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保華
作為一名專利發明人,占財興20多年間取得了30余項發明和實用新型技術專利,與專利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9月27日,在位于新疆上??萍己献骰?0樓的愛思特專利轉讓服務有限責任公司,記者見到了公司總經理占財興。占財興對記者說:“我們公司主要針對企業專利開發運作、技術專利轉讓實施和創新實驗室推廣開展工作?!?/p>
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大興科技創新之風,專利事業取得長足發展。在這股春風影響之下,占財興也有幸成為一名專利發明人,20多年間他取得了30余項發明和實用新型技術專利,與專利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放羊娃到發明人
占財興的父親曾經是農六師110團四連的一名機井看護員,機井房就是他們的家。童年時代,他的床鋪旁邊就是用來抽水的柴油機,夜深人靜之時,柴油機運轉時的隆隆聲叩擊著他幼小的心靈,也激發了他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占財興從小就對自然界的萬事萬物有著濃厚興趣,好動腦子,喜歡異想天開,并且有著超出同齡人的創造力、想像力和動手能力,做風箏、電感器、放大鏡,沼氣罐,機械卡及各種模具,養各種小動物,種植一些新奇植物,甚至用火藥做炮仗。上初二那年,由于各方面原因,占財興退學了,但他并沒有放棄學習。他一邊放羊,一邊看書自學,掌握了電學、化學,自然科普的相關知識,這為他以后的發明創造奠定了不可或缺的知識基礎。
1989年,占財興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新疆人有喝磚茶的習慣,通常是將茶葉直接放入壺中或鍋中熬煮,但這樣會造成茶葉漂浮在茶水中或沉在壺底,不方便飲用和清潔容器。針對這種現象,他找材料、買工具,把紗窗網剪下一塊一塊,用罐頭盒上的鐵皮剪成條,握好成形,用電焊焊好紗網。他通過思考和重復實驗,發明了一種煮茶斗,此產品將茶葉放入斗中烹煮,可以有效過濾茶葉渣滓,解決了很多人生活中沏茶的不便。他還為這項發明申請了國家專利。后來,這種煮茶斗在市場上大量生產,成為飯館、家庭常見的生活用品。占財興說:“煮茶斗是我的第一個專利,這項專利雖然沒有給我帶來多少實際的收益,但卻給了我繼續從事發明創造的動力?!?/p>
那時,占財興還在團場從事農業種植,在長期的耕種實踐中,他發現作物在生長后期需要一定量的肥料,若缺肥會直接影響作物的產量和質量,但由于后期作物在高度和密度上的原因,人工、機械施肥都很難進行。他又找來書籍資料,細致認真的學習,發現氮肥易溶于水,及兵團農場又是以機井水渠標準式澆水,根據這些特點,他去烏市買材料。經過多次試驗、改進,終于研發出了一種多季施肥器,這種施肥器的工作原理是把肥料溶入水中,在灌溉時完成對作物的追肥,澆水施肥一次完成。這項發明后經多次改進,生產出產品,并進行大量的推廣、銷售,取得了可觀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并得到了廣大兵團農場職工的認可和好評。
為了理想發明創造
在此后的幾年中,占財興心中懷著通過發明創造改變生產生活方式的樸素理想,細心觀察、刻苦鉆研,先后發明了十幾項專利。
1996年,占財興懷揣著干大事業的夢想來到烏魯木齊,他干過推銷,開過公司,工作領域從輕工產品到建筑領域,他一邊打工掙錢,一邊堅持學習,刻苦鉆研發明創造。占財興說:“最困難的時期,我曾一度窮困潦倒。但是我并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十余年間,我又發明了幾十余項專利。”
2000年前后,占財興在工地上工作時發現,很多建筑物內的衛生間、廚房等領域有安裝上下水管、暖氣管、天然氣管、通風管等形成的洞口,傳統的方法是用吊板支模堵洞,需要兩人同時操作且施工不便。為了解決這個難題,他買來材料、找人加工,設計了一種管口支模器,這種材料輕巧美觀,只需一人操作且容易安裝拆卸,使用方法簡單。為了研究這種管口支模器,他經過反復試驗,前后做了不下30套方案,更換了多種材料,用了7年時間才最終完成,最后做出了合格的樣品。在各類建筑工程中使用后,獲得施工方總工、技術人員、水暖施工人員、監理人員的一致好評。
