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鈴耘
摘 要:采用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CHNS)數據通過構造相應的計量回歸模型,分別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分位數回歸法對工作轉換對勞動者收入的影響效應進行實證研究,并基于研究結論提出對于勞動者個人、高校就業指導和宏觀政策方面的啟示。
關鍵詞:工作轉換;收入水平;影響效應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4-0204-02
引言
勞動力流動一直以來都是勞動經濟學界研究的中心議題之一,工作轉換作為勞動力流動的一種特殊形式,是勞動力流動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中國社會經濟生活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收入分配問題已成為中國社會經濟中一個重大問題。工作轉換必然伴隨著勞動者的收入變化,勞動力在轉換工作后收入的變化方向和變化程度正是本研究所關心的,如果轉換工作可能使低收入者的收入提高、高收入者的收入降低,那么工作變換對于勞動者個體收入的影響,進而對宏觀勞動力市場收入分配的效應,將有助于我們理解勞動力的工作轉換在收入分配演化過程中的作用。
基于經濟學中理性人的基本假設,勞動者是否轉換工作取決于對該行為的成本和收益的比較分析,顯然,換工作對收入的影響即為該行為最顯性的收益。現有的研究尚未在工作轉換的收入效應上達成一致的結論。基于此,本文采用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數據(CHNS)對城鄉勞動力工作轉換的收入效應進行實證分析,并進一步通過分析具有不同收入水平的勞動力轉換工作的收入影響,探尋該影響機制對于不同研究群體是否構成差異。
一、數據及描述
本文采用的數據來源于中國健康和營養調查(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主要選取2006年和2009年的調查樣本作為研究對象,整理所得各年份樣本總量為:2006年樣本總量1 542個,2009年樣本總量1 558個。本文度量工作轉換的指標為一個二元虛擬變量,選用2009年截面數據中指標 “2006年后是否轉換過工作”(是=1,否=0),其中有轉換工作經歷的樣本占總樣本量的比例為15.10%。初步統計可知,經歷過工作轉換的樣本平均年收入低于沒有轉換工作的樣本;分性別比較可以看出,男性轉換工作后其收入的下降程度更加明顯;不同的教育程度對勞動者工作轉換前后的收入水平具有一定的影響。
二、變換工作對收入的平均影響
(一)模型設定與變量選取
為考察勞動者有無經歷工作轉換這一過程對收入的整體影響,本文首先估計如下基本模型:
ln(incomeit)=c+α·changejob+β·CV+μi (1)
其中incomei表示勞動者i在t年的年收入,該收入包含了勞動者在所在單位獲得的工資性收入以及獎金、現金福利等其他收入;changejobi是反映勞動者i是否經歷工作轉換的一個0-1虛擬變量,為模型的核心解釋變量;CV為影響勞動者收入的一組控制變量集合,在已有文獻基礎上,將其涵蓋勞動者個體異質性特征變量、工作特征變量以及其他外部因素控制變量,包括,勞動者所受的最高教育程度、性別、年齡、婚姻狀況;勞動者所在工作單位類型、勞動者所在單位規模、勞動者所從事的職業;其勞動者所在省區和戶口性質。
(二)實證結果與討論
基本估計結果:
本文運用StataSE.11統計軟件對模型進行估計。首先采用了不加入任何控制變量的估計模型,核心解釋變量的符號為負,且非常顯著,表明經歷變換工作的勞動者在2009年的收入低于其他樣本約17.2%。加入控制變量后的估計結果顯示轉換工作變量的估計系數受控制變量的不同而具有一定的差異,但從OLS的總體回歸結果來看,變換工作對勞動者的收入有負向的影響作用,其影響程度大約介于11.8%~
17.2%之間。
然而,由于工作轉換本身是一種勞動者進行自選擇的過程,因而勞動者的轉換工作決定存在顯著的“自選擇”效應,使得初始模型中的工作轉換虛擬變量的系數可能產生“偽相關”問題。由于現期的工資水平是勞動力做出工作轉換決策的最主要的考慮因素之一,一般說來,初始收入水平較低的樣本更傾向于進行工作轉換,在給定回歸結果中變換工作系數為負的前提下,我們并不能肯定經歷工作變換的樣本擁有較低的收入是基于工作變換的事實還是初始收入較低的樣本本身更傾向于變換工作,因此參照邢春冰(2008)的做法,在估計模型中進一步加入樣本在2006年調查中報告的收入作為樣本的的初始收入納為控制變量。結果發現,當模型中加入初始收入后,初始收入的系數顯著為正,說明勞動者的初始收入與當期的收入水平存在顯著的正相關,而我們關注的工作轉換虛擬變量的系數不再顯著,即在給定初始收入的前提下,工作轉換對于勞動者的收入沒有顯著的影響。另一方面,上訴模型實際上是基于工作轉換這一行為對于所有勞動者的收入影響相同這一假設,而實際上這種假設可能并不成立,根據搜尋匹配理論,勞動者轉換工作為尋求更高質量工作匹配的結果,因而初始收入較低的樣本轉換工作可能使其收入增加;而如果勞動者的已經處在較高的收入水平,根據人力資本理論,由于已經積累了較高水平的特定人力資本,工作轉換可能導致勞動者收入的降低。為此進一步控制樣本初始收入與工作轉換的交互項以考慮工作轉換對于具有不同初始收入樣本的收入效應。估計方程如下:
