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瑞娜
(滑縣中醫院婦產科,河南 滑縣 456400)
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一種婦產科妊娠合并癥[1],在剖宮產的同時是否能夠行子宮肌瘤剔除術一直以來都存在著爭議。本文通過對剖宮產同時行子宮肌瘤剔除術產婦進行臨床觀察,探討剖宮產同時行子宮肌瘤剔除術的可行性。
將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滑縣中醫院收治的行剖宮產合并子宮肌瘤剔除術的產婦50例作為觀察組,年齡 21~42歲,平均29歲,孕周 38~42周,初產婦23例,經產婦27例;其中33例為單個肌瘤,17例為多個肌瘤;11例為肌壁間肌瘤,35例為漿膜下肌瘤,4例為黏膜下肌瘤;肌瘤直徑為0.9~7.2 cm,平均 4.5cm。 選擇同期在本院行剖宮產的50例產婦作為對照組,年齡22~43歲,平均28歲,孕周37~41周,初產婦28例,經產婦22例。所有患者均無貧血、凝血功能以及內科并存疾病等癥狀。2組基線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2組均行腰硬膜聯合麻醉,于子宮下段行剖宮產術。觀察組患者行剖宮產術后確定肌瘤類型,將子宮娩出腹腔,于肌瘤周圍及基底部注射縮宮素10~20 U,在剔除漿膜下肌瘤時,用血管鉗鉗夾蒂部,將肌瘤切斷,然后進行縫扎;在對壁間肌瘤進行剔除時,要自子宮下段切口稍下方兩側闊韌帶無血管區各造一個可穿過止血帶的小洞,利用止血帶結扎以截斷子宮血管,然后進行肌瘤剔除[2],關閉瘤腔;瘤腔如果太大,則需要再經漿膜層向肌層進行縫合,然后將止血帶放松,觀察滲血情況,不滲血則將子宮送回腹腔,若有滲血,通過局部按壓或者止血紗布進行止血。
比較2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肛門排氣時間、術后24 h陰道出血量、住院時間。
所有產婦均順利完成手術。2組各觀察指標比較見表1,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時間較對照組明顯延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 2 組術中出血量、術后24 h陰道出血量、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2組各觀察指標比較

表1 2組各觀察指標比較
*P<0.05 與對照組比較。
住院時間t/d觀察組 50 64±5* 335±4 97.2±0.4 12.2±0.5 6±2對照組 50 40±3 290±2 96.3±0.6 11.7±0.3 6±1組別 n 手術時間t/min術中出血量V/mL術后陰道流血量V/mL術后肛門排氣時間t/h
妊娠合并子宮肌瘤在臨床上十分常見,在剖宮產的同時是否能夠行子宮肌瘤剔除術,一直以來都存在著爭議。反對的觀點認為,產婦在妊娠期間子宮壁血供非常豐富,在進行剖宮產時剔除肌瘤出血會比較多,十分容易造成產后出血或者使感染機會加大,同時,在胎兒娩出后子宮會發生收縮,從而導致肌瘤與周圍的界限不容易分辨,增加了手術的難度,此外,產婦在產后肌瘤會發生縮小,手術的作用也不會太大,因此不主張在剖宮產同時行子宮肌瘤剔除術[3]。主張在剖宮產同時行子宮肌瘤剔除術的學者則認為,產婦在妊娠時子宮肌瘤邊界大多會變的比較清晰,容易進行分離,如果不再剖宮產術時同時進行剔除處理,很有可能會影響子宮縮復,使盆腔感染的機會大大增加,此外,如果再次為患者單獨進行子宮肌瘤剔除手術,不僅增加患者的身心痛苦,而且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故而主張在剖宮產同時行子宮肌瘤剔除術[4]。
目前,多項研究結果都傾向于剖宮產同時行子宮肌瘤剔除,特別是肌瘤變性會在產婦妊娠后期明顯增多,在剖宮產同時剔除肌瘤顯得非常必要[5]。然而,在剖宮產術中行肌瘤剔除并非都是安全的,這需要對產婦的適應證進行嚴格掌握,同時要仔細檢查肌瘤的部位、大小以及患者情況,然后再根據自身的技術條件進行手術。在子宮肌瘤中,適應手術的主要有:帶蒂或大部分突向漿膜下的肌瘤、黏膜下肌瘤、肌壁間肌瘤位于切口附近或肌瘤剔除術后易于行子宮修補。據報道,如是有經驗的產科醫生為產婦進行剖宮產時行子宮肌瘤剔除術,則通常不會有嚴重的并發癥發生[5]。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時間較對照組明顯延長,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 2 組術中出血量、術后24 h陰道出血量、術后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充分說明剖宮產術中同時行肌瘤剔除術是可行的,手術的風險以及并發癥并未因此而增加。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剖宮產同時行子宮肌瘤剔除術前必須要充分做好術前準備,醫師必須對髂內動脈、子宮動脈結扎術以及子宮全切術能夠熟練操作。手術時,先行剖宮產,取出胎兒、胎盤后,應該將除黏膜下肌瘤外的剖宮產子宮切口全部縫合,然后再行肌瘤剔除術,如遇到比較大的肌瘤,在剔除前應使用縮宮素以促進子宮收縮從而減少術中出血。術后特別需要注意廣譜抗生素以及縮宮素的應用,還需注意產婦的陰道流血情況以及子宮復舊情況,此外,還要在患者出院后進行嚴密跟蹤。
[1]郭開蓉.剖宮產時行子宮肌瘤剔除術68例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09,4(28):86-87.
[2]楊紅月,穆希明.剖宮產同時行子宮肌瘤剔除術:附106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0,14(2):146-147.
[3]馮立紅,萬波,譚玲玲.晚期妊娠合并子宮肌瘤139例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6):2680-2682.
[4]謝紅旭。妊娠合并子宮肌瘤112例妊娠結局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5,20(5):562-563.
[5]張秋桂.剖宮產同時行子宮肌瘤剔除術86例臨床分析[J].華中醫學雜志,2009,33(3):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