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團組織是廣大團干部學習、鍛煉和進步的大學校,這也形成了團的組織優勢、社會優勢和潛力所在。站在歷史的角度,從現實出發,認真研究團干部鍛煉機制,積極探討其優勢所在及潛在問題,對于提高團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戰斗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主要特征
起步早,發展快。團干部隊伍在各級同一個層次上,基本上屬于最年輕的成分。各級組織在選拔團干部時,都是從青年干部群體中挑選優秀分子來擔任。這一特別選拔和不拘一格啟用的辦法,賦予團干部一定的先天優勢。對青年人才的提前任用,避免了因論資排輩對人才的擠壓,另辟捷徑卻能促其快速成長。因此,團干部也能充分認識到組織的意圖和注意到社會各界對其的關注,能夠輕裝上陣,發揮自己的才能積極工作,做出一定業績。
負責任,有韌勁。團干部精力旺盛,活力十足,在同齡人中又有較高的學識和修養。對于新的知識,有比較強烈的好奇心,能夠早一點學,學得更多一些。對于新的任務,接受得快,認真負責,想辦法完成。特別是一些急難險重的任務,團干部能夠帶領大家沖上去。越是在關鍵時刻,團干部的這一特點體現得越是充分。這在不自覺中,就將團干部推到了工作前線、時代前沿,成為領先者、開拓者。
要求高,嚴自律。在干部隊伍中,團干部受人矚目,成為各界關注和議論的焦點。這無形中就給團干部一種監督。同時,團干部自身要求高,懂得嚴以律己,注重自己的外部形象和社會影響。除了社會塑造之外,又多了一層自我塑造,能夠有意識地規范自己,按照社會發展和個人成長的一定之規完善提高。
二、主要優勢
工作方式積極。團干部在工作開展過程中,不怕困難,迎難而上,并且敢于深入問題,深入矛盾,思考克服困難的辦法和解決問題的途徑。這是工作拓展和事業進步的有效方式。共青團事業沒有被動應付,也沒有因工作有壓力疲于奔命,所有的活動都是積極主動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彈性和創造性。在團的崗位上,因其特有的組織構成、內外環境、運行機制,團干部作為活動的計劃者、組織者、實施者,鍛煉了如何爭取主動以及改變不利局面,從而推動各項活動的開展。由此可以延伸到各行各業、各個領域、各個崗位,要想有所突破,工作上有新的起色,必須以積極的行動獲取主動,而絕不能在等待中失去機會,在困難面前停滯不前。
協調運作靈活。團的工作具有極大的靈活性,這也是團的組織活躍和團的工作有聲有色的根源所在。為實現活躍青年、組織青年、教育青年、服務青年的目的,團干部可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沒有規定的必須這樣、必須那樣,因此團的工作豐富多彩。每一個團干部都可以采取自己習慣和能夠駕馭的手段,來達到活動的目的,而不需要拘泥于特定的規矩。對工作而言,一定的規定和約束是必要的,但這都是手段,絕非目的。規則也是為創造性服務的。
有效資源共享。團干部工作的前提是主動擁有多種資源并能有效地實現共享。在各條戰線、各個方面熟悉人、結交朋友,在關鍵時刻能夠取得盡可能多的幫助和支持。團干部是開放的,團組織是外向型的。在資源廣泛交流的新時期,團干部的這一優勢顯得越來越突出、越來越重要。能否在更大范圍、更短時間有效地整合資源,成為一個組織能力高低的重要標準。
三、建議對策
注重開拓創新。盡管團干部都有強烈的創新意識,但這一崗位因其衡量標準難以從質上、量上進行準確地測評,實際情況是大多依靠領導者的主觀評判為依據。因此,團干部往往過多看重領導的評價。這一因素使一些團干部按部就班,習慣于穩穩當當,停留在“聽話”、“別出事”上,有弱化青年人銳氣的趨向。如果建立團干部隊伍系統的競爭機制,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將更有利于團干部的鍛煉成長。
注重獨立創業。團干部開展活動善于整合資源,也鍛煉了協調能力,同時也伴生了一個負面影響,即過多地依賴,長而久之,甚至會慣性發展,做什么工作不注重自身的創造和獨立發展。新時期個體的獨立和拓展是事業進步和成功的重要標志,也是時代的潮流。廣大團干部應逐步鍛煉獨立思考,專業化運作。團組織可以逐步改變一味跟在黨政后面跑的局面,更多地向公共服務上轉變,獨立開辟和承擔與青年人有關的社會職責。
注重典型宣傳。抓典型是團的工作的重要手段,但許多團干部就典型抓典型,習慣于錦上添花,甚至造典型,把典型當成工作目的,作為標榜成績的途徑。而在工作大面上卻沒有什么實質性的措施和辦法,一屆一屆沒有新進展。這也是基層團的組織和活動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的根本原因。應學會謀大局,在事關青年本質問題上下功夫。可以從一個方面入手,抓住面上的突出問題,研究具有廣泛性和普遍性的措施和辦法,實現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