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敏
摘 要:現代農業科技政策的有效實施對促進現代農業的發展,保障糧食生產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黑龍江省作為我國的農業大省,研究其在實施現代農業科技政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對促進黑龍江省的農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關鍵詞:黑龍江省;現代農業科技實施;對策
中圖分類號:F426.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7-0064-02
一、現代農業科技政策的研究現狀
隨著農業經濟的全面發展,世界各國加強對農業科技政策制定與實施的重視。中國農業發展課題組(2005)對加、日、法、俄等國的農業科技政策進行了總結;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小云(2008)[1]認為,中國的農業科技政策應面向小農,提出“以農民為中心”的思想;陜西科技大學王力教授(2009)[2]通過分析農業發達國家的農技推廣,研究我國的農技推廣中的不足;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其國(2010)[3]從生態高值農業的內涵、現狀、特征、發展趨勢內容等方面對農業科技政策進行研究,認為我國農業發展的戰略方向應以生態高值農業為主;廈門大學丁長發副教授(2010)[4]通過研究發達國家科技進步對農村經濟建設的支持,提出我國在發展現代農業過程中可以借鑒的經驗。一些學者提出我國發展現代農業可以借鑒國外農業科技服務模式的觀點,例如,張麗莉博士(遼寧中醫藥大學,2011);魯振(河南農業推廣站,2011)通過研究日本農業特點提出適合我國農業發展的經驗借鑒。黑龍江省作為我國農業大省,其糧食產量對全國糧食安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農業科技對促進現代農業發展,提高政府對農業科技認識,優化現代農業的科技政策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但是當前黑龍江省的農業科技政策在實施中仍存在一定的問題。
二、黑龍江省現代農業科技政策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1.政策實施客體主觀意愿表達不完善且政策支持評估缺失
農民是農業科技政策實施的客體,其主觀意愿表達是否完善直接影響政策實施效果。由于受政策體制的影響,目前我國的政策執行途徑仍然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政策執行主體與客體關注的利益方向不同,而在農業科技推廣過程中忽視農民意愿的表達。致使很多政策的制定不能很好的實現農民增收、增產的目標。暢通的民意表達渠道是民眾利益訴求獲得尊重的基本保證,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的重要標志。農民是經濟人,在符合自己利益的情況下是愿意接受政策安排的。但是農民很少有直接表達意愿和訴求的直接渠道,而自上而下的信息溝通渠道的缺失,致使制定、實行的科技政策得不到農民的了解與認可,往往會因為和農民本身意愿的不符而導致實行效果偏差。
在農業科技推廣執行過程中,由于農民參與科技推廣的認識和積極性不強,也會降低農業科技傳播速度和程度。目前我國的農業生產仍是以家庭為主的小農經濟,這種小農經濟形式對于現代農業科研成果的推廣與轉化是極其不利的,造成科研活動中人財物的極大浪費。同時,我國的小農經濟模式極大的影響農民引進新技術進行農業生產的積極性,美國、英國等西方農業大國的農業生產采用的是大農場經營模式,新技術的應用能夠極大的提高其農產品產量。與采用大農場經營模式的國家相比,我國的墾區和農場極少,家庭式的分散經營模式占據主導位置,并且受到農民勞動素質低的限制,農業現代技術很難推廣。比如要讓產量增加5%,國外的農場主會采用新技術完成,而我國農民會用增加化肥和農藥的投入的方式代替使用農業科技新技術。
2.農戶對政策參與的積極性不夠
黑龍江省現代農業發展科技政策在宣傳、實施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首先,現代農業就政策宣傳渠道不暢。就黑龍江省目前農業科技政策實施的實際情況來看,農戶對現代農業科技政策在提高生產積極性作用方面是肯定的。但農戶對政策了解程度偏低,農民對現代農業就政策有所了解,但不全面、不準確,對具體政策內容說不清楚。農戶獲取科技政策信息渠道不暢、政策宣傳力度不夠是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其次,農戶對農業科技政策應用欠佳影響科技政策實施。由于現代農業看政策的激勵作用,農戶對政策學習積極程度很高,但是農戶的學習熱情和自身文化素質不對稱,嚴重影響了農業科學技術向實際生產力的轉變。作為將現代農業科學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的重要環節,科技政策應用欠佳直接影響政策的實施效果。
