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乃強+盛英會+鄧齊濱
摘 要:隨著我國近年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電子商務稅收政策相關問題也被廣泛關注。從電子商務稅收政策演變和地區經濟發展關系來看,電子商務對于區域經濟的發展與轉型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利用電子商務稅收政策的發展變化,結合地域自身優勢項目發展地方經濟,是引領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黑龍江省可以借助電子商務發展促進新型現代化農村建設和小微企業發展及個人就業。
關鍵詞:電子商務;稅收;地域經濟;影響
中圖分類號: F810.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7-0066-02
一、電子商務對于地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重要的商業模式自從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引入我國后,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由依賴出口轉向內需拉動,其重要程度必將進一步加強。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報告 (2012)》統計,我國2012年參與互聯網購物的用戶已經達到2.5億人左右,通過互聯聯網進行的零售交易額達到 13 000億元左右,其占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比率已從2008年的1.1%上升到6.3%。電子商務經濟的發展不僅體現在對我國經濟總量發展的貢獻,其更重要的是體現在對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升級和促進就業等方面的巨大潛力和作用。
首先,電子商務有利于我國農村的產業升級和促進新型農村現代化建設。根據阿里研究中心2013年8月13日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底,淘寶、天貓平臺上注冊地在農村(含縣)的網店數為163萬個,其中在村、鎮的淘寶網店達到59.57萬個,由此可見,我國越來越多的農民開始通過電子商務進行農產品的銷售。銷售環節一直是制約我國農民收入增長的薄弱環節,由于我國傳統銷售網絡建設滯后于經濟發展,大多數利潤被中間環節獲得,因此經常發生一方面農產品定價高,而另一方面農民收入并沒有增加的情況。黑龍江省是我國農業大省,農產品不僅種植面積大而且數量和質量在國內都是名列前茅,但由于農產品流通體系欠缺,致使我省農產品價格長期在低位徘徊,從而影響了農業生產者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農村主要勞動了紛紛出外打工,這不僅對于本地區經濟的發展帶來負面影響,還帶來了許多社會問題,如留守兒童等。電子商務尤其是鮮活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可以使農民直接與消費者相連,不僅省略了中間環節的費用,還可以擴大銷售的范圍。一旦農民通過電子商務從農業生產中獲得了更多實惠,他們就更愿意返鄉,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改變本省農村的現狀,就像在一些電子商務發達地區農村流傳的“在外東奔西跑,不如在家淘寶”。
其次,電子商務的發展有利于促進小微企業和個人就業的發展。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稅收研究室主任張斌的研究顯示,電子商務領域存在的主要稅收征管問題集中在 C2C 交易平臺,與國外 C2C 平臺主要是個人在二手市場的交易不同,中國 C2C 交易平臺中包含了大量的小微企業和兼職經營的個人。在我國,發生在淘寶上的個人間交易占我國個人間交易份額的95%以上,年交易額約為8 000億元左右。交易額看似很大,但這8 000億元的交易額是由淘寶上的700萬戶在線用戶完成,因此平均到每一家的年交易額十幾萬元。電子商務為我國勞動力市場解決就業提供了又一條出路。電子商務具有經營成本低、時間靈活等特點,對于小型微利企業和個人來說是進行自我創業的最佳渠道。我國在很多高校也都舉辦了一些電子商務創業大賽,是學生嘗試自主創業。可見電子商務對于我國的小微企業和個人就業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我國相關電子商務稅收政策演變
一個國家的稅收政策制定往往與該國長遠經濟發展目標密切相關,國家往往也可以通過相關的稅收政策對某個行業進行有計劃地調整,使其能沿著健康的發展軌跡前行。電子商務對于我國民眾來說還只是在近幾年來才被廣泛使用的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式,但由于其迅猛的發展勢頭,近年來對于電子商務是否征稅,如何征稅,成為了人們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首先,讓我們梳理一下我國對于電子商務稅收政策的發展軌跡。一般認為我國電子商務最早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當時還僅限于一些商貿企業嘗試了解這一發端于大洋彼岸的新型商業模式。2000年之前我國政府對于電子商務稅收問題并沒有相關討論和規定。進入21世紀后我國電子商務開始進入起步階段,社會各界也開始逐漸重視。