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紅軍
(焦作市中站區人民醫院普外科,河南 焦作 454150)
為了能夠在確保對急性闌尾炎治療干預效果的同時,降低術中創傷,促進術后恢復,筆者采用對比研究方法探討腹腔鏡手術與傳統開腹手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選擇2013年6—10月焦作市中站區人民醫院收治的急性闌尾炎患者40例,均經臨床表現、基礎生命指征及實驗室檢查確診為急性闌尾炎。排除嚴重肝腎功能障礙、妊娠期與哺乳期患者及已接受相關治療且預計可能對治療結局產生影響的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腹腔鏡組20例,男12例,女 8 例,年齡 15~70 歲,平均(36.2±1.7)歲,急性發病后24 h內入院;開腹手術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齡 12~65 歲,平均(34.1±2.6)歲,急性發病后24 h內入院。2組患者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開腹手術組
患者在全身麻醉狀態下實施手術作業,根據患者病史資料以及腹部體征具體情況,于麥氏點或右下腹部直肌外緣作縱向切口,常規處理闌尾及闌尾系膜,對闌尾殘端進行荷包包埋處理。根據患者情況術后放置引流管,常規抗生素藥物干預。
1.2.2 腹腔鏡組
所有患者給予氣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狀態下于肚臍上方建立人工氣腹,常規置入10.0 mm套管鞘,在電視顯示引導下,分別于患者麥氏點、麥氏點對應另一側位置置入5.0、10.0 mm套管鞘,手術視野下沿患者回盲部探尋闌尾。若術中確定患者出現闌尾炎穿孔并發腹膜炎問題,則將手術床調至頭高右低狀態,吸取膿液后再次調整體位至頭低右高狀態,使用鈦夾對患者闌尾系膜進行處理。根部套扎后使用鈦夾對其進行加固處理,電切闌尾。若觀察患者出現根部穿孔癥狀,則縫合后進行包埋處理。完成以上處理后,手術區域使用生理鹽水配合甲硝唑液進行沖洗,腹腔常規放置引流管。術后抗生素藥物干預。
比較2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腹腔鏡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均顯著低于開腹手術組(P<0.05),見表 1—2。
表1 2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表1 2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P<0.05與開腹手術組比較。
住院時間t/d腹腔鏡組 20 50.2±4.6* 18.5±3.5* 23.2±3.1* 6.1±0.5*開腹手術組 20 81.5±7.3 58.9±2.7 37.1±2.5 12.8±1.1組別 n 手術時間t/min術中出血量V/mL肛門排氣時間t/h

表2 2組術后并發癥情況比較例
急性闌尾炎是臨床腹部外科所收治患者中,發病率最高的癥狀之一,本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兇險等特點,治療難度較大[1]。針對急性闌尾炎患者而言,為了能夠提高治療效果,防止對患者機體安全產生不良影響,多建議通過開腹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干預。但開腹手術易造成繼發性感染,且由于術中切口大,術后瘢痕明顯,導致患者對開腹手術治療的效果不夠滿意[2-3]。為了改善以上問題,有必要研究能夠替代傳統開腹手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手術方案。
在微創技術的發展下,腹腔鏡手術模式被證實可以應用于對急性闌尾炎患者的治療中。在將腹腔鏡應用于對本組患者的治療過程當中發現:由于腹腔鏡方案能夠為手術醫師提供廣闊的操作視野,因而可在直視狀態下對術區及周邊膿液、積液進行吸取。由此可達到降低患者術后發生腸間積液癥狀的目的。同時,需要注意的是,為了確保腹腔鏡手術下的治療效果,要求在闌尾根部套扎后再使用鈦夾進行加固處理,也可使用生物夾關閉。切斷后的闌尾需要使用5.0 mL注射器外包裝袋裝置,避免切除闌尾對切口造成污染,繼發切口感染等方面的問題。
[1]梁章焱,常曉健,馬紅濤,等.急性闌尾炎行腹腔鏡手術與開放手術的對比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18(1):11-12.
[2]孔德建.開腹和腹腔鏡手術治療兒童急性闌尾炎療效比較[J].海南醫學,2013,24(11):1602-1604.
[3]李啟榮,龍仁,平陸浩,等.急診腹腔鏡闌尾切除與開腹闌尾切除對比分析[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1,28(1):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