2006年,占財興和單位的技術人員從建筑工程的特性與實施工藝上研究,對管口支模器加以改進,生產出了新一代專利產品“變徑管口支模器”,在建筑工程中使用后受到了施工單位和技術人員的肯定。產品進行了大量的銷售,為企業帶來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同時,此項專利的開發及應用還先后獲得國家星火項目資金撥款60萬元,國家金橋獎項目資金10萬元,兵團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兵團專利實施補助項目資金10萬元,也為企業贏得了較高的知名度。
為發明成果轉化而努力
占財興說:“發明的最終目的就是轉化成社會生產力,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而在這些年的發明及轉讓實踐中,有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那就是發明成果如何成功轉化,產生經濟和社會效益。在與許多民間發明人的接觸中我了解到,這也是民間發明人的普遍難題?!?/p>
經過認真思考和分析,占財興發現“轉化難”存在兩個方面的原因。他說:“其一是很多民間專利發明人只憑個人愛好搞研發,不問市場需求,重數量、輕質量,發明成果含金量低,并且不善于把握機遇,不懂營銷;其二是沒有將發明創造‘進行到底。從發明到應用開發,再到批量生產,其間牽涉到對市場風險的研究評估,還有包括技術、資金、勞動力、原材料等在內的各種生產要素組合。這需要專業化的市場服務為專利發明人和企業提供便捷周到的專利服務,以期借助社會資源實現低成本的專利開發和運用?!?/p>
為了促進發明成果的轉化,為更多的發明人服務,占財興于2009年成立了烏魯木齊愛思特專利轉讓服務有限責任公司,與多家知名網站、技術市場、中小企業、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等開展合作,初步建立了“專利申報—成果轉化—產業化開發”鏈條。開展以專利為主體的專利產品化實踐活動,力爭拉近專利發明人與企業、生產市場之間的距離。
愛思特“創新實踐實驗室”
在愛思特公司,記者發現里面陳列著一些展架,展架上擺放著諸如卡車、飛機、恐龍等許多精美的模型。占財興對記者說:“這些都是我們創立的創新實踐實驗室里,學生動手制做的一些作品?!?/p>
占財興隨后饒有興趣地給記者演示這些模型,遙控的電動卡車、聲控的電動恐龍,制作精美又富有科技含量的模型一下子吸引了記者的目光。占財興說:“我們計劃向500所學校推廣‘創新實踐實驗室?!?/p>
談到創立“創新實踐實驗室”的初衷,占財興說:“第一,激發學生愛科技,愛發明,愛生活的興趣;第二,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操作技巧;第三,挖掘青少年的潛能及創新的人才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p>
占財興介紹說,愛思特“創新實踐實驗室”從奧地利引進國內已有4年,得到社會、學校、家長、學生等多方面極佳的肯定和評價。占財興說:“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學校為學生提供青少年創新實踐基地,開展勞動技能型創新教育,能夠為學生創造動手動腦的機會,激發學生主動發展的動力,使學生好學善思、個性發展張揚。從家長的角度來說,勞動技能型創新教育,可以使孩子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熱愛勞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從學校的角度來說,以勞動型創新教育為主的青少年創新實踐基地的創立是改善學校辦學條件、豐富校園活動、優化校園的科技活動設施,進行自主發展和個性發展的內涵建設的有效途徑。”
愛思特“創新實踐實驗室”創立以來,因為所配置設備的安全、經濟性,培訓方案的有效、可行性,實踐活動的趣味、益智性等特點,受到了眾多學校師生的歡迎。
占財興最后說:“‘說一丈,不如行一尺,能力培養是潛移默化、持續發展的工作。貴在實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百年大計,與國家未來的發展以及國際競爭力的提升息息相關。實踐證明我們引進的這樣一套系統與設備以學生動手能力,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是完全符合時代潮流需要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