2005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了電子商務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并提出了具體的發展建議。為促進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推動電子商務法律法規建設,2005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正式實施;為了規范網上支付行為,2006年3月我國頒布了《電子銀行業務管理辦法》;為規范電子商務交易行為,2007年3月商務部頒布《關于網上交易的指導意見(暫行)》,為網上交易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指導建議。隨著2008 年全球進入金融危機,我國經濟由主要依賴出口轉向擴大內需,我國電子商務得到了快速發展,與之相關的相應稅收政策也越來越多。2008年11月10日,北京市地稅局公開了網絡交易稅征收具體規定,《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實施;2011 年 6 月,武漢國稅局在國內第一次針對淘寶網店開出了430萬元的稅單,這開創了我國對于淘寶電商征稅的先河。伴隨著近兩年對電子商務征稅的呼聲愈來愈高,2013年4月1日,國家稅務總局制定的《網絡發票管理辦法》正式實施;2014年3月,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了《網絡交易管理辦法》。盡管對電子商務征稅的配套政策正在不斷完善,但直到今天我國仍沒有對電子商務進行征稅。
三、黑龍江省電子商務發展與稅收政策的有機協調
(一)電子商務發展促進農村現代化建設
從美國和歐洲電子商務逐漸從不征稅到征稅的稅收政策演變我們可以看到,當我國電子商務走向成熟之后,電子商務征稅將是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作為農業大省的黑龍江省如何利用現有的電子商務不征稅這一稅收政策,發展本區域電子商務進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議題。筆者認為我省應建立以綠色食品為依托的電子商務特色化新農村。根據黑龍江省“十二五發展規劃”我省將在“十二五”期間建設一批特色小城鎮,進一步提高城鎮化水平,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結合我國近期頒布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的指導精神,筆者認為,黑龍江省作為我國的主要農業和林業大省,重點是如何盤活本地區的特色農產品和林產品,使其真正能夠發揮最大的協同效益。由于黑龍江省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條件,綠色農產品和林產品是該省的特色產業。但由于該省不利的地理位置——遠離我國經濟核心區域和歷來缺乏濃厚的商業氛圍,致使該省農民坐擁很好的資源卻發揮不出效益。基于對農業生產的保護,我國即使將來對電子商務征稅,但對于農產品的電子商務也會有相應的稅收優惠。電子商務的無界性正好可以彌補我省的地理位置的劣勢,而電子商務的便捷性也可以為我省農民發揮自身優勢,以個人或家庭為單位推銷自產綠色食品,形成品牌化,當時機成熟時也可有政府進行引導、扶持下形成有自己特色綠色食品的電子商務村,真正構建“一村一品、一鄉一業、一縣一集群”發展格局。
(二)電子商務發展助力小微企業發展,擴大地方就業
2013年淘寶交易額約為8 000億元左右,占我國網絡個人間交易份額的95%以上。交易額看似很大,但這8 000億元的交易額是由淘寶上的700萬戶在線用戶完成,因此,平均到每一家的年交易額十幾萬元。我國C2C交易平臺中包含了大量的小微企業和兼職經營的個人。黑龍江省位于我國的東北地區遠離經濟發達的東南沿海、中原地區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多以重工業、農業和林業為主,民間歷來缺少商業氛圍,毗鄰俄羅斯經濟欠發達的遠東地區,這些不利的客觀條件制約著其第三產業經濟的發展。電子商務的跨地域性特點,為該省發展第三產業和小微企業經濟提供了一條新的道路。我國流轉稅——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對于小微企業納稅設置了起征點,經營額沒有達到起征點的企業不征稅。由于我國電子商務零售企業,大多數是小微企業和兼職經營的個人,對其征稅與否對我國財政收入影響不大,但由于其吸收人員就業的能力顯著,因此,是解決本地就業的一個好的渠道。
結語
本文以我國電子商務稅收政策演變對于地域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入手,闡述了作為農、林業大省的黑龍江如何利用我國電子商務稅收政策的發展變化,促進本省農、林及小微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朱亞平.國際電子商務稅收政策對我國的啟示[J].武漢商業服務學院學報,2013,(12):41-43.
[2] 勞開駿.基于資質認證平臺的間接電子商務的稅收征管:模型與實證[J].財經縱橫,2013,(12):129-131.
[3] 夏青松.我國農民電子商務創業存在的問題研究[J].滁州學院學報,2013,(12):32-34
[4] 朱婷玉,劉莉.電子商務稅收政策比較及對我國的啟示[J].經營戰略,2008,(5):62-64.
[責任編輯 柯 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