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堯德
摘要:指出了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主要手段,是促進社會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深入分析了隨州市“十二五前三年總量減排工作現狀、取得的工作成效及存在的問題,對進一步加強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的對策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總量減排;存在問題;對策探討
中圖分類號:X3201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8017603
[FL(2K2]
1引言
《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要求,“十二五期間繼續加強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并增加氨氮和氮氧化物兩項約束性指標,旨在進一步加大控制和改善環境質量的力度,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我國確定了4項主要污染物的降幅目標,制定了治理措施,通過開展總量減排工作,加大治理工程建設力度,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步伐,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動全社會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
2總量減排工作取得的成效
21總量減排工作得到加強
通過不斷完善減排工作機制,隨州市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一是主要領導高度重視,隨州歷任主要領導經常督查總量減排工作,切實把總量減排當成頭等大事來抓。二是各縣市區黨委政府、市直有關部門按照責任分工,切實履行總量減排工作職責,統籌處理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關系,把環保工作納入主要議事日程,推動了總量減排工作的整體聯動。三是企業切實履行環保主體責任,提高環保意識,規范環境行為,強化污染治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必須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的意識逐步增強。四是通過開展治理減排宣傳教育,建立了環保監督員制度,群眾對環保工作關注度、滿意度持續提升,群眾參與渠道更加暢通,社會監督機制逐步完善。
22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
通過開展總量減排工作,推動了主要污染物大幅削減和有效控制,實現了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全市地表水、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達到100%,府河平林、淮河除山大橋2個省控跨界斷面水質均滿足水環境功能區劃要求,隨州城區空氣環境質量優良天數保持在90%以上,達到國家二級標準要求。2013年成功創建省級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全市人居環境改善明顯;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鎮1個,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基地1個、生態示范區2個、生態鎮4個、生態村9個,市級生態鎮4個、生態村70個、綠色社區1個,各級自然保護區個、綠色學校24所。隨州城市生態競爭力指數排名全國第四。
23環?;A設施不斷完善
“十二五以來,全市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加快推進城市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等環?;A設施建設,為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提供了強有力支撐。先后擴建隨州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新建隨縣污水處理廠、廣水市廣辦污水處理廠,新增污水處理能力9萬t/d。隨州城區集中供應天然氣范圍進一步擴大,已經覆蓋全部老城區和部分新城區,供氣工程正在逐步推進,即將覆蓋隨縣和廣水市城區。建成了城南生活垃圾無害化填埋場,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能力達到00t/d。
24環保監管能力得到提升
全市環保系統管理機構不斷健全,人員素質不斷提高,工作作風進一步轉變,執行力進一步增強,統籌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能力不斷提高。隨縣和廣水市市區建立了獨立的環保機構,成立了環境監察、監測機構,環境監察和環境監測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為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提供了良好條件。
2階段性總量減排目標完成
年度指標全面完成,列入國家和省級減排計劃的減排項目均按時間和內容要求落實到位,全市累計完成減排項目1個,削減化學需氧量976t,氨氮944t,二氧化硫641t,氮氧化物820t,完成了階段性減排目標。
