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冰
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是大學精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每一所大學都由許許多多個大學生組成,秉承著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成才的精神,學生干部隊伍建設是影響一所大學的學生的精神風貌、學風學氣的重中之重。而近年來,各高校的輔導員選拔中,很多高校采用在畢業生的優秀學生干部當中,選拔表現突出的人才進行繼續培養,推向輔導員隊伍的方式,這種方式既可以使輔導員隊伍更具年輕活力,又能夠加強輔導員的群眾親和力。在這種形勢下,我認為可以采用一定的方式推動學生干部培養以進一步地加強輔導員隊伍能力的完善。
一.推動學生干部向輔導員身份轉變的途徑
首先,加強學生干部自我能力提升。學生干部的身份具有特殊性,從學校管理的角度來思量,學生干部是學生中的優秀個體,其核心地位是不容忽視的,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學生基層的思想,同時他們作為輔導員工作的分擔者,是輔導員的得力助手,在學生管理方面又有突出的作用。學生干部的上傳下達,使得普通學生和輔導員之間建立了通暢的橋梁。在學生干部的這一工作當中,很多學生干部對輔導員的日常工作有了大量而細致的了解,對學校的規章制度,教育理念,工作流程都有切身的接觸,加強對學生干部的培養,很有可能就是對未來一批輔導員的能力建設的奠基,由輔導員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外化行為,轉向學生干部帶頭爭優的內化措施,為高等教育學府新時期文化創新提供新方法。
其次,輔導員重點選拔推進,學生干部與輔導員之間,存在一種主動與被動的關系。輔導員在這一關系中,處于主導地位,更多的時間,是由輔導員向學生干部發布通知,由學生干部進行部署,而學生干部更多的時間是一種服從的狀態,但是這種關系是雙向的,當優秀的學生干部在活動中發現問題時,應該主動向輔導員老師第一時間匯報,這時輔導員會從學生干部之中得到反饋信息,通過反饋的內容,輔導員完全可以發現每一名學生干部的認真程度和工作態度,通過幾次的了解,便可以發現有學生工作能力的學生干部,而這些學生干部可以成為輔導員著重培養的預備人才。輔導員應該對于這些優秀的學生給予更多的表現空間,更多的權利下放,讓學生對自己的職權進行合理的運用,讓他們在工作中的到更多的歷練。在學生進行活動的過程中,輔導員應該給予更多的方向性指引,合理協調存在的問題,讓學生既能夠從輔導員的引導中獲得學生工作的方法,又能夠有自主創新的意識。
其次,加強輔導員工作透明化,對于輔導員工作很多人稱其為“大學幼兒園的保姆”,而輔導員這個職位對他們來說,更是掙脫了父母的束縛,奔向自由國度的一個額外的“韁繩”,即想掙脫輔導員的約束,又存在著很多的事情需要輔導員的引領。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下,越來越多的學生對于輔導員這一職業存在一種偏見,甚至一些學生干部在與輔導員的接觸中也是消極配合,針對這一問題,更應該從心理上,轉變學生的看法。微信平臺,微博平臺,人人網頁,都是輔導員展示自身人性化的有效途徑,通過這些平臺,與學生干部和普通同學進行網絡面對面交流,投入輔導員們真誠的情感,才能讓每一個學生對輔導員的工作有所認可,樹立學生威信,推動輔導員對學生干部,學生干部對普通群眾,點對線,線對面逐層工作的開展,位學生干部樹立榜樣,強化學生干部對輔導員這一崇高職業的熱愛。
二.學生干部向輔導員身份轉變中存在問題
首先,工作與學習相結合
在學生工作當中,每一位輔導員老師對學生干部的培養一定是盡心盡力的,但是學生干部自身能力拓展的同時,很多時候產生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忘記了身為一名學生最本分的工作:學生應該以學業為本。學生干部的在每一次活動的開展中耗盡了自己大量的個人時間,全力以赴,力爭完美,但是學習成績卻差強人意,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標榜作用不應該只用到自身的實踐工作當中,同樣應該投身于學業科研當中,為普通同學樹立典范。
其次,身份的轉變。
對于那些剛剛步入輔導員隊伍的學生干部來說,他們面對的最大的一個問題可能就是從被動的聽指揮,服從命令,到主動的創辦活動,引領隊伍。如果繼續以曾經的身份角度去審時度勢已經不夠全面,這時需要的是提升自己的高度,用全局的視角來看問題,以保證學校規章制度得以有效實行,學生管理工作合理開展,對學生的思想、行為予以正確引導。
總之,輔導員隊伍的建設是長期的,從人才的儲備到培養每一步都必須以務實為基礎,開拓為途徑,創新為方法,爭優為目標。切實發揮學生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精心培養學生干部能力的提升,為輔導員隊伍打造一支具有強勁動力的后備軍,是我們新時期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經之路。
(作者單位:東北電力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