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一飛 李倩
摘 要:中原經濟區建設已經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反映出它對中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這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在此過程中,經濟的增長離不開金融的支撐,要根據中原經濟區金融與經濟之間相互促進的關系,來正確指導中原經濟區的金融發展,從而促進經濟的增長。
關鍵詞:中原經濟區;金融業;經濟協調
中圖分類號:F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4-0003-02
實現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條件是金融業與經濟發展協調。根據中原經濟區金融與經濟兩者相互促進的關系和當前中原經濟區金融業所面臨的問題,我們應對癥下藥,充分發揮金融業在經濟發展中的核心作用,進行一系列金融改革,從而促進經濟的快速增長。
一、加強區域金融中心建設
經濟理論說明產業集聚會產生規模經濟,從而對經濟的增長有促進作用,而金融中心的建設就是集聚的結果,金融資源配置的有效性和布局的合理性已經成為現代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從長三角、珠三角金融中心發展的成功經驗可知,金融中心能夠促進形成經濟增長極和增強城市帶動輻射力。作為河南省省會城市,鄭州有很大優勢成為區域金融中心。以省會鄭州為主,實施中原區域金融中心建設,輻射和帶動周邊省市,推動金融資產結構優化,通過其“外溢效應”帶動整個中原經濟區金融業的發展,從而促進中原經濟區經濟發展。因為首先鄭州有先天地理區位優勢,橫貫東西,縱穿南北,而且國家正在進行西部大開發戰略,把鄭州市作為此戰略的橋頭堡和輻射周邊的中心城市,鄭州還是中國京廣、隴海鐵路的樞紐,這是構建區域金融中心的首要條件。其次鄭州有資源優勢,各種資源、能源豐富,而且擁有全國三大商品交易所之一的鄭州商品交易所和中部唯一的國家區域性河南中小企業產權交易市場,這是鄭州與其他區域金融中心的不同,是鄭州的特色。2013年鄭州金融業占全省GDP的7.9%,說明鄭州有很強的金融實力。目前河南省提出打造鄭州金融城的目標,但我們要在此基礎上加快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區的發展,像鄭東新區,力爭在鄭東新區發揮先發優勢,積極對接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政府部門要逐步完善鄭東新區軟硬件基礎設施,積極引導和鼓勵中外有實力的金融機構和配套服務機構到鄭東新區集聚,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金融產業園。我們要讓鄭州形成具有人流、物流、信息流、金融流的重要樞紐,輻射和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從而促進中原經濟整體的發展。
二、建立完善的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
(一)要形成高效的金融組織體系
我們要切實考慮到我區域經濟發展的差異化,形成高效的金融組織體系,應先建立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政策性開發銀行。政策性開發銀行的資金要專項用于中原經濟區的發展和建設,要重點支持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新能源開發;其次是要形成多元化的商業性金融機構,構建差異化組織體系;對民間金融的管理要完善和規范。在有條件的區域,要鼓勵加強城鄉銀行之間合作,幫助農村銀行提高業務能力,建立區域金融結構體系和經營管理制度與區域經濟相協調;然后是大力支持地方性金融機構的建立,找到現有的地方性金融機構的不足,并運用有效舉措對其進行改正和完善;最后是積極引導農村小額貸款組織的發展,壯大民間融資水平,促進民間資本的流動性,待到民間金融市場的成熟,可以考慮建立正規大型民營金融組織。
(二)建立完善的金融制度體系
政府要認清自己的職責,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首先要對國有資本管理體制進行深入改革,找到根源,真正做到政府資本與國有企業資本相分離,為社會創造一個規范、有序的金融經濟環境。在經濟發展中,金融是先峰。金融業作為先導力量在中原經濟區建設中要優先發展,在戰略布局上要進行重點規劃。最后,要不斷完善金融監管體系,加強金融風險管理,使之降到最低。一個健全的監控體系就是從資本進入到運行過程中和最后退出的整個環節的監控,實現無漏洞,只有這樣才能有效防范金融運行風險。
加快企業產權革新,健全公司治理結構。證監會和協會等相關部門應放寬企業的上市審核要求,鼓勵有資格的企業進行產權改革、在境內外交易所進行掛牌與上市。中原經濟區直接融資市場相對較弱,所以政府要激勵企業多用發行股票、債券等直接融資方式融資,來滿足企業對資金的需求,同時加強上市公司自身的實力,提高其在資本市場的融資能力。相關的政府部門應對有成長性新上市公司給予一定政策支持和相關的指導,使中原經濟區金融市場直接融資程度和證券化率不斷加深。
三、大力支持金融創新
要想中原經濟區金融業快速發展,必須要有創新的思想和觀念。金融創新是金融力量在經濟中得以充分發揮的先決條件;無論是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亦或是制度創新,都能為金融帶來活力,增強金融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力。
(一)加快制度創新