三、黑龍江省現代農業科技政策實施對策建議
1.建立暢通的農業科技推廣信息平臺
農業科研成果只有應用到實際的農業生產當中才能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才能促進現代農業的發展。因此,在今后的農業科技推廣信息平臺建設中應注重農民和政策制定者、推行者、科技成果研究者之間的聯系。就目前黑龍江省農業科技推廣信息平臺的建設情況來看,農業科技傳播速度較慢,傳播廣度較窄,農業科技服務信息網絡化利用率較低,造成農業生產的參與者之間缺乏有效溝通、信息不對稱、人財物極大浪費等問題。因此,在今后的農業科技推廣信息平臺建設中,應該逐步擴大科技信息覆蓋面積,完善科技信息組織結構,及時發布最新的農業科技成果,并對農民、推廣部門人員及科研人員反饋的問題、信息進行及時的處理,杜絕門戶工程,真正實現農業推廣信息平臺暢通無阻,適應現代農業信息化的要求。
2.加強農業科技領軍人才培養
農業人才培養是農業發展的基礎,培養一批鐘情于農業發展、掌握經營管理、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在現代農業建設中是十分必要的。加大農業領軍人才教育的培訓力度,增加農業領軍人才的開發投入,營造有利于農業領軍人才成長的環境。加快農民科技領軍人才的培養,應表現在科研人才、推廣人才和應用人才三個方面。在農業科研人才培養方面,應加大農業科研的投入力度,完善科研環境。在推廣人培養方面,加快農業科技推廣人員隊伍及培訓建設,積極培養一批具有高超業務能力的骨干人才,并提高整體推廣人員素質。在應用人才方面,加大對農民的培訓力度,提高其現代農業科技的應用能力,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形成一個由政府組織領導,廣大科研人員,農民積極參與的農業科技領軍人才隊伍。endprint
3.培養農民的信息反饋意識
農業生產經營的主體是農民。信息反饋過程是一個信息傳輸過程,農民是現代農業科技的直接使用者和收益者,其反饋的農業科技使用信息對提高農業科技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改變農民傳統保守的思維方式,積極引導農民適應現代化的市場運營模式,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拓寬信息宣傳渠道,引導農民打破傳統的思維方式,拓寬眼界,接受新事物。其次,增強農民信息反饋意識,通過提高農民整體素質,使其了解到信息反饋在整個農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重要性。
4.拓寬農業科技政策信息反饋渠道
及時準確的收集現代農業信息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基礎,而暢通的農業科技政策信息反饋渠道是掌握農業信息的基本手段。農民反饋的信息最能代表其真實需求,表達了農民對市場供求方面的變化、供求結構、服務質量、服務效率的期待。因此,建立健全暢通無阻的農業科技政策信息反饋渠道十分重要。農業科技政策信息反饋渠道可以多樣化,根據農村的實際條件,采取適當的反饋形式,例如,采用問卷調查、開通短信平臺、免費的電話或者信件等形式,最大限度地方便農戶的信息反饋。同時,對反饋信息積極或者提供有價值信息的農戶給予獎勵,調動農民信息反饋的積極性。暢通信息反饋渠道不是關鍵,不是最終的目標,關鍵是要對農戶反饋的信息及時梳理,將不同的信息傳達給有關部門,以此作為提高農業生產水平的契機,真正發揮農戶信息反饋機制的實際意義。
5.重視反饋信息的處理與應用
黑龍江省農業生產應積極利用先進的信息手段,對農戶進行技術宣傳、典型示范、技術咨詢及指導等服務工作的同時,政府應重視由下向上的反饋信息,加強反饋信息的處理與應用。逐步建立暢通無阻的信息溝通平臺,及時進行農業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并相應的調整農業科技政策中不合理的部分,保障現代農業科技政策的與時俱進,滿足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政府對農戶、農技推廣人員等反饋的農業信息不夠重視,農業活動參與者之間缺乏積極有效的溝通,科研人員不能及時有效的將科研成果向下傳遞。農民、推行者等基層農業從業人員不能將在實際生產中發現的問題向上進行反饋。從而出現信息不對稱、人財物資源浪費等問題。因此,黑龍江省在發展現代農業的過程中應該重視信息平臺的建設及反饋信息的處理與應用。只有重視農業反饋信息,統一各方信息,才能真正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
參考文獻:
[1] 李小云.中國面向小農的農業科技政策[J].戰略與決策,2008,(10).
[2] 王力.外國農技推廣與我國農技推廣的比較研究[J].現代農業科學,2009,(4).
[3] 趙其國.生態高值農業是我國農業發展的戰略方向[J].土壤,2010,(42).
[4] 丁長發.主要發達國家科技進步支持農村經濟建設經驗與啟示[J].甘肅農業,2010,(3).
[責任編輯 王 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