ln(incomeit)=c+δ1·changejobi+δ2·income06i+δ3·changejob×income06i+γ·CV+μi (2)
式中income06表示樣本2006年度報告的收入的對數值,其他變量含義同式(1)。結果表明工作轉換與初始收入存在著統計顯著的交互作用,對于初始收入對數值低于8.47的樣本,工作轉換對其收入有正向的影響,而對于初始收入對數值高于8.47的樣本,工作轉換將對其收入水平有負向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分界水平恰好接近樣本初始收入分布10%分為點的位置。endprint
三、在收入的不同條件分布下工作轉換收入效應差異
國內外不少經驗研究表明工作變換對于勞動者收入影響的作用取決于在收入分配中所處的位置,羅楚亮(2008)在研究中也指出,在不同的收入組中,就業穩定性對工資的收入的影響存在差異。為此,我們進一步采用分位數回歸(quantile regression,QR)的方法對模型(1)進行估計,以更直觀的分析在收入的不同條件分布下工作轉換收入效應差異。
分位數回歸利用因變量的條件分位數來建模,通過最小化加權的殘差絕對值之和來估計回歸參數,從而得到不同條件分位水平下的擬合值。經驗證可以認為本研究樣本采取分位數回歸可以使結果更加穩健。由回歸結果可知,盡管在收入的0.1和0.25兩個條件分位水平下工作轉換系數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但其對收入的負向影響在0.5、0.75以及0.9三個分位數上得到證實。與考察收入的均值時一樣,我們在分位數回歸模型中也嘗試控制初始收入和換工作的交互項,總體上,工作轉換的系數在0.1~0.75分位水平顯著為正,這與我們在前文用OLS基于收入的均值估計時加入交互項的結果相同。同時發現,在其他個體因素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初始收入對于勞動者收入水平的影響效應主要體現在收入分布在中間階層的樣本,對于進行工作轉換的樣本,初始收入的邊際影響隨著收入分位水平的提高減弱。
研究結論
總體而言,工作轉換對于勞動者的收入水平具有顯著的負效應,但具體至不同的群體,結論有所差異。本文的研究結論對于從微觀層面上指導勞動者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頻繁的工作轉換不僅使得勞動者承擔較大的工作搜尋成本,而且可能導致由于工作年限不足以產生年資累積效應而在長期中使勞動者的收入相對未轉換工作的群體而言處于較低的水平。因而勞動者對自身進行明確而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是保障其收入穩定及收入水平上升的重要前提。只有在對自身擁有清晰的職業生涯定位和發展目標的認識,才能避免諸如單純追求高薪或高職位的盲目跳槽而帶來的職業生涯的動蕩,進而影響其收入水平的穩定發展;同時,該研究結果也論證了高校就業指導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實用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本文研究表明,工作轉換對處于不同收入分位水平以及對擁有不同初始收入水平的勞動者的收入有不同的影響,進而揭示了工作轉換對于緩解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因而,建立以流動性為基礎,同時實現穩定性的模式,對于解決中國收入分配問題,保證勞動力市場的有序發展,進而促進中國經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邢春冰.換工作對收入水平和收入增長的影響[J].南方經濟,2008,(11).
[2] 羅楚亮.就業穩定性與工資收入差距研究[J].中國人口科學,2008,(4).
[3] Avner Ahituv,Robert I.Lerman(2011).Job Turnover,Wage Rates,and Marital Stability:How Are They Related?.Rev Econ Household.9:pp.221-249.
[4] Boyan Jovanovic(1979).Job Matching and the Theory of Turnover.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0:pp.972-990.
