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鳳生 景有榮
摘 要:施工單位為了追求更大利潤,在不違反法律、違規前提下,采用了不平衡報價方法是無法阻止的。建設單位只要管理到位,把握好圖紙設計、工程量清單編制、變更、腐敗等方面,不平衡報價是可以防范的,一旦發生,只要及時發現損失是可以挽回的。同時對提高建設、施工等單位的管理水平、技術水平、廉政建設也是一種促進。
關鍵詞:不平衡報價;防范;對策
中圖分類號:F123.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4-0279-02
引言
我市某教學樓工程分南樓和北樓,中間是走廊,呈對稱結構。在竣工審計時審計人員發現三合板門這項施工單位索賠直接費金額就高達86.40萬元。分析其原因,原來工程量清單中三合板門的數量只有96樘,這只是南樓或北樓的數量,正確的應該是192樘,編制清單人員漏算了一棟樓的數量。不光如此,施工單位對三合板門的投標單價竟為9 000元/樘。根據甲乙雙方簽訂的固定單價合同規定,量的風險由業主承擔,價的風險由施工單位承擔原則,門的一項索賠金額直接費就達96*90 000=864 000元;而按當時正常市場價計算應該是96*900=86 400元,業主損失直接費達864 000-86 400=
777 600元(原投標中86.4萬元不能說多數,因為施工單位是總價中標,說明其他地方少算了)。經咨詢施工單位,預算員解釋在組價時,原本想投900元/樘,沒注意多按一個0,變成了9 000元/樘,歪打正著竟然中標了。當然預算員的話是不可信的,且不論施工單位是有意為之還是無意為之,可以斷定施工單位在投標過程中應用了不平衡報價方法。后經核實施工單位在投標過程中沒有違反招標文件、合同等條款的規定,也未發現有違法、違紀行為。因此門這一項只能按86.4萬元(直接費)結算,使業主受到重大損失。
一、不平衡報價的性質
現全國已與國際接軌,規定達到一定規模的建設工程都實行工程量清單報價,強調量和價的分離,甲乙雙方簽訂的合同也叫固定單價合同,即工程量的風險由發包人承擔,投標單價的風險由承包人承擔;這說明工程量清單中的量如果和圖紙及施工過程中實際完成的量有不同,竣工結算時量可以調整,而施工企業相應投標的單價是不可以調整的。根據上述規定承包商為了使企業更有市場競爭力和獲得更大的利潤,便敷生了不平衡報價。所謂不平衡報價是指施工企業在投標總價已經確定的基礎上,有意識地調整某些項目的單價(保持投標總價不變,以免影響中標),以便在以后的管理項目中獲得更大利潤的一種行為。它是一種投標策略和技巧,很適用于現在實行的“量”“價”分離的改革趨勢。到現在還沒有明文規定不允許不平衡報價;因此對投標單位而言,在沒違法、違紀的情況下,進行不平衡報價是可取的。對業主而言,進行不平衡報價是反對的,因為它會給業主投資帶來許多風險;盡管有的業主在招標文件中規定不允許不平衡報價,但在評標過程中很難甄別。
二、不平衡報價風險防范
(一)嚴把圖紙設計關
施工單位能進行不平衡報價的原因之一就是利用圖紙設計比較粗糙。圖紙設計的好或差,不僅關系到施工、管理,還關系到工程量清單編制和投標預算,更容易產生不平衡報價。如我校3#實驗樓工程,共三層,業主的本意要求所有樓層均設計為普通水磨石樓地面,設計人員將二、三樓樓面設計為普通水磨石樓面,一樓卻設計為水泥砂漿地面(誤將水磨石地面做法蘇J01-2005-9/2寫成水泥砂漿蘇J01-2005-4/2);施工單位在投標中預測設計水泥砂漿地面應該是設計人員筆誤,抓住機會,對樓地面進行了不平衡報價,將水磨石面層單價報得高些,將水泥砂漿面層單價報得低些;施工工程中設計院出了變更通知單,將水泥砂漿地面改為水磨石地面,結果給我校帶來較大損失(因不平衡報價潛伏期較長,一般到竣工結算時才發現)。對此業主應如何防范,首先業主在選擇設計單位時盡量選擇設計資質高、信譽好、技術力量強的設計單位。其次在和設計單位簽訂的合同條款中增加些獎罰條款,如規定圖紙設計一步到位且無變更地給予獎勵,發現設計錯誤的給予一定的經濟處罰;這樣設計人員責任心會加強,圖紙設計的錯誤會減少,不平衡報價也就少了。第三設計人員在選用材料時盡可能大眾化,市場上“冷”的材料或已被淘汰和快要被淘汰的材料杜絕使用,因為這些材料容易產生變更,也就更容易發生不平衡報價,一旦發生,即使及時發現,很難補救。
(二)嚴把招標文件審核關
施工單位能進行不平衡報價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甲乙雙方簽訂的合同是固定單價合同、招標文件條款思慮不全等。固定單價合同就是工程量的風險由業主承擔,投標單價的風險由施工單位承擔。對于固定總價合同又無變更情況下,采用不平衡報價除能盡早得到工程款外(合同規定按完成工程量多少付款),對獲得更大利潤不起任何作用,業主不受任何損失。因此業主在審核招標文件時(招標文件一般由招標代理機構起草,業主負責審核),條件允許情況下盡可能采用固定總價合同,將“量”和“價”的風險全部由施工單位承擔。對招標文件條款要仔細研究,反復推敲,思考慎密,考慮一切不利因素,有些條款雖然對業主有利,但法律不支持的盡量不要在招標文件中出現,消除一切隱患,讓施工單位無空可鉆。