3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隨州市處于府河源頭,地處環境敏感區域,境內無客水過境,導致先天環境容量不足與后天的環境制約,環境形勢總體上不容樂觀,環保能力建設還不能完全適應“十二五新的減排形勢需要。
31減排領域拓展不夠
目前,全市總量減排面臨“兩小兩大,即:工程減排數量小,結構減排空間小;受經濟下行影響,企業環保投入不足,管理減排難度大;機動車在氮氧化物減排項目中占有較大比例(82%),完成氮氧化物減排任務難度大。主要原因是對過去的減排項目挖潛和拓展不夠,對一些新領域涉入和探索不夠,迫切需要在立足現有減排項目抓拓展,瞄準過去未涉領域求突破上開拓創新,以減少總量減排面臨的壓力。
32污防設施效能不高
隨州市部分城鎮污水處理廠由于污水收集管網建設不配套,覆蓋人口有限,導致污水量收集不足,處理負荷偏低,不能發揮應有的處理能力,效能較低。同時,全市鄉鎮由于資金的原因,鎮區生活污水處理廠建設仍未啟動。
33監管體系尚不健全
部分已經建成的治污工程沒有發揮應有的減排效力,擅自停運或運轉不正常的現象時有發生;環?;A設施進展相對滯后,個別污水處理廠由于建設進度緩慢、工期長,無法及時發揮減排作用。有的職能部門履行監管職責不到位 ,影響了減排工作進展。
此外,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建設項目成倍增加,環?,F有人員、編制無法滿足環境監管要求,加上鄉鎮環保無專門機構、無專職人員、無經費保障,難以實現環境監管的全覆蓋。究其原因,主要是環保機制體制改革創新的工作力度不夠、大膽嘗試不多。
34執法環境尚待優化
部分企業缺乏社會責任感,片面追求利潤,環保投入不足,對國家和省實施的減排政策和本地區減排面臨的形勢認識不到位,重經濟增長、輕污染減排的思想還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轉。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企業,往往只注重把總量減排僅僅當作是一項任務來完成,而沒有看成是經濟轉型、企業升級、技術創新、效益提升的機遇。結果,在實現總量減排目標過程中,都是被動地采取措施,被動地控制污染排放,被動地節約消耗,既沒有長遠性,也沒有效益性,總量減排的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各級領導干部“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綠色發展理念、企業業主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社會公眾監督和參與環保的自覺意識都有待于進一步強化和提升。
3減排投入明顯不足
在污染治理和淘汰落后產能方面,上級財政安排的補助和引導資金較少,與減排任務還不相適應,未能有效帶動地方和社會資金投入污染減排。地方減排資金激勵措施更是嚴重不足,極大消弱了減排項目落實積極性,增加了環保日常監管難度。
36結構缺陷非常突出
隨州市由于工業結構相對單一,減排項目可選擇性空間較小,特別是在氮氧化物減排方面,由于減排基數比重倒掛,存在結構性缺陷,導致機動車減排的結果直接關系到全市指標任務是否完成。此外,全市多數工業企業污染治理起步較早,基本已經建成污染治理設施,導致工業減排的空間非常小,工業治理對總量減排的支撐力度也越來越小。除去已經安裝減排設施的大型企業,剩下的這些超標企業大部分是小廠,排放量很小,治理的削減量也很小,硬性地以減排量的大小來衡量完成任務,也給環保工作帶來了難題。
37主動減排意識不強
部分企業出于成本考慮,對減排工作任務的落實主動性不強,甚至存在消極抵觸情緒;有的雖然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了治理,但為了降低設施運營成本而疏于管理乃至停運,需要環保工作人員花費大量精力進行現場監督管理。還有部分減排企業由于設施在線監控系統未安裝或運行不正常,以及減排檔案資料不全,導致減排數據有效性無法認定,降低了減排項目認定通過率。endprint
摘要:指出了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主要手段,是促進社會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深入分析了隨州市“十二五前三年總量減排工作現狀、取得的工作成效及存在的問題,對進一步加強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的對策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總量減排;存在問題;對策探討
中圖分類號:X3201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8017603
[FL(2K2]
1引言
《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要求,“十二五期間繼續加強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并增加氨氮和氮氧化物兩項約束性指標,旨在進一步加大控制和改善環境質量的力度,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我國確定了4項主要污染物的降幅目標,制定了治理措施,通過開展總量減排工作,加大治理工程建設力度,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步伐,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動全社會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
2總量減排工作取得的成效
21總量減排工作得到加強
