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勁貞
摘 要:論述了我國污水處理工藝的發展歷程,簡要介紹了目前國內污水處理的最新工藝,并對我國污水處理的發展前景提出了一些思路和看法,希望能對污水處理行業的健康發展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污水處理;新工藝;發展歷程;思路
中圖分類號:X7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5-0147-01
1 我國污水處理工藝發展歷程
國內的污水處理技術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物化處理、生化+物化處理、預處理+物化+生化+膜處理。
物化處理是指采用物理和化學方法對廢水進行處理。物理方法主要包括:調節水量和水質,使廢水處于均衡的調節過程;通過凝聚劑等藥物,達到膠粒脫穩凝結或膠粒吸附凝結的混凝過程;用于脫除水中的微量污染物,達到脫色、除臭,去除重金屬、去除溶解性有機物等吸附過程;借助于固體離子交換劑中的離子與稀溶液中的離子進行交換,以達到提取或去除溶液中某些離子的離子交換過程;采用加熱方法,蒸發、汽化不能揮發的溶質的蒸發、濃縮過程。
2 污水處理最新工藝
國內常用的污水處理方法有生物處理法、物理化學處理法、土地處理法、循環回灌法等。一般采用的污水處理技術是物化+生化+膜法,但是膜處理容易產生濃水,而產生的濃水需要通過深度處理技術才能徹底去除COD。生物膜技術是指用天然材料(比如卵石)、合成材料(比如纖維)作為載體,在其表面形成一種特殊的生物膜,這種膜的表面積大,可為微生物提供較大的附著表面,有利于加強對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其反應過程是:基質向生物膜表面擴散、在生物膜內部擴散、微生物分泌的酵素與催化劑發生化學反應、代謝生成物排出生物膜。
目前來說,最先進的污水深度處理技術有臭氧高級氧化法、芬頓高級氧化處理法和光催化法等。
最新的污水處理技術有兩個方向:①針對難降解、難處理的廢水而發展起來的高效處理技術。該技術主要包括膜生物反應器MBR、雙膜法(超濾+反滲透)、高級氧化法(微電解、鐵氧體、濕式氧化)、基于新藥劑和新材料的傳統處理工藝。②低能耗、可持續的污水處理。主要包括人工濕地、厭氧氨氧化新型脫氮技術、高效厭氧處理技術等。
2.1 臭氧處理技術
臭氧處理技術被認為是未來廢水處理領域的新型技術,能有效去除污水中COD、陰離子洗滌劑和氨氮,而且在常溫下,臭氧經過約30 min即可還原成氧氣,因而沒有任何殘留和二次污染;臭氧能較好地降低水的色度,去除水中的異味、臭味。臭氧技術與其他工藝聯合能達到更好的處理效果。臭氧處理技術的缺點是:臭氧容易被氧化揮發,要求操作速度要快,而且臭氧主要是利用其強氧化性處理污水,因此臭氧對不同污染物的處理效果相差很大。
2.2 芬頓氧化技術
芬頓(Fenton)試劑氧化法是指在廢水中加入H2O2和亞鐵鹽(硫酸亞鐵等),亞鐵鹽催化H2O2分解放出羥基自由基(OH·),羥基自由基具有極強的氧化能力。
芬頓氧化技術一般用于高濃度廢水預處理,因為頻繁調節pH值容易使操作變得很復雜,同時,如果廢水中無機還原離子很多(比如氯離子),就會造成氧化劑用量較大。
2.3 光催化技術
將一定量的光催化劑(比如氧化鐵或氧化鋁)和含鈣化合物添加劑懸浮于廢水中,調節廢水的pH值至堿性;鼓入空氣,用汞燈光照,它可以在1 h內使某煉油廠煉油廢堿水中40 ppm的含酚量降至0.該技術可以有效處理廢水中的有害物質。
3 污水處理工藝發展思路和前景
3.1 制訂污水排放標準
污水排放標準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如果條件允許,可與當地官網連接。污水處理至三級技術比較成熟,而且運營成本低;如果需要處理至一級,濃水解決是關鍵,需要通過深度處理才能解決,而且目前國內一級排放的運行情況不是十分理想,主要是因為運營成本過高,而且后續膜運行特別容易堵。
3.2 國家對治污進行嚴格管控
國家對治污進行的管控包括從源頭上管控企業的排污標準、治污資金的專款專用等。近年來,由于霧霾、飛灰、噪聲和廢水等環境問題頻發,國家已經制訂相關的法律法規,嚴格監管環保企業。在資金撥付方面,政府應該大力支持,并做好監管工作,確立問責制,保證專款專用,這樣才能確保污水的高效處理。
3.3 加快利用微生物方面的技術
目前,國內較為先進的“FG-12”工藝技術是利用高活性、高濃度的微生物菌劑(每克菌劑中含有10 億~60億個微生物,常溫、常壓、常濕條件下,可保存6年)在水中被“激活”后,依靠一種特殊技術生存于生化反應池內,使生化反應池中始終存有大量的高活性微生物菌群,保證其處理速率和效率,并能隨時根據水體中污染物總量變化及時調節微生物投加量,具有很好的適應沖擊負荷的能力,保證運行效果高效、穩定。處理后尾水達標排放。
“FG-12”為高組合的微生物菌劑。它是針對不同的污水污染因子的種類和濃度,從1 200多種微生物中研制出不同的微生物菌群高組合菌劑,每種菌劑中含有幾種至幾百種微生物,并能隨時根據水體中污染物種類變化及時調節微生物種類,保證對可降解和難降解有機物的深度降解。該技術對受污染的河流湖泊、城市生活污水、工業有機廢水、垃圾滲瀝液等各種有機污水水體環境都有廣泛的適用性。
4 結束語
目前看來,污水處理是一項科技利用率還不是很高的領域,相關政策法規的制訂也不完善。隨著社會的發展,新的污染物種類也越來越復雜,這是對污水處理能力的一種挑戰,也對污水處理科研領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