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祖梅+成立軍
摘 要:發展香菇產業是漢莊鎮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之一,近三年來,漢莊鎮通過發展香菇產業,實施“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生產模式,取得了顯著的綜合效益。實踐證明,發展香菇產業,一是拓寬產業門路,增加農民收入;二是有效利用農林廢棄物,不僅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明顯,而且實現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三是積極實施菌業反哺林業戰略,有利于林業生態的發展和當地環境保護;四是培植了農民產業工人,為農業產業化奠定基礎。通過分析香菇的發展前景,提出做大做強香菇產業的五條對策。
關鍵詞:香菇產業;農林廢棄物;合作社
中圖分類號:F26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1-0056-02
漢莊鎮圍繞“工業經濟強鎮、壩區古貌亮鎮、結構調整富鎮、土地流轉活鎮,社會和諧穩鎮”的發展思路,加大了產業結構調整力度,調減了糧作面積,增加了經濟作物面積,從而增加農民收入。經過多年的努力,漢莊鎮現有的產業是:烤煙、蠶桑、蔬菜(包含大棚蔬菜)、中藥材、香菇等產業,但烤煙產業受煙草部門雙控政策的影響,蠶桑產業因工業園區的發展,面積逐步縮減;蔬菜產業受水利條件限制和市場波動的影響,種植面積波動較大。實踐證明發展香菇產業比較效益好,不僅能夠充分利用農林廢棄物,積極實施菌業反哺林業戰略,增加了農民收入,而且還可以培植產業工人,為發展其他產業奠定基礎。
一、漢莊鎮農業生產概況
漢莊鎮位于隆陽區保山壩的中南部,是南方絲綢古道的必經之路,素有“高原糧倉”之美譽,東與瓦渡鄉、丙麻鄉毗鄰,南與辛街鄉、西邑鄉相交,西與蒲縹鎮、楊柳鄉接壤,北與蘭城街道辦事處相連。全鎮耕地面積54 111畝,轄24個村委會,106個自然村,296個村民小組,按農業區劃分為山區、丘陵區和壩區三個片區,地勢西高東低。漢莊鎮屬于典型的人多、地少、收入低的農業鄉鎮,2013年末總人口97 13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7 859人(包括近兩年農轉城人數),占18.4%,農業人口79 273人,占81.6%,人均占有耕地0.57畝(農轉城人口土地沒有收回),農民收入純收入 7 775元。
二、漢莊鎮發展香菇產業的比較優勢
1.區位優勢:漢莊鎮屬于保山市委、市政府,隆陽區委、區政府所在地的保山城郊區鄉鎮,保山飛機場位于該鎮轄區,320國道和大保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公路四通八達,交通運輸相當便利。
2.氣候優勢:香菇菌絲培養階段適宜的環境溫度24~28℃,培養基的料水比以1∶1.1~1.2為宜;香菇轉色適宜小氣候條件為溫度22~25℃,溫差10~15℃,空氣相對濕度90%~95%,干濕差15%。香菇子實體生長發育階段,當溫度在25℃以下、濕度在70%~90%時,產量與溫度或濕度存在正相關關系。漢莊鎮最高海拔2 854.8米,最低海拔1 645米,氣候屬低緯度高海拔高原亞熱帶氣候類型,年平均氣溫15.5℃,年降雨量為970mm~1 290mm,降雨時間主要集中在5—10月份。日照適宜、氣候溫和濕潤,尤其西山村的青崗、巖青村,夏季氣候冷涼,有利于香菇的生長發育和人工管理。實踐證明,漢莊鎮的氣候對發展香菇生產十分有利。
3.菇材優勢:生產香菇需要大量的菇材,幾乎所有闊葉樹種的木材都可以用,包括木屑、枝杈、樹樁、甚至樹根、樹皮等均可利用。漢莊鎮林木資源豐富,全鎮有23萬畝森林面積,生產香菇可就地取材,當地所有的闊葉樹種如楊、柳、桑、果等均可,粉碎至木塊木屑即可使用。
4.勞力優勢:漢莊鎮農業人口比重大,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者素質比較高,發展香菇產業可以利用當地多余勞動力,就地用人,比較方便。
三、漢莊鎮香菇生產的生產實踐
(一)企業生產情況
漢莊鎮的香菇生產是在富群科技有限公司和金菇郎合作社的帶動下,采取 “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計劃三年內公司實現年產值2億元以上,其中,企業實現利潤3 000萬元,農戶實現利潤1 000萬元。例如,2011年實現銷售收入9 480萬元,2012年實現銷售收入1.36億元(其中,出口創匯370萬美元),2013年實現銷售收入1.53億元、利潤3 028萬元,三年內共帶動69戶農戶增收,940人就業(不包含菇農用的工)。截至2013年底,擁有資產總額16 066萬元,流動資金1 600萬元,資產負債率為35.82%。