通過不斷完善減排工作機制,隨州市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一是主要領導高度重視,隨州歷任主要領導經常督查總量減排工作,切實把總量減排當成頭等大事來抓。二是各縣市區黨委政府、市直有關部門按照責任分工,切實履行總量減排工作職責,統籌處理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關系,把環保工作納入主要議事日程,推動了總量減排工作的整體聯動。三是企業切實履行環保主體責任,提高環保意識,規范環境行為,強化污染治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必須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的意識逐步增強。四是通過開展治理減排宣傳教育,建立了環保監督員制度,群眾對環保工作關注度、滿意度持續提升,群眾參與渠道更加暢通,社會監督機制逐步完善。
22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
通過開展總量減排工作,推動了主要污染物大幅削減和有效控制,實現了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全市地表水、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達到100%,府河平林、淮河除山大橋2個省控跨界斷面水質均滿足水環境功能區劃要求,隨州城區空氣環境質量優良天數保持在90%以上,達到國家二級標準要求。2013年成功創建省級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全市人居環境改善明顯;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鎮1個,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基地1個、生態示范區2個、生態鎮4個、生態村9個,市級生態鎮4個、生態村70個、綠色社區1個,各級自然保護區個、綠色學校24所。隨州城市生態競爭力指數排名全國第四。
23環?;A設施不斷完善
“十二五以來,全市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加快推進城市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等環?;A設施建設,為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提供了強有力支撐。先后擴建隨州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新建隨縣污水處理廠、廣水市廣辦污水處理廠,新增污水處理能力9萬t/d。隨州城區集中供應天然氣范圍進一步擴大,已經覆蓋全部老城區和部分新城區,供氣工程正在逐步推進,即將覆蓋隨縣和廣水市城區。建成了城南生活垃圾無害化填埋場,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能力達到00t/d。
24環保監管能力得到提升
全市環保系統管理機構不斷健全,人員素質不斷提高,工作作風進一步轉變,執行力進一步增強,統籌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能力不斷提高。隨縣和廣水市市區建立了獨立的環保機構,成立了環境監察、監測機構,環境監察和環境監測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為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提供了良好條件。
2階段性總量減排目標完成
年度指標全面完成,列入國家和省級減排計劃的減排項目均按時間和內容要求落實到位,全市累計完成減排項目1個,削減化學需氧量976t,氨氮944t,二氧化硫641t,氮氧化物820t,完成了階段性減排目標。
3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隨州市處于府河源頭,地處環境敏感區域,境內無客水過境,導致先天環境容量不足與后天的環境制約,環境形勢總體上不容樂觀,環保能力建設還不能完全適應“十二五新的減排形勢需要。
31減排領域拓展不夠
目前,全市總量減排面臨“兩小兩大,即:工程減排數量小,結構減排空間??;受經濟下行影響,企業環保投入不足,管理減排難度大;機動車在氮氧化物減排項目中占有較大比例(82%),完成氮氧化物減排任務難度大。主要原因是對過去的減排項目挖潛和拓展不夠,對一些新領域涉入和探索不夠,迫切需要在立足現有減排項目抓拓展,瞄準過去未涉領域求突破上開拓創新,以減少總量減排面臨的壓力。
32污防設施效能不高
隨州市部分城鎮污水處理廠由于污水收集管網建設不配套,覆蓋人口有限,導致污水量收集不足,處理負荷偏低,不能發揮應有的處理能力,效能較低。同時,全市鄉鎮由于資金的原因,鎮區生活污水處理廠建設仍未啟動。
33監管體系尚不健全
部分已經建成的治污工程沒有發揮應有的減排效力,擅自停運或運轉不正常的現象時有發生;環保基礎設施進展相對滯后,個別污水處理廠由于建設進度緩慢、工期長,無法及時發揮減排作用。有的職能部門履行監管職責不到位 ,影響了減排工作進展。
此外,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建設項目成倍增加,環?,F有人員、編制無法滿足環境監管要求,加上鄉鎮環保無專門機構、無專職人員、無經費保障,難以實現環境監管的全覆蓋。究其原因,主要是環保機制體制改革創新的工作力度不夠、大膽嘗試不多。
34執法環境尚待優化