國有商業銀行要突破傳統營銷觀念,多學習和總結外國的好的制度并運用到本區域的實際中。改變信貸營銷理念,積極研發、認真篩選和培養有價值的客戶,滿足那些具有高成長性又信譽好的中小微企業對資金的需求,信貸結構要不斷調整優化,防止在大城市、大企業、大項目上投入大量信貸資金。金融機構應實行差別化的管理機制,對不同區域、產業和行業進行考察,把整個市場進行詳細劃分,對授權授信管理要靈活運用,不斷提高資金配置的效率。
(二)加快金融產品創新
我們要以市場變化和社會需求為導向,加快手機銀行、網上銀行、對外擔保等新的金融產品的研發。豐富和完善我們的金融業務種類,積極開發期權交易、金融互換、可轉換債券等適應現代社會需求的新型金融業務,來滿足各種對象的業務需求。河南是農業大省,特別是農村,要創造更多符合農村需要,農民需求、更加方便、快捷的金融產品。如最近建設銀行為農戶量身定做的“特農寶”、“購糧寶”等服務三農的金融產品。
(三)加快金融服務創新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習慣的改變,更加喜歡輕松便捷的服務。所以金融機構也要不斷創新自己的服務來滿足現代社會的需要。目前,金融服務應改變傳統服務模式,如柜臺式服務,向現代網絡化、信息化、全方位和多樣性的服務來發展,來滿足人們不同的服務需要。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加深,人們的收入在不斷增加,剩余資產在不斷增加,對投資服務需求越來越大,金融機構應大力拓展多方面的中介服務,為企業和個人投資提供代收、代付、托管和咨詢等服務,加強和延長推廣服務力度,滿足不同對象的服務需求。endprint
(四)加快模仿創新
模仿創新并不是照搬照抄,而是指在已經創新的金融機構,而且也取得了好的效益的情況下,在利益的誘惑下,企業通過正規手段、引入它的先進技術進行模仿,并通過試驗和改進來創造出適應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的創新方式。模仿創新的好處就是可以迅速提高發展落后地區的學習能力、技術水平。
四、不斷優化金融生態環境
只有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才能吸引社會各界資金,以實現金融與經濟發展之間良性互動。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是中原經濟區健康、快速發展的前提。政府要積極制定優化金融生態環境方面的政策,鼓勵和引導建立金融中介服務機構,完善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不斷優化金融生態環境。
首先要利用各種媒介如廣播、電視、報紙和現代網絡傳播工具微信、微博等加大宣傳信用教育,普及信用知識,充分發揮信用的積極作用,在社會上形成良好的信用環境。政府部門要帶頭整合各類信用管理信息,追蹤并建立完善社會各企業、個人信用檔案,并聯網實現資源共享,政府、銀行、企業之間要緊密連接,根據不同信用狀況來匹配相應的信貸額度,對于不同信用不同級別的資金安全實行區別化對待,對信用和級別高的就放大信貸資金量,否則就減少。最后,金融監管力度要提高,預防潛在的金融風險,營造平穩安全、標準有序的金融環境,樹立良好的區域金融形象。
政府應積極制定和完善金融犯罪和保護債權人等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規,建立完善的信用約束機制。加大對違約行為的責任追究和懲罰力度,對故意逃脫金融債務的企業及其直接責任人及上級和縱容、包庇逃債人,金融機關要對其實行聯合懲治,并在媒體上曝光,對他人起到警醒和教育作用。對行為嚴重的人員,要加大懲罰金額和法律制裁力度。依法保護債權人的利益,積極追討債務,充分發揮法律的威力。其次,要完善信用擔保體系,建立第三方擔保平臺,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五、結語
我們應大力支持本土金融發展,建立屬于中原經濟區的銀行,如中原銀行,提高本土金融業在本省經濟發展中的話語權和決策權,因此,建設中原經濟區要支持本土銀行做大做強。要積極尋找本土金融機構的不足和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改革和完善,來提高中原經濟區金融機構的競爭力。河南是農業大省,在新農村建設中,農村金融顯得越來越重要。對三農發展要大力支持,以農民需求為導向,爭取為農戶提供多方位的金融服務如農產品的出口、農業產業化更新升級等,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金融支持。政府應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到建設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建設上,做好金融機構的開發與引進,鼓勵國內外有影響力的金融機構在河南設立村鎮(社區)銀行。通過實施優惠政策積極引進中外有影響力的銀行和全國股份制銀行?;ㄆ?、盤古等外資銀行要爭取其在區內開設分支機構。努力引進中外具有較大影響力從事證券、保險、信托、基金、主營投資咨詢業務的公司和財務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對已經設立了省級分公司的銀行機構,鼓勵其向三四線城市和縣域擴展,網點的布局要不斷細化,使金融機構在中原經濟區縣域以上能夠實現全覆蓋。
參考文獻:
[1] 王立.基于產業的湖北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2] 王定祥,許瑞恒.山東省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研究[J].財政金融研究,2013,(5).
[3] 陸妙燕.區域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J].財經界,2012,(2).
[4] 李昊,馬宗敏.淺議中原經濟區與河南金融業的發展[J].金融管理,2011,(4).
[責任編輯 劉嬌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