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
當前,許多專家學者成立了相關的調研小組專門,對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項目進行了研究,目的就是培養初中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使得學生能夠體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生的綜合數學能力。通過對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問題進行解析,使學生掌握一般的解題技巧,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數學應用題教學主要作用是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解析問題的能力。因此,作為初中數學教學的引導者,教師要掌握一種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正確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解決問題。以下針對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特點,主要分析初中數學應用題解題策略教學有效實施的方案。
一、教改后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的特點
1.與社會生產、生活緊密相連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數學應用題類型比較單一。教學改革之后,數學應用題更趨向于生活化,數學中許多知識都與社會生產、生活緊密相連,數學應用題反映的問題,都是反射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實際案例。例如,這樣一道應用題:水果超市內的蘋果3元一斤,如果買3斤蘋果的錢,可以買2斤的桃子,請問桃子多少錢一斤?題目中所涉及的問題都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的,這樣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容易。通過對問題的解析,學生可以更好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初中數學應用題源于生活,解決好數學應用題可以為生活更好地服務。
2.數學應用題類型多元化
教學改革之后,數學應用題的類型不像以往那樣單一,應用題類型更趨于多元化。例如有以圖文形式存在的,還有表格形式的,有對話類型的,也有故事情節的。總之,數學應用題的類型比較多元化,同時趣味性也大大增強,這使得學生的學習熱情被調動起來,更好地促進數學應用題的學習。
3.數學課本的題材涉及的范圍比較廣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數學課本的題材涉及的范圍愈來愈廣。從建造、農業生產、人口,到新型的節能環保,再到微觀世界的原子、分子。總之,數學課本的題材涉及的范圍愈廣泛,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效果愈顯著。
二、初中數學應用題教學的策略
1.教學情景的設置要切合實際生活
數學知識是比較抽象的。數學應用題中會涉及一些專業術語或者定義,如果在數學教學中讓學生生硬地理解,對于初中生來說難度確實很大。所以,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重點把握好教學情境的設置,切實符合實際生活,這樣有助于學生對問題解決策略的掌握。譬如,老師針對“行程問題”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給學生設置一定的教學情境:學校組織學生去公園春游,小紅是從家去往公園,她步行的速度比跑步的速度慢50%,騎自行車的速度要比跑步的速度慢50%,如果小紅騎自行車到公園,之后在步行回家需要2.5個小時,那么如果小紅要是跑步從家到公園需要多少分鐘呢?這樣設置的教學情境比較貼切學生的生活,學生會感覺很熟悉,理解起來也會覺得很簡單。這樣為學生給出準確的答案提供有利條件。因此,需要教師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學生的生活環境,這樣應用題案例的提出才會符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更好地實施探究式教學,同時大大提高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
2.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
在數學應用題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很重要,因此教師要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首先應該引導學生養成認真閱讀的好習慣。教師要發揮引導者的作用,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要經過認真閱讀,找到題中涉及哪些主要問題,能夠把握題目中的重點詞匯、數字、邏輯關系,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會得到很好的培養,有利于優化應用題教學效果。例如有這樣一道應用題,要用甲乙兩個水管給一個水池注滿水,如果單開甲水管需要1小時20分可以注滿水池,單獨開乙水管需要3小時可以注滿水池,如果現在我們同時開放甲乙水管30分鐘,之后再關閉甲,單獨開乙水管,請問需要多長時間可以把水池注滿水?對于這個題目老師應該引導學生仔細閱讀,之后總結出這是一道工程問題,再引導學生找出題目中的數量關系,一步一步地篩選題中的重要信息,之后解出問題的答案。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應用題有了充分了解,有助于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3.注重問題發生的過程
許多初中生應用題解題由于審題方法不當,導致學生的應用意識不強,在解題時總是一籌莫展,這主要是由于學生沒有注意到應用題所發生的實際背景。在新課改的形勢下,數學教材沒有注重一切從實際出發,從學生本身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實際體驗到應用題發生的過程,將實際的問題想象成抽象的數學模型進行解析,在學生的解題過程中加強對數學本質的了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應從命題的發生上下工夫,弄清問題的來龍去脈,找到知識的應用生長點,才能進一步探索應用題本身的原理,從而找到最優的解題方案。例如有理數乘方的教學方面,有不少初中數學教師是這樣處理的,通過小學學過的正數的平方、開方引入,由簡入難,使得教學過程更順暢,更容易被學生接受,但是也有一定的弊端,就是忽略了實際背景,削弱了學生的應用意識。要想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創設情境,給學生講解問題原理發生的過程:例如蘭州拉面的制作過程和折紙無限對折結果等方式,直觀地將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到實際生活中,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問題發生的本源,進而更好地掌握知識點。
三、結語
對于數學應用題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對數學應用題的題型、內容有更好的把握,在課堂上要針對教學任務,設置切合學生實際生活的教學情境,之后要引導學生養成認真閱讀題目的習慣,讓學生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案,培養學生學會融會貫通,這樣會大大促進學生對數學應用題的解析,培養學生自主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古光.淺談初中數學應用題的教學[J].學周刊,2011(12).
[2]林志平.應用題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1(8).