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超
【摘要】隨著英語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素質教育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方法越來越跟不上時代發展的節奏。諸如教學方式僵化、教學效率低下等弊端逐漸顯現,這些問題都嚴重影響著英語教學,成為制約英語教學發展的瓶頸,形勢要求亟需進行改革。
【關鍵詞】英語 瓶頸 課堂改革 有效教學
課堂教學方法是教師為了達到教學目的而采用的上課方法。作為工作在教育第一線的英語教師,肩負著培養學生健康成長和發展其英語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的重要職責。如何掌握方法,把握時機,做到切實做到關愛學生,激發學生熱愛英語的興趣和情感,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實現學科教育目的呢?筆者認為,我們應該努力營造一個形象生動的課堂,讓課堂變鮮活。
一、運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交際環境
當前的英語教材中的課文絕大多數是借助問候、聊天、打電話、借物、問路、看病等一系列日常生活情景用語或以生動活潑的對話、短文、寓言故事、幽默笑話、短劇、音樂等形式構成的題材廣泛、題材各異的教學內容。教師在課堂上恰當地利用實物、多媒體、幻燈片、電子白板等先進的英語教學輔助設備為媒介,用生動的畫面、悅耳的音樂,伴隨著實際環境中的聲音,將會產生極佳的教學情景和氣氛,使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感受中加深對課文內容、語言點的理解和掌握。
二、重視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交流,英語是交流的工具,口語表達能力是衡量英語學習的重要標準。在每節英語課前進行一個簡短的“Daily report”,不失為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有效方法。時間方面,盡量控制在兩三分鐘以內,內容可以是剛剛學過的課本內容,也可以是一則小故事和小笑話,自編對話也是提倡的。萬事開頭難,剛開始,總會遇到有一些同學緊張、不好意思,演講時也可能會出現前言不搭后語,結結巴巴的情況。每當遇到此類情況,盡量用這些話來鼓勵學生:“ Please dont be nervous. Try it,you can do it!”/“You will be better next time,I do believe in you.”/...讓學生免于尷尬,多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下課以后,可以抽時間耐心地幫其做好充分的準備,以便他們能在下節課的課堂上順利地完成自己的任務,逐漸讓學生意識到只要自己有信心,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取得成績,有所收獲。此外,培養和鼓勵學生上臺表演也是提高口語表達的良方,表演的主題盡量與近期所學的知識相關,以便溫故而知新,拓展提高。表演時,可以讓學生先自由組隊準備,然后再上臺表演,這樣,枯燥的教學內容就不知不覺地被學生運用到生活實踐當中。
三、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兩級分化是很難避免的,這就要求我們要有“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創造出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平臺,對于后進生的點滴進步都要給予及時的肯定,從而使他們產生一種積極情感,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的自信心。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每一節堂的活動時,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例如,在學習季節的知識時,可以這樣設計教學課件:第一張幻燈片上制作與季節和氣候有關的場景,第二張幻燈片包含關于一年四季人們活動的視頻。第一步,先請一名基礎較差的學生來猜測圖中的場景是什么季節;第二步,讓同學們小組討論并寫出可以詢問季節和氣候的詞語和句子,如:“What season is it? Its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 ”請一些基礎較好的同學示范回答并在黑板上列出,然后領讀;第三步,引導學生自己說出詢問和季節氣候狀況的句型。通過這種的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學習,可以有效地調動全體學生參加課堂活動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其自信心。
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自學能力
教是為了學生更好的"學",是要讓學生更"會學"。因此,我們應始終重視對學生的引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梢猿浞掷煤贸孔x課的時間,引領學生堅持聽課文錄音,加強聽力訓練,讓學生模仿地道的英美人語音、語調;鼓勵學生訂出學習英語長期計劃和短期安排,每天堅持課前預習; 強調作業的獨立完成,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培養學生養成認真聽課的習慣,初步運用英語思維閱讀和理解;用語音語意、構詞法、聯想對比和歸納演繹等學習方法來記憶單詞和語法知識;讓他們多讀、會讀、善演、樂讀;培養他們善于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并樂于鉆研問題的能力。如此一來,這樣的課堂,幾乎所有的同學都能積極參與互動,深入思考問題,從被動的接受知識變為為主動的學習。學習內容經過了認真的思考和運用,這樣課堂自然而然就會變得生動鮮活,學生也會身心愉悅地遨游于英語知識的海洋中。
五、教會學生總結和反思
總結和反思是質變到量變的關鍵環節。每節課上留給學生兩三分鐘的時間,讓他們對當堂所學及時的梳理、總結和反思,通過此類形式,回憶并歸納當堂課中的所學重難點及不足之處,以便與教師或同學進行深入探討達到查漏補缺的效果。往往經過一段時間,學生們就自會覺養成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
優秀的教師就應如同樂隊指揮,根據所學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調動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而不是學習的奴隸,讓原本枯燥的語言學習課堂變得鮮活,讓學生迎來英語學習的春天!
參考文獻:
[1]趙春生.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
[2]許高厚.課堂教學技藝[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