(二)菇農生產情況
1.通過調查富群科技有限公司徐成波、楊雪蘭、李梅仙、張忠春等菇農,分別是2012年和2013年進入公司栽培香菇,現在已分別發展為60萬棒,15萬棒、15萬棒、8.1萬棒,產值分別是130萬元、30萬元、30萬元、33萬元,除去菌棒及工時費,每棒能產生0.5元~1.0元的效益,每畝每個周期(7—8月為一個周期)產生0.7萬元~1萬元的效益。
2.通過調查金菇郎合作社楊銀富、楊連學、徐銀寶等菇農,半年一個周期,全年出菇、每畝放2~2.5萬個菌棒,每棒純利潤0.5元~0.8元,每棒每周期(6個月為一個周期)產生0.9萬元~1.44萬元的效益。除建大棚投資2萬元~3萬元,按大棚可以使用三年為一個周期,減去大棚投資資金,每畝每年產生0.8萬元~1.5萬元的效益。
根據調查結果,香菇生產雖然開始投資大,每畝建蓋大棚需要2萬元~3萬元,菌棒每畝需要4.6萬元~5.6萬元,每畝需要投資6.6萬元~8.6萬元,但4個月出菇后就可以見效,每個周期一個菌棒可產生0.75元~1元的純利潤,除建大棚的資金外(按大棚可以使用三年折算)外,每個周期一個菌棒產生0.23元~0.35元的利潤,每畝每個周期產生0.414萬元~0.7萬元的效益,每畝每年的效益是0.8萬元~1.5萬元,是種植其他常規作物的8~13倍的效益。
四、香菇產業的市場前景分析endprint
1.香菇的主要成分:香菇含有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粗纖維、維生素B1、維生素C、煙酸、鈣、磷、鐵等成分。其中蛋白質含量在菌類食物中是最高的。氨基酸中有組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等18種氨基酸,其中人體必需氨基酸就有7種。香菇中還含有香菇素、膽堿、亞有酸、香菇多糖及30多種酶。
2.香菇的保健作用:香菇中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經常食用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對防治腦溢血、心臟病、肥胖癥和糖尿病都有效。香菇有明顯的加強機體抗癌的作用,人們把香菇稱為“抗癌新兵”。香菇還能抗感冒病毒,因香菇中含有一種干擾素的誘導劑,能誘導體內干擾素的產生,干擾病毒蛋白質的合成,使其不能繁殖,從而使人體產生免疫作用。常吃香菇可健體益智。
3.香菇的食用價值:吃香菇會補腎,香菇味甘,性平,補脾胃,主治食欲減退,少氣乏力。益氣,治風破血。理小便不禁,治貧血,預防佝僂病。
五、發展對策
1.加強領導、明確目標:富群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合作社帶動周邊縣區發展香菇種植,計劃五年內實現農業年產值10億元以上,帶動5 000戶菇農增收,二萬多人就業,戶均年實現利潤10萬元以上,人均增收1萬元,成為保山市的農業支柱產業之一。今后香菇產業要持續發展,必須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加大宣傳力度,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加強領導,因地制宜、合理規劃、規模發展,要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防止一哄而上盲目發展。
2.落實責任、促進發展:政府加大香菇合作社的扶持力度,通過扶持香菇生產合作社來帶動適合發展的村和村民來加大香菇生產,可以通過貼息貸款和合作社每帶動一戶給予合作社一定補助的辦法,既可解決菇農資金不足的困難,又能提高合作社的積極性,打破保守思想。
3.科學管理、合理定價:為了保證菇農的利益和加快香菇生產進程,政府對公司生產的菌棒價格建議由物價部門進行統一核定,制定收菇保護價,使香菇生產健康發展。
4.安全生產、確保質量:增強產品安全意識,在全面實施無公害生產技術壁壘中,綠色是一重要組成部分,而綠色壁壘的核心是安全性,因此我們應該增強產品安全意識,全面實施綠色食品工程。
5.健全網絡、服務市場:做大做強香菇產業,在生產、流通等環節要有健全的市場信息網絡做后盾,以便及時了解和掌握香菇行業技術、生產、貿易、市場等方面最新動態和市場,從而做出應對策略。
[責任編輯 陳丹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