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電網發展規模日益增大以及設備種類的不斷增加,使得其運行難度也隨之加大,當前解決問題的主要辦法就是有效地對輸電線路進行檢修,以保障電網正常運行。所以,如何對輸電線路進行檢修就成為當前我們面對的一大難題,運行檢修一體化的提出有效地提高了輸電線路的運營效率,并使電力系統發揮出其最大效益。文章主要介紹了輸電線路運行檢修一體化的管理模式,并簡要分析了在使用該管理模式中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輸電線路;運行檢修;一體化管理
引言
輸電線路是電網系統中的供電脈絡,主要任務是向用戶提供電,輸電線路若是出現故障,那么電網系統也會隨之發生故障,嚴重則會導致整個電網癱瘓,因此保證輸電線路的安全運行是非常重要的。隨著我國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電力供應需求也在逐漸增加,科學有效的運行管理模式變得必要不可。電網建設的快速發展主要體現在其規模的擴大和設備種類的增加,因此,傳統的輸電線路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當前的電網發展,為了解決輸電線路檢修人員緊缺的問題,同時也為提高輸電線路的運行效率,采用運行檢修一體化的管理模式則是最佳的選擇。因此,該模式被廣泛應用于電網的運行維護工作中。下面詳細介紹該模式的相關問題。
1 輸電線路如何實施運行檢修一體化管理
1.1 建立運行檢修一體化管理系統
在運用輸電線路運行檢修一體化管理之前,首先需要建立科學有效的運行檢修一體化管理系統。對輸電線路的運行狀態和檢修計劃進行評估和優化,從多個角度進行安全審核,對輸電線路運行狀態和相關數據進行綜合分析,來提高輸電線路運行和檢修一體化的可行性。在實際工作中,校驗檢修計劃需要綜合多個電網模型,對電網模型、檢修申請、負荷數據、設備狀態及運行狀態等數據進行綜合分析,以便能及早發現輸電線路中的異常情況,并能針對那些異常情況快速作出檢修反應。
1.2 建立完善的設備信息檔案庫
隨著電網的快速發展,輸電線路規模的擴大,設備也變得復雜起來。由于輸電線路檢修的難度增大,想要實施運行檢修一體化,就必須建立完善的設備信息檔案庫,以防止出現混亂現象。建立設備信息檔案庫需要搜集出每個設備的最初技術檔案,記錄設備的出廠產數、檢修記錄、運行參數、試驗數據和異常記錄等。
記錄這些設備的最初技術檔案數據的目的主要是方便對設備進行監測分析比較,以便能更好地判斷當前設備狀態。
1.3 輸電線路運行檢修一體化管理的主要技術
為了提高輸電線路檢修一體化管理水平,在提高系統智能監測能力以及方案優化分析水平方面,就需要采用相關技術,比如:狀態監測技術、智能分析技術、負荷預測技術、數據庫分析技術、安全校驗技術等等。輸電線路運行檢修一體化主要指的是將故障檢修、定期檢修和狀態檢修融為一體,將輸電線路的運行和檢修融為一體,通過實時監測設備的運行狀態,標記需要檢修和不需要檢修的設備,并按照設備實際狀態安排檢修周期和檢修手段,減少不必要的浪費,進而提高輸電線路的供電效率。
1.4 優化輸電線路承包的形式
優化輸電線路承包的形式也是實施一體化管理的一個重要任務,目前輸電線路承包的方式是以一個班組為基本單位,實行分批式承包制度。在工作中,班組內成員要仔細調查承包區域范圍內的線路、設備及技術等情況,再根據工作的難易程度進行合理配置。特別注意在管理過程中承包的線路不能跨區域,也不能分段承包,必須在同一層面上實行集中式的承包才可以。
2 輸電線路運行檢修一體化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隨著我國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市場經濟確立的不斷深化,國家電網的建設與發展迎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在實施輸電線路運行檢修一體化管理的過程中出現了不少問題,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2.1 環境因素
電力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比較危險,因為電網覆蓋比較廣泛,在外工作總是會受到不同環境的制約,所以很容易導致不能按照原始計劃正常工作。而且外界工作環境的安全得不到一定的保障,如果缺乏先進的設備或者資金投入不足,也會對整個檢測和維護工作造成一定的影響。
2.2 人員因素
由于電網規模的擴大,電力工程也在不斷增長,進而加大了檢修和維護的工作量。但是工作人員的數量并沒有相應增加,甚至會不斷減少,也就給檢測和維護工作帶來了不小的挑戰。除此之外,部分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沒有達到一定要求,對輸電設備認識不周到,不能及時將故障排除,也嚴重影響了輸電線路的檢測和維護工作的效率。
2.3 安全因素
在輸電線路運行檢修一體化中,由于簽發工作缺少必要的審核工作,沒有采取正確的相應措施,而且工作現場管理也十分混雜,條件險惡,安全問題得不到一定保障。
3 輸電線路運行檢修一體化管理具體措施
3.1 加強運行檢修一體化安全管理
首先,需要加大輸電線路的巡查力度。安排專門的監督管理小組,要求他們對整個輸電線路進行巡視審查工作。其次,要強化安全檢測環節,輸電線路安全檢測的程序要求做到極其精確,對檢測得出后的數據結果進行合理分析和科學評估,進而得到最精準的檢測結果。除此之外,在對輸電線路進行檢測和維修時要考慮現場設備的實際運行情況,對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維修措施。另外,就是改善作業環境,盡量提高工作環境的安全性。
3.2 克服不同環境因素的制約
為了解決環境因素帶來的困難,就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體制作為保障,能及時對輸電線路的運行工作進行評估,對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檢修計劃和維修計劃。該管理系統還必須能對輸電線路進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安全監測,并且能夠綜合分析出輸電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各項數據的變化,以便做到實時監控。
3.3 加強輸電線路運行檢修一體化的人員管理
電力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和知識技能也是考驗整個企業的核心,為了能更好地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故障,必須要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相關技能,進而提高工作人員的效率。所以,不斷引進具有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是實行輸電線路運行檢修一體化管理的必由之路,將運行和檢修工作融合在一起,相互促進,才能保證整個系統的完整性,進而提高工作效率。
4 結束語
綜上我們可知,采用運行檢修一體化管理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輸電線路的供電效率,降低運行檢修所需成本,還為區域供電安全管理提供重要保障。在效益方面,也有利于電力企業獲得更高的經濟收益,提升企業的社會效益。因此,我們必須合理運用輸電線路運行檢修一體化的管理模式,來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并進一步提高電網安全運行水平。
參考文獻
[1]董偉,李春曉.輸電線路一體化運行檢修管理模式探討[J].機電信息,2013,21:160-161.
[2]朱曉偉.輸電線路運行檢修一體化管理探討[J].電源技術應用,2014,3:37.
[3]賀士明.輸電線路運行、檢修一體化管理探討[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9.
[4]王凱正.關于輸電線路的運行及檢修一體化管理的分析[J].科技與企業,2012,17:43.
作者簡介:張小龍(1977-),男,本科學歷,國網呂梁供電公司技師、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