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鈺
(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財政局,西安 710075)
摘 要: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是整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中之重。西安高新區所搭建的不止是一個先進、高速、全面、權威的金融信用服務平臺,更是從順應經濟發展形式、滿足企業投融資需求,履行服務型政府責任等目的出發所作出的一次開拓創新之舉。
關鍵詞:責任政府;西安;高新區;信用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1-0115-02
一、認識西安高新區及其信用金融服務平臺
(一)高新簡況
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1991年經國務院首批批準的國家級高新區。經過二十四年的發展,西安高新區主要經濟指標迅猛發展,綜合實力位于全國80多家國家級高新區前列。是國家確定建設世界一流科技園區的6個高新區之一。截至2013年底,區內共有企業18 000余家,總營業收入8 853億元,成為陜西、西安最強勁的經濟增長點和對外發放的窗口,同時也是中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基地。
(二)信用金融服務平臺的建設
從2009年開始,西安高新區就與多家與信用相關機構聯系,包括人民銀行西安分行、中國誠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資信評估中心等。溝通討論在西安高新區建設一個全國一流的信用金融服務平臺。2011年6月,以陜西省聯合征信中心、陜西西部資信有限公司聯合制作的《西安高新區企業信用服務體系建設項目建議書》為實施藍本,項目正式啟動。歷經兩年建設期,于2013年7月正式上線,集合組織體系、制度體系、產品體系、信用信息平臺、中介平臺、補償激勵機制體系、監督獎懲機制體系7個子系統,成為全陜西,乃至全西北最全面、專業、功能最全、信息量最大的金融信用服務平臺,在全國也處于領先行列。該平臺的成功上線,標志著西安高新區的平臺建設,已經從技術成果轉讓時期,進入到信用、科技、金融互動時期,西安高新區率先進入了中國高新區建設“信用時代”,也向著建設世界一流科技園區邁進了一大步。
(三)豐碩的成果
從論證到上線,高新區為什么要耗費相當的人、財、物力并耗時近五年來打造這樣一個平臺呢?這又能給西安高新區本身和區內的企業帶來什么呢?我們用一組數據來檢驗吧,平臺自上線至今,僅半年多來,共注冊企業會員500余家、金融機構220家(含分支機構)、擔保公司32家、信用評估機構4家、券商42家。共有55 家企業進行了專業的信用評級,63家企業與各類金融機構進行了成功的業務對接,通過平臺促成的中小企業投融資總額達2個億。
顯然,西安高新區信用金融服務平臺的建設,在完善投融資體系、促進科技金融發展、推進中小企業融資和履行政府在構建“誠信社會”中的職責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二、信用體系建設的必要性
(一)信用是經濟市場的基礎
信用是現代市場經濟的生命。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日益擴展和復雜化的市場關系逐步構建起彼此相聯、互相制約的信用關系。這種信用關系作為一種獨立的經濟關系得到充分發展,并維系著錯綜復雜的市場交換關系,支持并促成規范的市場秩序。可見,沒有信用,就沒有市場存在的基礎。
(二)中國社會信用現狀
中國市場經濟的改革已經二十多年了,現代市場經濟所必備的社會信用體系并沒有建立完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國的經濟是由計劃經濟脫胎而出的,信用基礎十分薄弱。在計劃經濟條件下,整個社會被組織成為一個全國范圍的單一企業,經濟資源由政府通過行政命令在自己所屬各單位之間進行配置,信用只是作為資源配置的一種微不足道的輔助性手段。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的發展對信用提出了愈來愈高的要求,而信用制度和信用管理體系的基礎設施建設卻遠遠不能適應這種需求。惡意拖欠和逃廢銀行債務、逃騙偷稅、商業欺詐、制假售假、非法集資等失信失范的行為越來越廣泛,情節越來越惡劣,嚴重影響經濟改革和發展的大局。
(三)國家對發展信用體系的高度重視
近年來,信用體系建設同時得到了黨中(下轉129頁)(上接115頁)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并出臺了一系列指導原則與政策措施。2012 年,黨的十八大報強調:“要加強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2013 年3 月,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誠信體系建設,以政務誠信帶動商務誠信和社會誠信,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2013 年11 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建立健全社會征信體系,褒揚誠信,懲戒失信。”這一系列部署,都顯現了構建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三、西安高新區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培育園區信用文化、樹立信用品牌的戰略砝碼
按照國家科技部關于爭創世界一流科技園區的要求,以自主創新體系建設、自主創新能力培育和自主創新環境優化為核心,全力開展世界一流科技園區的建設工作。而當前,培育園區信用文化,在全國高新區中樹立信用品牌,從而改善區域投資和貿易環境,改善金融生態環境和投融資環境,提升綜合競爭力已成為西安高新區建設世界一流科技園區最具價值的戰略砝碼!
(二)打造“信用高新、責任政府”的重要手段
陜西省省長趙正永在2011年全省開放性經濟發展大會上指出,市場經濟實際上是契約經濟,各級政府必須以打造“信用陜西”為目標,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特別是各級政府要把信用政府、責任政府建設作為政府自身建設的首要任務,建立健全守信收益和失信懲戒的良好信用環境。西安高新區作為陜西省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和改革開放、體制機制創新的示范區、先行區,打造“信用高新、責任政府”是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建設世界一流科技園區的重要手段。
(三)構建信用正向激勵機制、提高園區企業誠信度的重要措施
據商務部統計,中國企業每年因信用缺失導致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高達6 000億元,企業壞賬率高達1%~2%。通過園區信用體系建設,構建信用正向激勵機制,鼓勵扶持信用良好的企業,提升企業信用意識,提高企業的誠信度,將信用風險管理納入企業管理的全過程,建立科學規范的企業信用管理制度和機制,為企業發展注入持續的動力,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四)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促進科技金融結合的根本途徑
中小企業融資難已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存在渠道窄、成本高、擔保難、期限短等問題。究其原因,信用信息不對稱是銀行等金融機構無法提供資金支持的根本。通過建設園區信用體系,建立快速通暢的投融資渠道,以信用為紐帶,促進銀行、證券、擔保等金融機構與企業的對接,試行信用融資,從而推動科技與金融的結合。
四、結論
市場經濟模式就是要建立起完善信用經濟體系。市場經濟條件下,信用主體包括政府信用、企業信用和個人信用。其中政府信用是基石,個人信用是基礎,而最關鍵、最活躍和最具影響力的是企業信用。隨著經濟契約化的發展,企業信用將成為合作與交易的先決條件。因此,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是整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中之重。西安高新區所搭建的不止是一個先進、高速、全面、權威的金融信用服務平臺,更是從順應經濟發展形式、滿足企業投融資需求,履行服務型政府責任等目的出發所做出的一次開拓創新之舉。
[責任編輯 陳鳳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