部分企業缺乏社會責任感,片面追求利潤,環保投入不足,對國家和省實施的減排政策和本地區減排面臨的形勢認識不到位,重經濟增長、輕污染減排的思想還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轉。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企業,往往只注重把總量減排僅僅當作是一項任務來完成,而沒有看成是經濟轉型、企業升級、技術創新、效益提升的機遇。結果,在實現總量減排目標過程中,都是被動地采取措施,被動地控制污染排放,被動地節約消耗,既沒有長遠性,也沒有效益性,總量減排的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各級領導干部“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綠色發展理念、企業業主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社會公眾監督和參與環保的自覺意識都有待于進一步強化和提升。
3減排投入明顯不足
在污染治理和淘汰落后產能方面,上級財政安排的補助和引導資金較少,與減排任務還不相適應,未能有效帶動地方和社會資金投入污染減排。地方減排資金激勵措施更是嚴重不足,極大消弱了減排項目落實積極性,增加了環保日常監管難度。
36結構缺陷非常突出
隨州市由于工業結構相對單一,減排項目可選擇性空間較小,特別是在氮氧化物減排方面,由于減排基數比重倒掛,存在結構性缺陷,導致機動車減排的結果直接關系到全市指標任務是否完成。此外,全市多數工業企業污染治理起步較早,基本已經建成污染治理設施,導致工業減排的空間非常小,工業治理對總量減排的支撐力度也越來越小。除去已經安裝減排設施的大型企業,剩下的這些超標企業大部分是小廠,排放量很小,治理的削減量也很小,硬性地以減排量的大小來衡量完成任務,也給環保工作帶來了難題。
37主動減排意識不強
部分企業出于成本考慮,對減排工作任務的落實主動性不強,甚至存在消極抵觸情緒;有的雖然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了治理,但為了降低設施運營成本而疏于管理乃至停運,需要環保工作人員花費大量精力進行現場監督管理。還有部分減排企業由于設施在線監控系統未安裝或運行不正常,以及減排檔案資料不全,導致減排數據有效性無法認定,降低了減排項目認定通過率。endprint
摘要:指出了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主要手段,是促進社會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深入分析了隨州市“十二五前三年總量減排工作現狀、取得的工作成效及存在的問題,對進一步加強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的對策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總量減排;存在問題;對策探討
中圖分類號:X3201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8017603
[FL(2K2]
1引言
《國務院關于加強環境保護重點工作的意見》要求,“十二五期間繼續加強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并增加氨氮和氮氧化物兩項約束性指標,旨在進一步加大控制和改善環境質量的力度,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我國確定了4項主要污染物的降幅目標,制定了治理措施,通過開展總量減排工作,加大治理工程建設力度,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步伐,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動全社會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
2總量減排工作取得的成效
21總量減排工作得到加強
通過不斷完善減排工作機制,隨州市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一是主要領導高度重視,隨州歷任主要領導經常督查總量減排工作,切實把總量減排當成頭等大事來抓。二是各縣市區黨委政府、市直有關部門按照責任分工,切實履行總量減排工作職責,統籌處理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關系,把環保工作納入主要議事日程,推動了總量減排工作的整體聯動。三是企業切實履行環保主體責任,提高環保意識,規范環境行為,強化污染治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必須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的意識逐步增強。四是通過開展治理減排宣傳教育,建立了環保監督員制度,群眾對環保工作關注度、滿意度持續提升,群眾參與渠道更加暢通,社會監督機制逐步完善。
22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
通過開展總量減排工作,推動了主要污染物大幅削減和有效控制,實現了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全市地表水、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達到100%,府河平林、淮河除山大橋2個省控跨界斷面水質均滿足水環境功能區劃要求,隨州城區空氣環境質量優良天數保持在90%以上,達到國家二級標準要求。2013年成功創建省級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全市人居環境改善明顯;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鎮1個,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基地1個、生態示范區2個、生態鎮4個、生態村9個,市級生態鎮4個、生態村70個、綠色社區1個,各級自然保護區個、綠色學校24所。隨州城市生態競爭力指數排名全國第四。