(三)嚴把工程量清單關
施工單位能進行不平衡報價的關鍵原因就是工程量清單的不準確。工程量清單由業主委托造價咨詢公司編制,編制的內容主要包括工程量的計算和項目特征描述。現國家有關文件規定達到一定規模的工程都實行工程量清單招標,簽訂固定單價合同;量的風險由業主承擔,這樣工程量清單的編制就顯得尤為重要。如何把握工程量清單編制的質量,首先業主在委托造價咨詢單位時,盡量選擇資質高、信譽好、技術力量強的單位。第二業主可再委托一家造價咨詢單位(保密)做標底,并對第一家的工程量清單進行審核,確保工程量準確,項目特征描述全面,全面反映招標文件、圖紙、現場地質地貌內容,特別注意做清單和做標底(最高限價)不能選擇同一單位,這也是防止施工單位串標、抬標和不平衡報價的最好辦法。第三業主要求編制和審核人員提供計算底稿,尤其鋼筋放樣底稿,這樣可防止編制人員“偷工減料”,否則極易給施工單位提供不平衡報價。如我校圖書館工程,在編制清單時,編制人員偷懶,計算鋼筋沒有實放,用的是經驗系數法,根據定額含量得出的鋼筋重量,然后憑經驗進行調整,給出清單中鋼筋的數量;結果少算120T;施工單位在復核清單中的工程量時發現此項少算了(在整個投標過程中,不論清單中的量正確與否,所有施工單位都不會提出任何異議的,以便為不平衡報價做準備),抓住機會,對此項進行了不平衡報價,比正常多報2 000元/T,給我校帶來近27萬元的損失。因此工程量清單的準確性是防止不平衡報價的關鍵所在。
(四)嚴把設計變更關
在投標過程中,施工單位會對某項或材料進行不平衡報價,保持投標總價不變,為以后埋下伏筆,一旦中標,會想方設法找各種理由要求對某項或材料進行變更。如吊頂圖紙設計為石膏板吊頂,投標時將石膏板價格報得很低,中標后建議將石膏板吊頂變為鋁板吊頂,如變更成功,竣工結算時因鋁板吊頂價格在標書中未出現,價格按市場價按實結算,而去掉石膏板吊頂價格卻很低,從而形成了投高價材料的項目不變,投低價的項目按實結算,總價被抬高的現象。因此業主和設計人員對每項變更一定要慎重,客觀對待,盡可能不變更,對某項或某種材料非變不可的,先請審計人員對此變更進行預算,并查看施工單位的標書中變更的部位、材料是否存在不平衡報價,若有,拿出補救措施,盡可能避開,使業主不受損失或將損失挽回到最低;否則就晚矣。
(五)嚴把腐敗關
施工單位為達到不平衡報價從而達到更大利潤的目的,會不擇手段地買通清單編制人員、業主和設計人員,左右他們朝著預先鋪好的思路發展,希望在投標時埋下的不平衡報價這顆種子能開花結果。對此我們每個人都應有拒腐防變能力,遵守職業道德,堅持原則,不被金錢、美女擊倒,這類案件比比皆是,要從中吸取教訓,努力使中國的建筑業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三、補救措施
施工單位中標后,在甲乙雙方簽訂合同之前,業主應組織人員對招標文件、投標文件、圖紙、工程量清單等進行審查并在合同中完善,及時發現是否存在不平衡報價,一旦發現,拿出相應的對策,或避開或簽訂補充協議,使自己不受損失或將損失挽回到最低。有的在施工過程中發現也是可以挽回的,但千萬不能在工程竣工后發現,那是無法挽回的。如在“引言”中提到的我市某教學樓中關于門的案例,如及時發現,可有幾種補救措施,一是業主出變更通知單,將所有三合板門取消;這種方法比較極端,施工單位不會答應,這樣施工單位將損失直接費用96*(9 000-900)=777 600元,因為是總價中標,這項目多算了77.76萬元,說明其他項目少算77.76萬元;這對施工單位不公平,即使變更成功了,施工單位竣工后發現也會給業主帶來更多麻煩。二是業主將三合板門改為其他品種的門,按實結算,這種變更相當隱蔽,容易實現,對施工單位來說,性質同第一種,也不會答應的。三是業主出變更取消清單中漏算96樘門的施工,要求施工單位只完成工程量清單中門的數量;或甲乙雙方簽訂補充協議,所有門還是由中標單位施工,工程量清單中的96樘門單價9 000元/樘不變,工程量清單中漏算的96樘門按市場價900元/樘結算。這三種補救措施中,第三種最公平、合理,甲乙雙方也都能接受,雙方也未受損失。若工程竣工后發現,那挽回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結語
施工單位為了追求更大的利潤,在不違反法律、法規前提下采用了不平衡報價方法是可取的,就目前現狀也無法阻止。對業主而言,不平衡報價是可以防范的,只要業主管理到位,把好圖紙設計關、工程量清單編制關、變更簽證關等,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堅持原則,客觀公正辦事,讓施工單位無空可鉆,不平衡報價就無法實現。即使發生了,只要及時發現,并能秉公處理,沒有私心,是可以挽回的。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不平衡報價,對甲乙雙方的管理水平、技術水平、廉政建設都是一個促進,反而推動了中國建筑業的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 魏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