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改云
內容摘要:試卷講評課是語文教學中的一種重要且常見的課型,尤其是到了單元小結、期中期末復習階段甚至變成了主要的課型。通過習題講評還可以幫助教師發現自己教學方面的問題和不足,進行自我總結、自我反思、改進教學方法,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語文 講評課 嘗試
語文講評課的主要作用,是通過試卷講評幫助學生分析前一階段的學習情況,查漏補缺、糾正錯誤、鞏固雙基,并且在此基礎上尋找產生錯誤的原因,從中吸取失敗的教訓,包括審題和做題的方法與習慣,總結成功的經驗,從而完善學生的知識系統和思維系統,進一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語文習題評講課遵循的基本要求。一是統計錯誤頻率。講評效果的好壞取決于反饋信息的準確與否。講評課不可能從頭到尾,面面俱到,而應有所選擇,有所側重,教師在每次閱卷應作好一些必要的數據記載。講評前都要認真檢查每位學生的答題情況,分析各題的錯誤率,細致診斷學生的解答,找出錯誤的癥結,弄清那些題目錯得較多,錯在哪里,學生需要何種幫助等等。
習題最好自己編選,這樣即有針對性又符合學情。必須清楚哪些知識點學生愛出問題,哪些知識點學生掌握得較好,不同班級存在那些實際的差距,在這樣的背景下再過渡到選題和編題。在整個編制過程中,既要突出重點又要做到全面考查。在習題功能上要做到區分度、信度和難度的合諧統一,只有這樣才能把學生的真實的成績考察出來。
二是對錯誤原因、類型進行分析和反思。統計完學生的出錯頻率后,下一步就是查找每題錯誤的類型和根源。對于錯誤類型,教師翻翻學生的試卷不難歸納。要善于順著學生的思路,將心比心地分析學生出錯根源。有的學生的出錯原因和教師所主觀臆想的原因不相吻合,要盡可能地多地了解學生對做錯的題是怎樣思考的,找出學生在理解基本概念、基本規律上存在的問題,在思維方式上存在的缺陷,有時還需要教師的調查、訪談,講評才會擊中要害。只有集中了學生易錯處和典型錯例的分析,才能加強印象。另外,教師還要對學生產生的錯誤進行反思。
三是確定評講策略。如果說上面的幾個步驟是把脈,下面就要開藥方了。經過上面的準備工作,教師對學生的試卷上的出現問題已然胸中有數,但還要對評講方式和解題思路進一步優化,如普通題目、重點題目和難點題目都采用什么樣的方式講評,才能達到最佳教學效果都應是此時考慮的內容,絕不能不假思索,隨意講評。
二.語文教師必須注重講評習題
(一)對講的要求
一是要按序分類講:按序是指在安排講題順序,按照概念到規律,一般到特殊,由簡單到復雜的順序分析,要遵循認知規律,符合循序漸進的原則。分類是指應把試卷中的題目分門別類,按知識或按解題方法或其他方法分開講解,這樣分析即能達到復習知識的目的,又能使學生在解題方法、技巧有一個理性認識。
二是要講知識結構: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分析題目,使學生對本章的重點、難點、易點等知識點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對整章的知識點縱橫聯系有一個網絡性的理解,對知識點的認識要從點到面、再到體。
三是要講錯因。教師要引導出錯的學生說出出現錯誤時的心理,以暴露隱藏在學生思維深處的錯因,進行答卷失誤分析,幫助學生提高應試能力。
四是要講思路。講試題題型的特點和解題的思路。要引導學生思考試題在考查哪些知識點,這些知識點之間有什么聯系,解題突破口在哪?用什么方法解題最好。
五是要講方法。抓住典型題目,講基本解題方法和技巧,引導學生突破已有的思維定勢,敏銳抓住試題本質,排除干擾,速解、巧解,得出結論,解題要既注重結果,更注重過程。
六是要講規律。即歸類講解,對某一類題目的解題方法進行高度概括和總結,總結出相對固定的解題規律,規范解題格式,真正使學生分析一道題,明白一個道理;糾正一道錯題,會解一類題型。
(二)評的要求
一是評知識,即公布各個知識點的得分率、失分率及失分原因,同時說明這個知識點的在大綱中的地位,讓學生分析、總結自己的作答情況時有一個參考標準。
二是評能力,即分析題目到底考查了哪些能力,在做這些題目分析是由于題目讀不懂,閱讀能力差,還是分析和應用能力差,從而找到能力缺憾所在。
三是評方法,即評述同學們的解題方法并總結最優解題方法,讓大多數學生體會到成功的愉悅,并看到自己的差距,這樣講評,評得學生心服口服,讓學生從中體會到老師是在給他們治病,使學生清楚自己知識和方法上到底還存在哪些問題。
把一系列的問題、錯誤擺明后,分析其錯誤根源,進行曝光不是目的,對出現問題的知識點和方法再訓練,以求學生真正掌握才是最終目的。
(作者單位:河北磁縣觀臺鎮學區觀臺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