23環?;A設施不斷完善
“十二五以來,全市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加快推進城市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等環?;A設施建設,為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提供了強有力支撐。先后擴建隨州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新建隨縣污水處理廠、廣水市廣辦污水處理廠,新增污水處理能力9萬t/d。隨州城區集中供應天然氣范圍進一步擴大,已經覆蓋全部老城區和部分新城區,供氣工程正在逐步推進,即將覆蓋隨縣和廣水市城區。建成了城南生活垃圾無害化填埋場,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能力達到00t/d。
24環保監管能力得到提升
全市環保系統管理機構不斷健全,人員素質不斷提高,工作作風進一步轉變,執行力進一步增強,統籌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能力不斷提高。隨縣和廣水市市區建立了獨立的環保機構,成立了環境監察、監測機構,環境監察和環境監測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為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提供了良好條件。
2階段性總量減排目標完成
年度指標全面完成,列入國家和省級減排計劃的減排項目均按時間和內容要求落實到位,全市累計完成減排項目1個,削減化學需氧量976t,氨氮944t,二氧化硫641t,氮氧化物820t,完成了階段性減排目標。
3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隨州市處于府河源頭,地處環境敏感區域,境內無客水過境,導致先天環境容量不足與后天的環境制約,環境形勢總體上不容樂觀,環保能力建設還不能完全適應“十二五新的減排形勢需要。
31減排領域拓展不夠
目前,全市總量減排面臨“兩小兩大,即:工程減排數量小,結構減排空間小;受經濟下行影響,企業環保投入不足,管理減排難度大;機動車在氮氧化物減排項目中占有較大比例(82%),完成氮氧化物減排任務難度大。主要原因是對過去的減排項目挖潛和拓展不夠,對一些新領域涉入和探索不夠,迫切需要在立足現有減排項目抓拓展,瞄準過去未涉領域求突破上開拓創新,以減少總量減排面臨的壓力。
32污防設施效能不高
隨州市部分城鎮污水處理廠由于污水收集管網建設不配套,覆蓋人口有限,導致污水量收集不足,處理負荷偏低,不能發揮應有的處理能力,效能較低。同時,全市鄉鎮由于資金的原因,鎮區生活污水處理廠建設仍未啟動。
33監管體系尚不健全
部分已經建成的治污工程沒有發揮應有的減排效力,擅自停運或運轉不正常的現象時有發生;環?;A設施進展相對滯后,個別污水處理廠由于建設進度緩慢、工期長,無法及時發揮減排作用。有的職能部門履行監管職責不到位 ,影響了減排工作進展。
此外,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建設項目成倍增加,環保現有人員、編制無法滿足環境監管要求,加上鄉鎮環保無專門機構、無專職人員、無經費保障,難以實現環境監管的全覆蓋。究其原因,主要是環保機制體制改革創新的工作力度不夠、大膽嘗試不多。
34執法環境尚待優化
部分企業缺乏社會責任感,片面追求利潤,環保投入不足,對國家和省實施的減排政策和本地區減排面臨的形勢認識不到位,重經濟增長、輕污染減排的思想還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轉。無論是地方政府還是企業,往往只注重把總量減排僅僅當作是一項任務來完成,而沒有看成是經濟轉型、企業升級、技術創新、效益提升的機遇。結果,在實現總量減排目標過程中,都是被動地采取措施,被動地控制污染排放,被動地節約消耗,既沒有長遠性,也沒有效益性,總量減排的效果大打折扣。另外,各級領導干部“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綠色發展理念、企業業主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社會公眾監督和參與環保的自覺意識都有待于進一步強化和提升。
3減排投入明顯不足
在污染治理和淘汰落后產能方面,上級財政安排的補助和引導資金較少,與減排任務還不相適應,未能有效帶動地方和社會資金投入污染減排。地方減排資金激勵措施更是嚴重不足,極大消弱了減排項目落實積極性,增加了環保日常監管難度。
36結構缺陷非常突出
隨州市由于工業結構相對單一,減排項目可選擇性空間較小,特別是在氮氧化物減排方面,由于減排基數比重倒掛,存在結構性缺陷,導致機動車減排的結果直接關系到全市指標任務是否完成。此外,全市多數工業企業污染治理起步較早,基本已經建成污染治理設施,導致工業減排的空間非常小,工業治理對總量減排的支撐力度也越來越小。除去已經安裝減排設施的大型企業,剩下的這些超標企業大部分是小廠,排放量很小,治理的削減量也很小,硬性地以減排量的大小來衡量完成任務,也給環保工作帶來了難題。
37主動減排意識不強
部分企業出于成本考慮,對減排工作任務的落實主動性不強,甚至存在消極抵觸情緒;有的雖然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了治理,但為了降低設施運營成本而疏于管理乃至停運,需要環保工作人員花費大量精力進行現場監督管理。還有部分減排企業由于設施在線監控系統未安裝或運行不正常,以及減排檔案資料不全,導致減排數據有效性無法認定,降低了減排項目認定通過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