是,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優質品質,卻沒有換來安順茶葉的名揚海外,其在品牌質量、種植規模、市場占有率及在外埠知名度等方面表現平平。由此,根據安順市具體情況,從其發展現狀,分析原因,并對以后發展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 茶;產業發展;現狀;對策;貴州省安順市
中圖分類號:F326.12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21--02
貴州省安順市位于該省中西部腹地,東距省會貴陽市91 km,地處滇黔要道,年平均氣溫在15℃左右,年降雨量1 400 mm左右,土壤大多為黃壤,土層厚,有機質含量豐富,自然條件優越,是茶樹生長較為適宜的地區。安順產茶歷史悠久,品種資源豐富,據史料記載:明朝洪武年間,大規模的“調北證南”的軍屯、商屯活動,掀起了安順歷史上茶葉的第1次發展高潮。由于安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優勢,造就了安順茶葉有濃郁的板栗香、碧綠明亮的湯色、耐泡回甘的口感。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優質品質,卻沒有換來安順茶葉的名揚海外,其在品牌質量、種植規模、市場占有率及在外埠知名度等方面表現平平。對于安順市茶產業的發展,做以下討論。
1 發展現狀及問題
作為全國古老的茶區之一,安順市有朵貝翠芽、瀑布毛峰、紫竹青、夏云雀舌及屯堡驛茶等名優茶,不但是市場上的搶手貨、還是茶農重要的經濟來源,更積淀了安順豐厚的茶文化。但目前產業規模不大,主要問題在于:(1)茶園規模小、不集中,標準化程度低。茶園多為20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種植的老式茶園,茶樹品種老化,茶園基礎條件差,有機肥投入不足,鮮葉采摘粗放,加工工藝不夠規范,后續管護、銷售等環節缺乏資金投入,嚴重影響了茶葉產品的品質及產量,大部分茶園普遍只采未明茶和春茶,實際生產時間只有3個月,夏秋茶利用率低,直接影響茶葉產量和農民收入。(2)雖全面花開,卻缺乏打響名氣的“拳頭產品”。目前,安順市級以上的龍頭企業,規模還較小、輻射力較弱、技術含量不高且設備落后。(3)機械化水平低。以手工工藝為基礎的制茶產業,茶葉加工質量與制作者工藝水平密切相關,而分散的作坊式制作,產品標準化程度差、規模小,加上茶葉生產品種多亂雜,茶葉產品科技含量不高,茶葉產品無品牌現象等問題的存在,導致茶葉產品附加值低,無法形成品牌效應。(4)宣傳力度不夠。由于每個茶區都有自己的產品商標品牌,且各自品牌產量小,質量不穩定,加之宣傳與推介意識和力度不強,致使全區茶葉的整體影響力較弱,沒有形成一種以區域優質品牌茶葉集群發展的質量效應,極大地制約了安順茶葉市場的拓展。
2 發展思路
2.1 整合資源,擴大規模
安順市茶園面積不足且分散,達到綠色食品茶園和有機食品茶園的茶園面積比例不高,部分茶園管理粗放。為此,要盡快擴大茶園規模。在擴大茶園規模,將村寨間相鄰茶場整合起來,形成大片茶園,統一規劃,宏觀布局,根據城市立體氣候明顯的氣候特征,劃分茶產業帶,做到相對集中。新建茶園要高標準,高水平進行,做到科學化、良種化、規范化和標準化。加強科研投入,選育和培育安順本地茶樹品種,如安順竹葉青、朵貝茶、江龍團茶等,形成安順特色。
2.2 扶持重點企業、打造龍頭品牌
在創品牌過程中,首先,要解決好產品質量問題,要實現產品質量標準化。安順茶葉經過10多a的發展,在一定范圍內已經形成了具有影響的茶葉品牌,如瀑布茶、明英茶等,加上歷史名茶如朵貝茶、江龍白沙茶等,但是這個影響也只是局限在本市范圍內。同時,這些茶葉品牌還存在著產品質量統一,特別是瀑布茶。要擴大安順茶的知名度,形成產業化經營,必須創好品牌,培育2~3個知名牌,扶持年產值在5 000萬元以上的茶葉加工企業1~2家,年產值在1 000萬以上的茶葉加工企業5家。
2.3 利用科技技術,提升產品質量
安順茶葉內在品質是十分優異,但在精加工方面還相對落后,產品雛形好,黨后期制作差,導致茶葉品質參差不齊。因此,一方面要加大對茶農的培訓力度,講解種茶、制茶的先進經驗,更新茶農病蟲害防治知識等,培養一批有能力、肯干事的茶產業領頭人;另一方面,要加快改造茶葉加工企業技術改造,走規模化、清潔化、標準化生產道路。特別是在廣大消費都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的今天,更要做好生產企業技術改造,實現清潔化生產。要加大科技投入,研發具有安順特色的茶產品,制定產品標準,按標準生產。
2.4 加大宣傳力度,擴大知名度
在信息化高度發達的今天,已經不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了,如果有了好東西卻沒有進行宣傳,就立刻會被淹沒在眾多的品牌浪潮中。因此,加大安順茶產業的宣傳力度是必行之事。安順產業的發展應鼓勵大品牌、龍頭企業利用媒體資源多做宣傳,如在電視臺打廣告、在黃金地段懸掛宣傳畫等;利用自身旅游城市的優勢,將安順茶葉業發展與文化旅游結合起來,大力發展具有安順屯堡特色和現代風貌相結合的安順茶文化,重點發展一批旅游茶業、娛樂茶園、茶藝館及茶莊,舉辦茶宴、茶會、茶賽及茶葉博覽會等群眾性茶文化活動。營造安順大茶業發展氛圍,有效促進安順茶業經濟全面發展。
2.5 建立健全茶業服務體系,提高科學管理水平
盡快成立由各級領導任組長,成員為財政、農業、水利、農機、林業及工商聯等有關職能部門組成的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辦公室實施人員由區茶葉產業辦、農業局茶葉站相關技術人員組成。進而改變由農業局實施茶葉產業有關項目工作的現狀,要加快建立健全服務全市的茶葉工作單位。目前,安順市茶葉產業相繼建立了鄉、鎮級服務機構,茶產業服務體系初步形成。鄉鎮服務機構的茶葉工作者主要工作是服務所轄區內的茶葉種植技術推廣和員工的培訓。
總之,安順市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早就了安順茶葉的優秀品質,其茶產業的發展充滿希望,只要審時度勢,利用好自身資源,跟上茶產業的發展大流,必將名揚天下。
(責任編輯:趙中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