[責任編輯 吳 迪]endprint
三、在收入的不同條件分布下工作轉換收入效應差異
國內外不少經驗研究表明工作變換對于勞動者收入影響的作用取決于在收入分配中所處的位置,羅楚亮(2008)在研究中也指出,在不同的收入組中,就業穩定性對工資的收入的影響存在差異。為此,我們進一步采用分位數回歸(quantile regression,QR)的方法對模型(1)進行估計,以更直觀的分析在收入的不同條件分布下工作轉換收入效應差異。
分位數回歸利用因變量的條件分位數來建模,通過最小化加權的殘差絕對值之和來估計回歸參數,從而得到不同條件分位水平下的擬合值。經驗證可以認為本研究樣本采取分位數回歸可以使結果更加穩健。由回歸結果可知,盡管在收入的0.1和0.25兩個條件分位水平下工作轉換系數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但其對收入的負向影響在0.5、0.75以及0.9三個分位數上得到證實。與考察收入的均值時一樣,我們在分位數回歸模型中也嘗試控制初始收入和換工作的交互項,總體上,工作轉換的系數在0.1~0.75分位水平顯著為正,這與我們在前文用OLS基于收入的均值估計時加入交互項的結果相同。同時發現,在其他個體因素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初始收入對于勞動者收入水平的影響效應主要體現在收入分布在中間階層的樣本,對于進行工作轉換的樣本,初始收入的邊際影響隨著收入分位水平的提高減弱。
研究結論
總體而言,工作轉換對于勞動者的收入水平具有顯著的負效應,但具體至不同的群體,結論有所差異。本文的研究結論對于從微觀層面上指導勞動者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頻繁的工作轉換不僅使得勞動者承擔較大的工作搜尋成本,而且可能導致由于工作年限不足以產生年資累積效應而在長期中使勞動者的收入相對未轉換工作的群體而言處于較低的水平。因而勞動者對自身進行明確而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是保障其收入穩定及收入水平上升的重要前提。只有在對自身擁有清晰的職業生涯定位和發展目標的認識,才能避免諸如單純追求高薪或高職位的盲目跳槽而帶來的職業生涯的動蕩,進而影響其收入水平的穩定發展;同時,該研究結果也論證了高校就業指導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實用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本文研究表明,工作轉換對處于不同收入分位水平以及對擁有不同初始收入水平的勞動者的收入有不同的影響,進而揭示了工作轉換對于緩解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因而,建立以流動性為基礎,同時實現穩定性的模式,對于解決中國收入分配問題,保證勞動力市場的有序發展,進而促進中國經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邢春冰.換工作對收入水平和收入增長的影響[J].南方經濟,2008,(11).
[2] 羅楚亮.就業穩定性與工資收入差距研究[J].中國人口科學,2008,(4).
[3] Avner Ahituv,Robert I.Lerman(2011).Job Turnover,Wage Rates,and Marital Stability:How Are They Related?.Rev Econ Household.9:pp.221-249.
[4] Boyan Jovanovic(1979).Job Matching and the Theory of Turnover.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0:pp.972-990.
[責任編輯 吳 迪]endprint
三、在收入的不同條件分布下工作轉換收入效應差異
國內外不少經驗研究表明工作變換對于勞動者收入影響的作用取決于在收入分配中所處的位置,羅楚亮(2008)在研究中也指出,在不同的收入組中,就業穩定性對工資的收入的影響存在差異。為此,我們進一步采用分位數回歸(quantile regression,QR)的方法對模型(1)進行估計,以更直觀的分析在收入的不同條件分布下工作轉換收入效應差異。
分位數回歸利用因變量的條件分位數來建模,通過最小化加權的殘差絕對值之和來估計回歸參數,從而得到不同條件分位水平下的擬合值。經驗證可以認為本研究樣本采取分位數回歸可以使結果更加穩健。由回歸結果可知,盡管在收入的0.1和0.25兩個條件分位水平下工作轉換系數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但其對收入的負向影響在0.5、0.75以及0.9三個分位數上得到證實。與考察收入的均值時一樣,我們在分位數回歸模型中也嘗試控制初始收入和換工作的交互項,總體上,工作轉換的系數在0.1~0.75分位水平顯著為正,這與我們在前文用OLS基于收入的均值估計時加入交互項的結果相同。同時發現,在其他個體因素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初始收入對于勞動者收入水平的影響效應主要體現在收入分布在中間階層的樣本,對于進行工作轉換的樣本,初始收入的邊際影響隨著收入分位水平的提高減弱。
研究結論
總體而言,工作轉換對于勞動者的收入水平具有顯著的負效應,但具體至不同的群體,結論有所差異。本文的研究結論對于從微觀層面上指導勞動者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頻繁的工作轉換不僅使得勞動者承擔較大的工作搜尋成本,而且可能導致由于工作年限不足以產生年資累積效應而在長期中使勞動者的收入相對未轉換工作的群體而言處于較低的水平。因而勞動者對自身進行明確而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是保障其收入穩定及收入水平上升的重要前提。只有在對自身擁有清晰的職業生涯定位和發展目標的認識,才能避免諸如單純追求高薪或高職位的盲目跳槽而帶來的職業生涯的動蕩,進而影響其收入水平的穩定發展;同時,該研究結果也論證了高校就業指導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實用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本文研究表明,工作轉換對處于不同收入分位水平以及對擁有不同初始收入水平的勞動者的收入有不同的影響,進而揭示了工作轉換對于緩解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因而,建立以流動性為基礎,同時實現穩定性的模式,對于解決中國收入分配問題,保證勞動力市場的有序發展,進而促進中國經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邢春冰.換工作對收入水平和收入增長的影響[J].南方經濟,2008,(11).
[2] 羅楚亮.就業穩定性與工資收入差距研究[J].中國人口科學,2008,(4).
[3] Avner Ahituv,Robert I.Lerman(2011).Job Turnover,Wage Rates,and Marital Stability:How Are They Related?.Rev Econ Household.9:pp.221-249.
[4] Boyan Jovanovic(1979).Job Matching and the Theory of Turnover.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0:pp.972-990.
[責任編輯 吳 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